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洪崧
摘 要:為了探討多球訓練對羽毛球選修課教學的影響,在現有開展羽毛球教學常用手段的基礎上,加入了多球訓練手段,來提高羽毛球選修課教學的效果。主要采用實驗法,對4個羽毛球選修班進行實驗班與對照班研究。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多球訓練與單球訓練,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各項技術成績指標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多球訓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增加練習密度,利于鞏固技術動作定型。
關鍵詞:多球訓練 高職體育 羽毛球選修課 多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051-03
Study on Applying Many-ball Training Method in Teaching Badminton in Elective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Sports
Fu Hongsong
(Ha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aikou Hainan, 571100, China)
Abstract: The coach is going to drill students by using many-ball training metho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any-ball training on teaching badminton in elective course. The study has made the research on controlled class and uncontrolled class in 4 elective courses, mainl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couch has trained students by using mall-ball training and single-ball training method for a term. Dat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 on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Many-ball training method is useful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increasing the practice intensity and is helpful to consolidate finalizing technical action.
Key Words:Many-ball training method;Higher Vocational Sports;Badminton elective course;Many-ball teaching
近年來,多球訓練在羽毛球教學上得到許多教練員和教師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初學羽毛球技術動作時,運用多球訓練能夠縮短動作定型的形成,能有效改善技術動作的穩定性,是羽毛球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為了進一步完善羽毛球教學手段,通過多球訓練在羽毛球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來尋找羽毛球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點,為羽毛球教學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海南省高職院校羽毛球選修課多球訓練的教學活動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檢索并整理有關多球訓練的文獻資料,為該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和參考依據。
1.2.2 實驗法
實驗班采用多球訓練法,實驗后對發球和接球技術測評。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實驗班和對照班之間對比采用c2檢驗(P <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 <0.01)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
2 教學實驗設計與實施
2.1 教學實驗設計
以海南政法職業學院4個15級羽毛球選修班為實驗對象,進行對比實驗。進行為期一個學期(共36學時)的多球訓練與單球訓練的教學。教學實驗后,進行各項技術成績測評,并統計分析。
實驗班按照教學常規進行教學,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多球訓練法,根據學生的技術練習的需求,在供球數量、供球頻率、供球速度、供球路線以及供球落點等供球方式上來滿足學生練習的需要。
對照班采用實驗班相同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手段上有所不同,采用“一對一”進行練習的供球方式。
2.2 教學實驗內容的設計
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反手發網前球、正手發后場高遠球、正手擊后場高遠球、正反手網前挑球等技術。在教學實驗過程中,均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目標、教學條件、考核標準、考核方法等。
2.3 教學實驗的實施
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掌握技術階段,進行有效控制供球數量、供球速度、供球頻率、供球路線和供球落點等的供給。合理調控好練習時間的比例,同時,要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各項技術的教學手段,如表1所示。
3 結果與分析
3.1 技術成績對比分析
3.1.1 發球技術成績對比分析
實驗后,反手發網前球技術成績如表2所示,將數據經過c2檢驗,c2值為19.28,自由度為9,c20.05(9)為16.92(P <0.05),認為反手發網前球技術成績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
實驗后,正手發后場高遠球技術成績如表3所示,將數據經過c2檢驗,c2值為20.57,自由度為9,c20.05(9)為16.92(P <0.05),認為正手發后場高遠球技術成績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
