李曉利
摘 要:通過體驗式教學,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得英語能夠在相應的語境之下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也可以在教師所創設的語言情境之下通過主動的體驗、探究、思考、練習,最終達到掌握這門語言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英語;情境創設;學生參與;實踐體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72-01
高中英語教學中倡導的體驗式學習是指教師以課堂或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的方式、以任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和實踐為主導的活動為紐帶、以學生參與為主體,通過創造出供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的環境,讓學生有所感受,有所進步,并進而留下難忘的印象。體驗式學習對學生獲得更多的英語感知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想有效地實施體驗式教學,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重視情境的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圍繞著學生的興趣點,創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利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情境產生興趣,進而積極地進行體驗和思考。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到有關“音樂”這個話題時,就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頻。通過多媒體工具,給學生聽覺享受,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體會了音樂的美妙。一時間,優美動聽的旋律把牢牢地吸引了過來。這時候,再由教師引頭,給學生介紹了一些音樂的歷史,風格,樂器。就這樣,在多媒體的吸引和教師的帶領下,學生的興趣被充分激發了起來,大家打開了話匣子,開始七嘴八舌地聊起來了,整個課堂顯得活躍異常。就這樣,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把本節課該學的東西都不知不覺地掌握了。
2、積極利用學生資源。要知道,每個學生在走進課堂之前都具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并且學生自身所具有的求知欲、主觀能動性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非常有價值的資源,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積極利用學生資源,實施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擬定一個話題,讓學生就這個話題開展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地交流信息、分享各種知識,使得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積極吸取他人所長,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彌補,而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之間在相互利用彼此之間的資源。在這種討論學習中,學生能夠通過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到自己和他人的思維、觀點、知識等等,使得學生在資源共享的過程中獲得更加全面的提升。因此,在體驗式的教學中,懂得積極利用學生的資源也是提升體驗式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3、重視課堂以外的體驗活動。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地利用各種條件,努力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堂以外的真實的體驗機會,使得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下去體驗、去探究,去掌握各種知識、獲得各種能力。例如,語法知識“非謂語動詞”一直是學生比較難以掌握的語法項目,在以往,教師通過傳統的方式進行講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依然是很不理想。于是,在這次的講解過程中,筆者決定換一個方式,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適逢一次趕集,于是我就帶著班級的學生走出了校門,來到了離學校不遠的十字路口,讓學生觀察街上的行人和車輛的流動現象,觀察完以后,再讓學生就一些交通違規行為談談自己的看法。就這樣,學生通過闡述這些交通安全隱患,很好地將一些非謂語動詞的用法融入其中,由最初的生疏到后來的逐漸熟練掌握,使得這一語法難點在學生的課外體驗中獲得了很好的解決。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大膽嘗試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自我體驗中真正地學好英語這門語言。
二、英語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1、主動參與。體驗式教學要求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親身參與英語學習來掌握語音、詞匯、句子,學會表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沒有這種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單方面傳授知識.更主要的是利用教學媒體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并積極接觸英語、運用英語,在親身體驗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從而更容易通過各種英語考試。
2、寓教于樂。教師把傳授的知識融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中去,盡量使教學過程像娛樂活動一樣吸引人:教師通過調動學生,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掌握的過程.使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體驗式教學中.并非教師單方面制造的樂趣,而是學生主動體會到的樂趣。學生學得快樂,這才是寓教于“樂”的真正實現和真實效果。
3、學以致用。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情感化教學。它為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提供了一個運用語言的空間,讓他們置身于活生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中,使他們從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心境兩方面都體驗到自己正處在英語的語言空間中。對所學英語知識進行思考。作出反應.獲得應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深刻的愉悅體驗。
三、體驗式教學的實施意義
1、學生們的變化。通過一年來的探究,實施,學生們的課堂反應積極起來了。他們積極參與,認真配合,并且對老師布置的任務也不像以前怨聲載道,而是樂意去完成它,主動查閱資料,向同學們學習,主動探索答案,還會經常請教老師。同學們上課的小組活動也熱烈了,以前安靜,動不起來。討論熱烈,課堂熱鬧,自信心也增強了,連成績差的同學也想發言了還主動參與討論,爭取發言。小組的發言人也水平更高了,小組之間有了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增強了,他們還會主動幫助成績差的同學,為了小組的共同進步。而且,他們還有分工,誰負責哪塊任務,誰查相關資料。最重要的是,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愿意主動學習并時不時的用起來,做到學以致用。考試成績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2、老師的變化。老師不用以前費力地講滿一節課,聲嘶力竭的深情并茂的灌輸可結果還是收效甚微。自從體驗式教學實施過后,老師成了配角,學生是主體,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但同時,老師也必須備課全面,盡量多聯想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多查閱相關資料,以備應對課堂上孩子們的活躍頭腦。創設情境要恰當,要能引領課堂,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課前老師得布置好任務以讓學生充分準備。上課老師只需引導,最后好好總結評論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他們的學習態度轉變了,興趣增濃了,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學習成績也在慢慢提升。體驗式學習適應了課改要求,體驗式學習滿足了孩子們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