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于海燕
【摘要】高考英語改革有望使英語回歸其工具性本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必然要做出相應調整。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特點,可以走“口語交際+行業英語”的改革之路,使英語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服務,體現其實用性、工具性。
【關鍵詞】高考英語改革 高職英語 改革出路
近年來,我國高考外語改革出現了新趨勢,如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降低高考英語分值,加大聽力比重等。這反映了我國今后高考改革的基本政策導向,對中小學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指揮棒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育被廣泛詬病:舉國上下學英語,從小到大學英語,卻費時低效,很多人學成“啞巴英語”、“聾子英語”。出現這些問題不是英語課程的錯,而是教學方式與考試方式的錯,尤其是高考指揮棒的作用沒發揮好。如果英語考試以聽說為主,英語教學也必定會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很多學者認為,改革有助于英語重新回歸語言交流工具的本質,有利于把英語回歸合適的地位,使英語教育回歸理性。
一、高考改革對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影響
1.對本科院校的影響。許多本科院校對非英語專業削減英語學時學分,走在了義務教育的前面。一些學校保留了6-8學分的英語必修課,有的甚至僅保留4-6學分。有的大學只要求新生第一學年必修大學英語。
高考英語改革影響到一些高校英語專業的招生數量、質量,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有學者提出“英語+專業”的培養模式,大一、大二打好英語基礎,從大三起,可根據自身興趣選擇其他專業,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
2.外語界對大學英語走向的爭論。
(1)關于英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談到英語課程目標,一般有實用主義和人文主義兩種價值取向。實用主義取向是把語言當工具來對待,人文主義取向則是把語言當文化來學,語言教育以育人為本,這兩者的區別很大。
(2)關于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國外學者把外語教學分為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專門用途英語又分為學術用途英語和職業用途英語。學術用途英語主要是為學生的專業學習、研究和交流做語言上的準備;職業用途英語則是根據學生未來職業需要或特定目的而開設。
近年來,外語界對于大學英語應走通用英語道路還是專門用途英語道路一直存在爭論,這些爭論歸根結底是大學英語的性質之爭,是大學英語的人文性、工具性與專業性孰輕孰重之爭。面對當前改革趨勢,大學英語將更側重工具性與專業性,專門用途英語尤其是職業用途英語(也稱行業英語)在整個大學英語體系中的比重會有所增加。
3.大學英語教師面對的挑戰。高考改革影響到大學英語公共基礎課的學科地位,大學英語教師面臨著教學工作量不足的局面,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但這也提醒大學英語老師要改變觀念,與時俱進,積極應對挑戰。
對于高職英語教師來說,行業英語是一個嚴峻挑戰。常見的行業英語有旅游英語、商務英語、文秘英語、化工英語、物流英語、機械英語等。多數英語老師對文秘英語、旅游英語、商務英語等可以通過自學及培訓解決,而機械英語、汽車英語、化工英語、生物英語等由于專業性太強,掌握起來面臨很大困難。
二、高職院校英語改革思路探討
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英語課程面臨更嚴峻的形勢,不僅僅是壓縮學時和學分,有些院校甚至把英語必修課改成了選修課,有些院校的某些專業取消了英語課。
我校大學英語改革也經歷了一個艱難的歷程,在壓縮學時、學分的同時,改革的重點主要放在如何使英語課程為專業服務上來。自2007年以來,我校大學英語教師選擇了部分專業進行基于英語與專業相結合的改革,重視英語的實用性,迄今已形成適應我校相關專業需要的《旅游英語》、《食品英語》、《汽車英語》、《建筑英語》、《酒店英語》等幾門行業英語,并已在相關專業開設多年,積累了寶貴經驗。
近年來,我校大學英語改革加大了力度。通過到二級學院調研及對學生的調查,我校大學英語教師形成了基本的改革思路:口語交際+行業英語。對于口語交際和行業英語這兩方面比較好融合的專業,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空中乘務、市場營銷等專業,可以直接開設《旅游英語》、《酒店英語》、《空乘英語》、《市場營銷英語》等。對于這兩方面融合有困難的專業,特別是一些工科類的專業,可以暫時采用如下方案:第一學期開設口語交際課,第二學期開設行業英語課;對于學生英語基礎較差的專業,可以適當減少行業英語的課時數,加大口語交際課時數。
口語交際注重實用性,主要包括日常口語交際和職場口語交際兩方面內容,根據專業需要和學生英語基礎情況可以有所側重。日常口語交際主要是幫學生解決涉外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問題;職場口語交際主要是解決涉外職場中的交際問題。
行業英語情況比較復雜,特別是工科類的行業英語,不僅難度大,而且沒有合適的教材,所以現在只能采用分步走、逐步推進的改革路子,即先從大類著手,逐步細化。如建筑類、機械類、汽車類、計算機類、食品類等專業,可以先開設《建筑英語》、《機械英語》、《汽車英語》、《計算機英語》、《食品英語》等,內容可以寬泛一些,各個方向都可以接受,無需太深的專業背景知識。等條件成熟,再細致化。
三、結語
總之,改革從反面正說明了英語教育的重要性,不是無用而是更有用。若無用,直接取消即可,無需大張旗鼓地改革。改革是弱化英語作為考試科目的功能,強化其作為交流工具的功能,更強調語言的應用能力,要求更高,需付出更多努力。高職院校要順應改革潮流,走“口語交際+行業英語”的改革之路,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趙靜.高考英語改革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規化探討[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