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姍姍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中國的文化也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傳統的文化得以發揚。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以前片面的對外語語言進行教學,使得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出現了“失語”狀態,因此為了繼承、發揚我國的優秀、燦爛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必須要融入中國文化的因素,促進中國文化有效地融入到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本文主要研究大學英語的教學中中國文化的引入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中國文化引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現狀,然后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引入中國文化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英語 中國文化 發展現狀 有效途徑
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單純的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來學習,這讓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成果并不顯著,讓學生單純的掌握了語言,但是在實際中應用就會感覺缺乏根基。其實,語言本是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如果不能夠將中國文化積極有效的融入其中,那么我國對英語的掌握也只能處于表面狀態,因此,必須要努力的研究和探討大學英語的教學中中國文化的引入問題。
一、當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引入的發展現狀
首先,在大學英語進行教學中,對中國文化引入較少,甚至處于嚴重欠缺狀態。我國在進行大學英語的教學中,片面的強調英語語法、詞匯、短語的講解,甚至為了加強對英語教學的理解,還要求加強學生對外語文化及環境進行有效的了解,使得在英語的教學中,中國文化就處于“失語”狀態,更別提引入中國文化了,中國文化的引入處在了缺位狀態,但是在教學中這種現象還比較的明顯,使得我國中國文化在英語教學中很難有一席之地。
其次,英語教學使用的教材對于中國文化的引入也非常的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科書中涉及到的中國文化比較的少,就連教材中的人名以及各種故事都是以外國文化作為背景,在英語教材中根本找不到中國文化的影子,使得大學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中也很難引入中國的燦爛文化,尤其是某些“照本宣科”的教師,就更難以引入中國文化進行中國文化的傳承和普及。
最后,大學英語教學,使得學生在翻譯時出現了中英混搭,中英不分的情況。部分學生熱衷于英語語言的學習,使得學生把全部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英語語言的學習中,加之在英語學習中缺乏中國文化元素,所以,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就荒廢了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積累。
二、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有效引入中國文化的有效途徑
為了改變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現狀,讓外語學習者也充當起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因此有必要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充分地引入中國文化,使得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有效嘗試:
首先,要在大學英語教學的輔導課程中引入中國文化,面對當下外語學習課程中中國文化缺失的情況,在改編的過程中,要充分地添加一些中國的文化在內,尤其是在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訓練當中充分的把中國的文化引入到教材當中,使得外語與中國文化有一個有效的對接。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還可以直接地將中國的文化傳承傳播出去,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更加便于理解教科書的內容,而且起到了中國文化的傳承作用,可謂是一舉兩得。
其次,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引入中國的文化。在英語課堂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必要時增加一些中國的文化,而不應該刻意的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只是對學生灌輸一些單詞、語法或者是句式,應該讓學生在了解英語的情況下,提高對中國文化的運用能力,這樣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添加一些中國文化,使得外語學習者增加自己的文化修養,尤其是中國傳統的古文化,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否則的話,英語屬于外國語言,很多人對其不了解,也就產生不了興趣,這不利于學生徹底地掌握英語語言。
再次,在課后作業中引入中國文化。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作業的輔導,教師也應該充分地引入中國的文化,比如說,以前在課后的作業中教師通常都會讓學生做一些英語試題或者是充分運用一些模擬卷讓學生提高英語做題能力,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中國文化修養或者是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教師在留課后作業時應該在課后作業中增添一些中國文化。比如說具有中國文化的閱讀段落,讓學生進行閱讀并分析,通過對英語的閱讀和分析,使得學生了解中國文化,這樣也可以讓學生充滿對英語理解的興趣,而且能夠在作答問題的同時,加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努力成為中國文化優秀的傳承人。
最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應該單純為了學習外國的語言而忘記中國的文化。曾幾何時,英語成為我國的第二門外語,備受國人推崇,很多學生對中國文化的學習較為忽略,但是卻對英語學習非常的重視,這種思維是嚴重錯誤的,因此在大學的英語教學中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在學習外語的同時,也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要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三、總結
面對當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引入相當欠缺的問題,必須要對大學英語的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把中國文化更加深入的引入到英語語言的學習中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中國文化的導入,通過在講課中引入、在第二課堂中引入和在教材內容的修改中引入中國的文化,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在對中國文化的基礎之上,更加容易地掌握外語語言,從而提高運用能力,還能夠提高我國中國文化的綜合軟實力,讓中國文化走出中國,走在國際的前列。
參考文獻:
[1]史媛.跨文化視角下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