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江
【摘要】網絡環境給高等院校對圖書館信息資源進行構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通過對網絡環境中高等院校內部對圖書館信息資源進行構建期間的改變及產生的問題加以探究,給出了高等院校在對圖書館信息資源進行構建期間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網絡環境;信息資源建設
一、前言
圖書館的進步改變同信息環境密不可分,而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迅速進步及廣泛使用,使得一個覆蓋全球的將現代信息網絡當作前提的新興信息環境正在快速構成。網絡這一環境促使民眾的交談方法獲得了革新,同時也加速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更新。怎樣將網絡資源當作前提,再次描述館藏資源的組成,認真對高等院校內部的圖書館信息資源進行構建,成為高等院校內部圖書館立足及進步的實際需求。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對圖書館信息資源進行構建的特征
(一)實際同虛擬型館藏資源
高校內部的圖書館館藏包含印刷類書籍資料、微縮資料、視頻資料,還有各式電子書籍、電子信息資源。就館藏資源實際狀況及資源分配而言,網絡這一環境中高校內部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是由實際資源與網絡虛擬資源組成的。實際資源即放在本地的,圖書館能借助其給讀者提供服務的,具備擁有權的館藏;虛擬資源即讀者借助圖書館計算機一類的設備來獲取網絡內的信息資源,是放在異地的,圖書館只具備應用權不具備擁有權的網絡信息資源[1]。
(二)館藏評判標準的改變
網絡這一環境中高校內部圖書館的館藏自封閉型的自行構建改變成了信息資源一同構建、共享的圖書館組織。處于新形勢下,信息獲取成效已經變成了館藏評判的一大關鍵標準,選取型獲取的成效決定了圖書館本身的服務水平,將信息獲取成效當作尺度將變成館藏評判的一大標準。
(三)服務條件的改變
當前,“讀者至上、以人為本”等服務觀念在高校內部圖書館開展工作期間得到了持續地發揚及深入,使得高校內部的圖書館服務條件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開放時間段
很多圖書館都實施了早、中、晚換班,自周一至周日整天開放借閱,寒假及暑假也會依據需求分配開放。
2.對建筑進行設計
通過建設新圖書館及對舊圖書館實施改擴建,圖書館環境持續改善。全部新圖書館均使用了借閱一體化規定的布置,對舊圖書館進行改擴建也顧慮到了這一問題。當前,高校內部圖書館很多都已經實行了開架借閱,甚至有些已經在開展借閱一體化,并在對環境進行設計時更多地顧慮到了空間、陽光、隔音、通風、外觀等方面。
3.網絡設備
很多高校均構建了主干網是千兆的因特網,出口帶寬提高至或是大于100 M的校園極速計算機網絡,并與學校的教學樓、實驗樓、辦公區、學生宿舍、教師宿舍實施聯通,百兆至桌面。高校內部圖書館的電子瀏覽室、高量保存系位與數據庫服務器的投入程度增加,提供優良的網絡設備條件。讀者能通過網絡對館藏的電子信息進行目錄搜索,獲取電子書籍、電子報刊在線搜索瀏覽及下載指導自動型服務。
(四)服務作用得到了增強
當前,紙質書籍在圖書館內仍是重要的館藏主體,還是讀者主要瀏覽的模式。電子書籍的產生不僅打破了長時間以來以紙質書籍為主導的狀況,還改變了圖書館原來的服務模式,使圖書館的服務作用得到了增強。“藏用融合,用為主導”這一新興理念得到了推廣。圖書館開展的服務將歸入到我國的革新系統內,并借助其大量的信息資源、新興的信息技術傳遞全新的科學常識,推動并加快科研工作者的知識沉淀及創新。尤其是將網絡當作媒介的網絡書籍這一類新興出版刊物將更好地充實并開拓圖書館內的館藏信息資源,增加了圖書館“館藏內涵”的容量,讓圖書館信息服務及信息式構建獲得進步。
三、高校內部圖書館信息資源進行構建期間的缺陷
(一)館藏資源儲量缺乏
近幾年,在本科教育工作評測的驅使之下,雖然各大高校均注重圖書館開展的工作,持續加大書籍購買資金的投入,加快書籍資源的構建進度,提高館藏書籍總量,但因為館藏基本薄弱,累積不夠,加上學校進步迅速,難以讓館藏書籍資源的提升進度同招生總量的增加相符。因此,各大高校圖書館想要讓“人均書籍數量及人均年進書總量”同高校的辦學狀況標準相符,還是有相應的難度。對部分辦學時長較長、資金投入較多的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而言,有可能符合指標規定,或是難度較小;但對部分地方高校,辦學時長較短、資金投入不多或新的本科高校而言,潛藏的困難及問題無須多言。
(二)館際間的書籍資源共享沒有獲得共識
