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婷
【摘要】縱觀當前的中職英語課程改革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在英語課程的改革方面,沒有做到真正的本質生活化回歸。本文從中職英語課程改革的現狀出發,對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英語中出現的困難進行展開討論,尋找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職英語 課程改革 本質生活化
從當前的中職英語教學的情況來看,許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是特別的好,這是與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著很重要的聯系的,所以教師要切實地做到英語課程的不斷改革,將中職英語不斷生活化,讓學生學習英語變得更加簡單更加輕松。
一、中職英語課堂中“抽象化”與“去生活化”的教學現狀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英語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到生活中來,許多國家都開始將英語納為教學的科目之一。在我國的中職課堂教學中也不例外,英語也更好地被運用到中職教學過程中來。但是在我國的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就目前發現的問題來看,主要是課堂教學中的“抽象化”和“去生活化”的問題比較嚴重。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就是由于當前的社會市場的體制決定的,由于社會市場的競爭壓力非常大,導致社會上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中職的學生也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本領,尤其是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目前我國的中職學校所開展的一些英語課程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中職學校可能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忽略了他們的文化水平,再加上中職學校的部分學生可能英語基礎本來就比較薄弱,對英語的學習更是缺乏熱情和積極性。這一系列的原因就導致中職英語的課堂教學變得枯燥和無趣。在中職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也有許多的困難和難題急需解決。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缺乏一定的成就感,還有就是沒有較為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過程中沒有積極性,而且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都存在一定的匱乏,這就導致中職英語的課程教學變得更加困難,處于一個十分尷尬的地位。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中職英語教學通常只是重視給學生傳授教材上的知識,沒有拓展也沒有補充,沒有將具體實際情況和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單純地給學生講知識、講道理,這樣也是行不通的;另外,教師在中職英語的課堂教學中也缺乏相應的教學熱情,教師沒有熱情,學生自然也會變得消極起來,這就給中職英語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因此可以看出,在我國的中職英語教學中,確實是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問題的。
二、中職英語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是本質生活化
教育本來就和生活是不能脫離關系的,教育的本源就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中職英語課程改革的趨勢必然是要朝著生活化不斷發展的。中職英語的課程教學應該做到培養一批優秀的、對社會的發展能夠做出突出的貢獻的人才,所以改革的方向一定是要朝著生活化教學發展的。中職英語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部分,應該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將英語教材中的知識和具體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做到知識和生活完美地統一起來,并且及時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從而改變中職學生對英語的看法和印象,能夠調動他們學習中職英語的積極性,有效地提升中職英語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所謂的英語本質生活化回歸,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讓他們把自己的專業內容和英語學習的內容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一些生動形象具體的教學措施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另外還有一個就是中職英語教師想要做到生活化的教學,就首先要摒棄掉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創新,吸收和借鑒較好的教學模式。
三、創造中職英語課程改革本質化的措施
在中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創設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情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做到聽、說、讀、寫全面結合,從而能夠更加靈活地掌握和運用英語知識,達到中職英語教學的一個目的。舉一個簡單的教學案例,在中職英語教學課堂中,給學生講“how much are these pants?”這單元的內容的餓時候,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上課的教室布置成一個類似服裝店的風格,或者是找一些衣服、褲子、帽子的圖片進行展示,給學生模擬一個服裝店的生活化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在和學生產生良好的互動,然后讓學生來進行角色扮演,用英語進行對話,內容就是關于去服裝店買衣服的,學生可以自由發揮,但是不能使用中文。在這個情景模擬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而且將英語的教學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中職英語的課堂教學變得不再這么枯燥。
四、結語
在中職英語的課程改革中,有許多未知的困難和難題,但是身為中職英語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將英語的教學做到生活化、實際化,讓中職英語的教學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同時也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出更加全面的綜合性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偉.淺談中職英語課程改革[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10).
[2]陳瑤林.中職英語課程改革中的一些探索[J].華章,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