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曌亞
摘 要:墨西哥是新興發展大國,位于北美地區,毗鄰美國,也是拉美大國,綜合經濟實力較強,開放程度高,政局大體穩定。從總體上看,中墨經貿關系呈良好發展趨勢,雙方互相投資和貿易潛力巨大,但由于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的相似,兩國貿易在一些領域出現了較大的競爭和摩擦。本文將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分析中墨經貿關系的發展狀況,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指明兩國貿易發展的努力方向。中國應該改變傳統的粗放型貿易增長模式,提高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加在墨的對外直接投資,從而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兩國經貿關系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中國 墨西哥 貿易環境 合作 競爭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055-03
1 中國和墨西哥的貿易發展現狀
2001年~2015年是中國同墨西哥貿易發展的黃金時期,由于墨西哥對中國商品的剛性需求,兩國對外貿易額迅速增加,在2015年達到748.7億美元。但隨著雙邊貿易額的大幅增長,墨西哥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不斷擴大,2015年超過650億美元,比上年增加8%,創下歷史新高。
2 當前中墨貿易發展的有利因素
2.1 貿易環境不斷優化
對外貿易一直以來都是墨西哥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自1986年加入關稅貿易總協定以來(GATT),墨西哥政府始終采取開放自由的貿易政策,不僅加快了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進程,還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提供了更為開放的市場和安全的法律保障。目前,已成為世界上吸引跨國企業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2015年全國貿易總額達到7760.20億美元,吸收對外直接投資 328.64億,貿易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2.1.1 大幅降低進口關稅
1986年正式加入關稅貿易總協定,1993年頒布《對外貿易法》,1994年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墨西哥逐步開放了本國經濟,取消了貿易壁壘,降低了關稅。目前,墨西哥是拉美地區關稅最低的國家之一,平均關稅稅率為4.3%(2013)。根據拉美經濟委員會的調查,中國是墨西哥關稅下調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其產品在墨西哥市場上占有的份額擴大了1.5%~2.5%,特別是在紡織、機電等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
2.1.2 不斷擴大貿易網絡

自1994年以來,墨西哥先后與4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2項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包括了同美國、加拿大、南方共同市場、加勒比共同體、歐盟等區域或次區域性經濟組織簽署的協定,以及一些雙邊貿易協定,從客觀上強化了墨西哥的自由貿易網絡,推動了經濟發展。近年來,為繼續擴大出口、提高國家競爭力,墨西哥政府加快了與相關國家自由貿易的談判進程。2012年1月,墨西哥—秘魯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2013年2月墨西哥與哥倫比亞、秘魯以及智利達成經濟一體化計劃戰略。墨西哥已成為世界上簽訂貿易協定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拉美地區貿易自由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2.1.3 積極吸引外國投資
墨西哥政府在《2013-2018年國家發展規劃》中,推出了依托自由貿易協定和國際市場帶動經濟發展、鼓勵貿易營利多樣化、簡化企業出口手續等一系列戰略措施,旨在擴大外貿規模、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為了向海外投資提供法律保障,墨西哥政府先后同29個國家簽訂了28項《雙邊促進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此舉不僅增強了外國投資在墨西哥的安全保障,還大大提高了墨西哥企業對外投資的積極性。2015年墨西哥吸引外商直接投資283.82億美元,同比增長25.8%,是拉美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
2.2 貿易政策趨向多元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墨西哥對美國和加拿大不斷開放市場,逐步取消關稅,放寬了對其進口商品的限制。一方面使墨西哥的對外貿易迅速增加,直接帶動了經濟的增長和就業形式的改善。另一方面,本國產品受到強烈沖擊,造成墨西哥一些農業部門和中小企業破產。因此,墨西哥開始重新發展與歐盟的經貿合作,并積極開拓與亞太地區的貿易關系,并將這些地區作為其開展多元化貿易的方向。
3 當前中墨貿易發展的不利因素
3.1 貿易開放歷程不同