館際間的書籍共享沒有獲得共識,其重要的原因是各個圖書館被自己的利益驅使,觀點不一致,共享思想較弱;缺少領頭部門的一致指導、調節及計劃,無法指導及開展;缺乏資源共享的保證機制及科學合理的監管對策等。
(三)高校內部圖書館工作者的素養、專業技能需要提升及增強
圖書館內部館藏書籍的成效由相關工作者的素養決定,這需要圖書館的工作者對學校專業分配與重要科目具備全方位的了解,同時還應把握同學校科目專業相關的專業常識,如此才可以給學校科目構建及科研予以極大的書籍保證。但是,當前很多圖書館的工作者本身的科目專業常識缺乏,計算機及外語技能較弱,進而致使網絡環境下書籍搜集成效不高。
(四)書籍資源構建特征不夠突出
當前,隨著高校內部圖書館書籍資源構建進度的加快,搜集書籍是否同學校科目專業構建及教育科研的要求相符?館藏書籍資源構造是否有所優化?特殊書籍資源構建是否凸顯?這全部的問題均是高校內部圖書館資源構建期間需要顧慮的問題,也是本科教育評測工作中不容忽略的問題。
四、網絡環境下高校內部圖書館信息資源構建的對策
(一)確定資源構建所處的位置
因為圖書館內部的服務方式有所改變,高校內部的圖書館館藏構建不再處于原有圖書館構建的核心地位,但也不可認為館藏構建不重要,更不可認為能夠借助網絡獲得信息,就無須實施館藏構建了。因為無論圖書館方式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圖書館提供原始書籍服務這個基礎功能都不會改變。因此,館藏構建是高校內部圖書館信息資源構建的基本前提及重要構成,依然占據著主要的位置。
(二)增加電子書籍收藏總量
硬件設施及網絡條件的改進,使得電子書籍產品得以持續增加及迅速更新,高校所有讀者對電子書籍的需要愈來愈多。因此,當前高校內部圖書館要改變館藏資源購買對策,增加電子書籍的收藏總量,注重對網絡型數據庫、網絡型光盤數據庫、中文電子書籍與搜索型一次書籍的引入。
(三)深入對書籍信息資源加以開發
書籍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在圖書館信息構建中是一個關鍵的板塊。在信息構建期間應用軟件及計算機等條件僅是信息資源構建的一種技能方式及條件,但信息的搜集、保存、歸整、研發就是信息資源構建的基本且重要的工作。這一工作會影響到信息構建的成效,促使國民經濟獲得進步,科技得以革新,是一項比軟硬件設置更加關鍵、更加繁雜、更加艱辛及更加長久的系統工作。深入的書籍信息資源開發不光是為了更好地展現出圖書館內部的館藏書籍信息資源,還是為了便于讀者隨時進行使用。高校內部圖書館應緊抓圖書館的信息構建這一工作,促使信息資源獲得深入開發,并依據信息量化狀況的難易、數據總量的多少,統一規定系統數據,制定出各項專業型數據庫的構建方案,合理分配、有條不紊地對書籍信息資源實施全方位的構建。
(四)培養更多信息資源構建的人才
全新的網絡條件給高校內部圖書館工作者提出了更多規定。網絡時期的圖書館工作者要能夠通過各式傳遞渠道,對信息進行合理的搜集、科學的監管與很好的傳遞,除了需要把握圖書館情報學常識與有關的專業技能,還要熟悉計算機技能、網絡技能與外語常識,并具備相應的拓展能力及迅速搜集信息、合理歸整及研究信息的能力。對此,高校內部的圖書館要加強對工作者進行培訓,借助二次教育類似的方式全方位提高工作者的整體素養。這也是圖書館信息資源構建能夠正常開展的重要保證。
(五)優化構成,體現特征
網絡環境下高校內部圖書館對信息資源構建期間,應明確在未來很長的時間中,原有館藏會同電子館藏、網絡虛擬館藏資源處在共享、互相促進、綜合構造逐漸改變的形勢下,應重視實際館藏同虛擬館藏的融合,持續調整館藏構造,在體現出原有館藏優點的前提下,加強網絡資源的研發及構建,構成特有的館藏特色[2]。特色即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構建的基礎,失去特色就會喪失競爭能力及進步動力,也就失去了本身的價值。高校內部圖書館應選取特有的、具備資源優點或是進步趨勢的重要科目、專業及工程實施館藏資源數字型構建及網絡資源虛擬型構建,構成獨具特色的虛擬館藏及實際館藏類數據庫。
五、結束語
總之,高校內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構建要依據實際、開拓未來,依據學校的具體狀況合理進行計劃。高校內部圖書館要將實際館藏信息資源構建當作前提,還要把優化、開發及使用網絡虛擬書籍資源當作輔助,實現共享,如此才可以充實館藏資源,確保讀者日漸增長的閱讀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川.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研究[J].硅谷,2015(03):226-227.
[2]丁嵐.網絡環境下高等院校圖書館數據庫資源建設[J].科技視界,2015(32):20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