其原因:大多數學生都是初學者,在練習時存在普遍動作不連貫、不協調以及動作僵硬等現象。實驗班學生在練習發球時,采用多球練習能在短時間內連續進行發球,建立起精確的肌肉和關節感覺,抓住了技術關鍵環節,將錯誤和多余動作改進、鞏固,建立了動作定型,提高了動作技術水平。在連續發球,將動作逐漸改進并熟練,使動作逐步協調、連貫,對技術動作掌握有了進一步提升。而對照班學生在練習發球時,發球時間間隔長、次數少,影響了肌肉和關節感覺,不利于建立動作定型。由于學生發球后再去撿球,然后再次發球,對肌肉和關節感覺效果不是很理想,從而影響了建立動力定型。因此,多球訓練能夠促進動力定型的形成,提高動作質量和動作熟練程度。
實驗表明,多球訓練對初學者發球技術有所提高,從動作技術定型角度來看,多球訓練明顯比單球訓練效果好。對于初學者來說,發球技術采用多球訓練比較適合,能夠讓初學者逐步改進和鞏固技術。
3.1.2 接球技術成績對比分析
實驗后,正手擊后場高遠球技術成績如表4所示,將數據經過c2檢驗,c2值為20.42,自由度為9,c20.05(9)為16.92(P <0.05),認為正手擊后場高遠球技術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
其原因:正手擊后場高遠球對于初學者來說,擊球時普遍存在錯誤動作、動作易受干擾、不協調等現象。實驗班學生采用一發一擊結合固定和變化動作方式的練習,同時根據練習者需求提供供球速度、供球路線和供球落點進行練習,提高學生擊球的成功率,有利于鞏固技術動作的形成。而對照班采用兩人對打高遠球,由于初學者對球的飛行路線和速度控制都不是很好,造成練習的質量低,而影響到動作技術的掌握。兩人對打高遠球對動作定型的形成比較緩慢,難于在短時間內確定動作定型。因此,多球訓練能夠使學生有了更好、更多體會動作的機會,提高肌肉運動感覺,消除動作干擾,確定正確動作。
實驗表明,多球訓練對于初學者來說,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作技術水平。因此,采用多球訓練在正手擊高遠球技術練習上明顯比采用單球訓練法的效果好。
實驗后,正反手網前挑球技術成績如表5所示,將數據經過c2檢驗,c2值為31.82,自由度為9,c20.01(9)為21.67(P <0.01),認為正反手網前挑球技術成績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
其原因:初學者在正反手網前挑球練習時,容易出現對球的落點判斷不準確、對球拍拍面控制不好,挑球的力度把控不好以及步法沒有及時跟上等現象。實驗班學生采用一拋一挑結合固定與變化動作方式的練習,并根據練習者的需要,將拋球的角度放高、拋球的落點落在固定的位置上、拋球的速度放慢等進行喂球練習,使學生在穩定和可預見的環境下練習,在重復練習中對技術動作進行微調和完善,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建立起動力定型,提高技術動作。對照班學生采用吊球進行練習,由于學生都是屬于初學者,對球性的掌握不是很好,在吊球過程中容易造成球的落點不穩定以及力量的控制不準確,使學生在挑球時擊打不到球或挑球的質量不是很好,影響到學生的練習質量。因此,多球訓練能夠提供良好的練習環境,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到技術動作上,提高動作練習質量。
實驗表明,多球訓練對于初學者在正反手網前挑球的技術掌握明顯高于單球訓練。多球訓練能夠提供良好的練習環境,提高學生熟練地掌握技術動作。
3.2 多球訓練的教學效果
3.2.1 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多球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注意力集中到動作技術結構上,有效提高動作技術的掌握,進一步完善技術動作的形成。多球訓練能夠在枯燥單一練習中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課堂教學中重復學習技術動作,促進技術動作定型的形成。合理地制定多球訓練方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有效降低教學的難度,提高教學效果。
3.2.2 有利于加大練習密度,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多球訓練可以在單位時間內增加課堂教學的練習次數、組數、間歇時間,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多球訓練能夠在單位時間內,加大練習密度,使學生在單個動作技術練習過程,達到有效的動作技術定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2.3 有利于鞏固動作技術定型,提高技術動作水平
多球訓練在短時間內更容易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術定型,從練習次數和頻率的角度上都高于單球訓練。多球訓練能夠短時間內強化正確的技術動作定型和規范動作技術,提高技術動作水平。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多球訓練法能夠滿足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需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動機,增加了課堂教學練習密度,鞏固了技術動作定型,提高技術水平。
(2)教學實驗后羽毛球各項技術成績測試結果的對比表明:實驗班技術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的學生,在反手發網前球、正手發后場高遠球、正手擊后場高遠球的項目上與對照班產生了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說明多球訓練法比單球訓練法在羽毛球選修課教學中顯示出更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實驗后,正反手網前挑球技術成績測試結果的對比表明:實驗班學生對多球訓練掌握技術水平優于對照班學生,且產生了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說明了多球訓練法在正反手網前挑球技術掌握方面有更為明顯的教學效果。
4.2 建議
(1)在教學實施多球訓練時,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精心設計好課堂組織活動,控制好課堂教學秩序和課堂練習的供球數量、速度、頻率、路線和落點等方面的供球措施。
(2)在練習過程,要根據學生實際掌握技術水平,增減供球的難易度,逐步加大運動負荷,注意循序漸進原則,要合理安排練習的組數、時間、輪換人次。
(3)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遇到不利于進行多球訓練法,要不斷地總結和反思,這樣可以彌補多球訓練法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李國萍.少兒羽毛球訓練中的多球練習[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9(3):46-47.
[2] 潘莉.羽毛球多球訓練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15(2):72-73.
[3] 孫嫚.談羽毛球訓練中的多球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