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 要:湖湘體育文化最早出現于石器時代,那時人們只能運用簡單的器械進行勞動以外的體育娛樂,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后來生活在該地區的人們開始崇尚武學,在清朝時又在軍事方面等到重要運用。高校休閑體育以享受和放松身心為主流,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新興潮流趨勢,為當代高校學生所接納。而湖湘文化是一種特定的歷史文化,是指唐宋以來湖南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自身鮮明的特征。那么在湖湘文化背景下如何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建立休閑體育模式是本文探究的重點。
關鍵詞:湖湘文化 休閑體育 高校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120-02
1 湖湘體育文化
楚國巫術文化是湖湘體育文化發展的源頭,能夠在傳播過程中發揚光大,傳承作用不可忽視。在我國近代時期,洋務運動至辛亥革命時期,在湖湘一帶的領導人開始提倡人們參與晨練,倡導人們加強體育鍛煉以救國救民,湖湘體育文化就此又進一步發展。湖湘體育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實事求是”,這種思想對現代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加強高校學生體育鍛煉,豐富高校學生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魄有著重要意義。
2 高校休閑體育
休閑體育主要以愉悅、消遣為主,以享受、放松身心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為需求,追求體育項目的豐富度和形式的靈活性,使得人們在適應快節奏生活的同時,能夠更加熱愛生活和人生的理想,調節精神,減輕疲勞,修身養性。高校大學生自由時間支配性較多,休閑體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課余生活質量,而且能夠拓寬大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和心理宣泄的方式,減輕學習負擔,養成終身休閑體育的習慣。
3 湖湘體育文化的特色
3.1 極具區域特色的體育文化
湖湘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地,當地居民淳樸重義、勇敢尚武,具有“獨立不羈,遁世不悶”的優良品質。湖湘地區擁有眾多的民俗活動,例如跳毛古斯舞、做燈、打溜子等,人們在這眾多的民俗活動中翩翩起舞,形成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這些民俗活動也是湖湘體育文化的延續。在這些美好的日子當中,人們為了慶祝佳節,不僅身心愉悅,而且身體也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
3.2 受自然條件的影響
湖湘地區是三面山,一面水。由于地形的復雜性,這里的居民過早的就學會了在叢林密集里靈活穿梭,在山石嶙峋中行走自如的靈活體質。例如舞獅子表演追求精益求精、梅山武術追求“神、氣、意”三者有機結合、踩高蹺追求平衡能力、打陀螺追求使用巧勁、劃龍舟追求集體主義精神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娛樂體育活動,不僅是湖湘地區居民所擅長的,而且這些體育活動追求靈活而精巧的生活品質,受到當地居民的廣泛追捧。湖湘地區屬于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由于濕度相對較大,居民運動量不太大,不過湖湘地區居民健身觀念普及性強,四季都能找到合適的體育項目,因此,湖湘體育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3.3 體育文化精神遙遙領先
湖湘一帶,人才輩出,不僅有文韜武略的治國奇才,又有保家衛國的豐功偉人。因此,湖湘體育文化的發展得到廣大民眾的廣泛認可。古有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與當地居民勤加練身,敢為人先的體育精神是分不開的,湖湘體育文化的霸氣足見可以抵擋一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湖湘地區居民堅韌不拔精神文明的體現,在體育精神方面也足以體現。湖湘地區人才濟濟,才華橫溢者更是達到鼎盛,例如唐有才、熊希齡在體育方面都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他們的湖湘體育思想至今為他人津津樂道。
4 湖湘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中休閑體育發展的影響因素
4.1 經濟因素
湖湘地區由于依山傍水,地理環境相對復雜,又是少數民族集聚地,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旅游業,因此,其經濟條件相對落后,資金的匱乏導致相關體育設施發展落后,這給當地高校體育教育中休閑體育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困擾。雖然,一些高校綜合體育館也有建設,但使用率并不高,路徑建設也相對缺乏,高校室外運動場地也相對較少,導致休閑體育發展受限。
4.2 高校大學生健身意識薄弱
湖湘地區由于經濟條件相對落后,高校大學生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非常少見。雖然在娛樂方面,體育是高校大學生當中不可缺少的,但大部分學生的健康意識卻相對薄弱,高校的體育教師對休閑體育的概念認識不到位,沒有非常專業的休閑體育師資力量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導致高校大學生在健身意識方面非常薄弱,高校少數男生也僅僅以松散的籃球、足球等運動進行健身,健身效果可想而知。
4.3 相關部門工作力度不夠
在湖湘地區的高校,尤其是休閑體育方面,相關部門認為休閑體育只是國家倡議提起的,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形成“氣候”,甚至相關部門認為高校只要能夠開展一些文藝活動活躍高校氛圍,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就能夠滿足大學生的需要。對于休閑體育而言,由于沒有相應的組織平臺提供給大學生進行參與,導致大學生在休閑體育發展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5 促進湖湘地區高校體育教育中休閑體育發展的策略
5.1 高度重視休閑體育教育
湖湘地區高校在體育教育中應加強對休閑體育的宣傳。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舞獅子、踩高蹺、打陀螺、梅山武術等以校園網、學校廣播或宣傳板報等形式作為休閑體育進行宣傳,使得休閑體育所存在的價值內涵從這些活動當中逐漸體現出來,提高高校相關部門和大學生對休閑體育的覺悟,讓大學生意識到在愉悅、舒適的休閑體育當中也能夠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為休閑體育融入高校校園奠定基礎。
5.2 高校應為大學生開設休閑體育課程
在湖湘地區只有極少部分高校為大學生開設了休閑體育課程,多數高校僅僅以社團的形式參與到休閑體育學習當中。所以,未來湖湘地區高校務必要充分了解湖湘休閑體育文化的價值內涵,加強大學生對休閑體育的認知度,實現湖湘文化傳播和傳承。在休閑體育技能方面,應當加強當地教師對基礎技能的傳授,學生掌握足夠基礎之后,可在課程當中增加一些專業的湖湘體育文化知識,通過該形式,促使休閑體育開展。
5.3 重視休閑體育教育師資力量的培養
隨著高校教育改革體系的實施,在推行綜合素質教育的同時,體育教師自身也應當加強對休閑體育的認識,尤其是在湖湘體育文化歷史悠久的環境之中,對湖湘體育文化發揚光大有著不可推脫的作用。高校可以提高體育教師在休閑體育教育的專業水平,并且要對教師在休閑體育方面的認知度進行審查,提高體育教師對湖湘體育文化的見解和覺悟,促進高校體育教師高效、快捷地完成向休閑體育教育的過渡。
6 結語
本文主要結合當前大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新需求,在湖湘體育文化背景下,要努力體現出高校開展體育教育的愉悅、休閑性,使高校大學生能夠形成休閑體育的觀念,擁有健康的身心,進而打造具有湖湘體育文化氣息的“綠色”和諧校園的新型環境。
參考文獻
[1] 黃勝軍,唐朝輝.湖湘文化對湖南高校體育文化的影響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2):28-29.
[2] 謝玉萍,謝欣池.湖湘體育文化特色研究[J].高教學刊, 2016(10):43-44.
[3] 唐朝輝,黃勝軍.湖湘體育文化之淵源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4):37-38.
[4] 謝玉萍,唐朝輝,謝欣池,等.湖湘體育文化在湖南學校的傳承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