20世紀80年代,為減少世界經濟波動對本國貿易的沖擊,增強本國經濟發展潛力,墨西哥政府決定開放市場,簽訂了一系列的自由貿易協定。1978年中國也正式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在維護國內穩定的基礎上逐步取消了計劃經濟體制。雖然兩國在同一歷史時期走上了經濟發展的道路,但是在改革思路上卻有著明顯區別。中國經濟改革的主要特點是內向性,其改革措施是在維持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吸引外資和引進國外前進技術,國家仍具有制定經濟發展路線、控制金融體系和調控匯率的權力。墨西哥在經濟改革初期,國內正經歷嚴重的外債危機,時任政府不得不接受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建議,進行自由主義經濟改革,極力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了解中墨兩國經濟改革的差異對發展雙邊貿易關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以定價機制為例,雖然中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但中國很多產品的價格仍受到國家的監督和調節。墨西哥各行業對中國國情和經濟發展缺乏了解,在中國產品進入墨西哥市場,對本土企業造成沖擊時,以中國政府惡意調控商品價格為由,采取反傾銷措施,從而嚴重打擊了加強兩國貿易往來的積極性。
3.2 貿易摩擦持續不斷
近年來,隨著中墨經濟往來繁榮發展,雙方的貿易摩擦也持續不斷。墨西哥長期以來對來自中國的部分產品實施高額反傾銷稅,為中國產品進入墨西哥市場設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2015年上半年,墨西哥自中國進口鋼鐵產品同比增長112.5%,墨鋼鐵行業協會(Canacero)已向聯邦政府提出對中國鋼鐵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要求,認為人民幣貶值將進一步利于中國鋼鐵產品占領海外市場,墨西哥面臨更多的中國鋼鐵產品涌入風險。墨西哥在向《世界貿易組織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中也多次指出,將繼續調查中國低估商品價格、誤報商品類型等不利于公平的貿易行為。此外,由于中國產品的沖擊,墨西哥在美國紡織、電子設備,電腦生產等多個領域的市場份額不斷減少,隨著中國出口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超過了墨西哥,墨西哥產業界對中國產品的防范意識也日益加強。
4 中墨貿易問題的解決方法
面對在貿易中出現的問題,兩國應加強交流,調整貿易結構,同時積極鼓勵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提高產品檔次,減少惡性競爭。
4.1 改變對外貿易增長模式
改變中國的外貿增長模式,加強科學和技術,通過市場多元化,是解決中國同墨西哥貿易糾紛的最好方法。目前,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但大部分出口產品仍屬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比美國低26倍,比墨西哥便宜4倍,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注定會導致貿易摩擦。為了遏制這一趨勢,鼓勵低技術產業向高科技產業的轉化勢在必行。中國應主動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適當增加從墨進口,同時制訂擴大相互投資和貿易的具體舉措,改善貿易結構,探討在電信、家電、輕工產品加工組裝、造船和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開展合作。
4.2 增加對外直接投資比重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雖然墨西哥政府始終采取多元開放的貿易政策,促進貿易關系多樣化,美國仍然是墨西哥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貿易伙伴。根據墨西哥數據銀行的統計,2015年美國對墨西哥的對外直接投資為170.50億美元,而中國的投資僅為0.62億美元。與美國、西班牙、日本等傳統貿易對象相比,中國占墨西哥對外直接的投資比重仍然非常有限。因此中方應及時調整對墨經濟政策,積極鼓勵中國企業在墨西哥投資。

圖2數據說明:美國51.9%;西班牙10.42%;日本5.04%;德國4.41%;加拿大3.60%;巴西3.4%;比利時2.63%;其他國家10.2%。
4.3 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中墨雙方應保持政府間的高層交往,繼續加強“中墨兩國常設委員會”的指導和協調作用,以深化雙方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落實《中墨政府間兩國常設委員會2016年至2020年共同行動計劃》和有關能源、運輸、旅游、經濟和通信等領域的合作協議。相信中墨通過對話、磋商和交流,會減少分歧與摩擦,增進互信與合作,在競爭中獲得發展動力,在合作中實現“雙贏”。
5 中墨經貿關系發展的前景
中墨友好合作有著堅實的政治基礎,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經濟改革過程的差異性和貿易結構的相似性,墨西哥確實在雙邊貿易中處于逆差地位,并在美國市場同中國的紡織品、服裝、信息和電子產品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競爭。然而隨著中墨兩國戰略經濟合作伙伴關系的不斷深化,墨西哥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中墨的雙邊貿易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兩國如果能夠打破政治、經濟上的障礙,加強交流,雙方合作的前景必將非常廣闊。
參考文獻
[1] 墨西哥經濟部[Z].
[2] 墨西哥國家統計與地理研究所[Z].
[3] Virginia Labiano y Romina Loray. China: Desafíos y Oportunidades paraMéxico. Centro Argentino de Estudios Internacionales. Programa Asia-Pacífico(弗吉尼亞·拉比雅諾.羅米那·羅雷.中國:墨西哥的挑戰和機遇.阿根廷國際研究中心亞洲太平洋項目).
[4] 馮秀文.中墨關系歷史與現實[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5] 江時學.拉美發展前景預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6] 蘇振興.中拉關系60年:回顧與思考[M].北京:當代世紀出版社,2010.
[7] 徐世澄.對發展中國和墨西哥關系的幾點思考[J].拉丁美洲研究,2007(4).
[8] 郭德琳.中墨經貿關系的機遇與挑戰[J].世界經濟與貿易,2011(6).
[9] 劉曉惠.中國和墨西哥貿易關系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