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天美子

摘 要 教育部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要求,指出:新時期學生應具備能適應終身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9大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體育教學 課例 籃球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6-000-01
一、課例設計理念
課例設計在以上要求基礎上遵循學校體育“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教學中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微課輔助學生學習,通過情景體驗式實踐教育,小隊合作探究,寓教于樂在技能學習的同時德育滲透,探究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新途徑。
二、課例學情分析
高校大學生,已具備了成年人的體格及生理功能,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概念增強,喜歡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特別是男生),在籃球運動方面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籃球技術動作,具有一定的攻擊性,但絕大部分學生基本功不扎實、配合意識較差(特別是女生)。因此,教學中要做到區(qū)別對待,關注學生差異和興趣,發(fā)展學生自信,以鼓勵為主,及時反饋,組織學生互幫互助,師徒結對,合作探究。
三、課例教材分析
《傳切配合》是籃球運動中運用較廣泛的進攻基礎配合之一,學習傳切配合的目的是:學生通過學習明確傳切配合是2-3人間有組織、有目的的進攻合作行動的方法。傳切配合的特點是:參與人數(shù)2-3人,局部地區(qū)完成,靈活性和隨意性較大。傳切配合是組成全隊進攻戰(zhàn)術的基礎,是運用最為廣泛和有效且的進攻戰(zhàn)術基礎配合。課例重點是:橫切,縱切,隔位傳切配合(空切)技術動作的運用;課例難點是:恰當傳切配合的時機選擇和接球上籃的動作鏈接。
四、課例教學流程
教師提前備課整合資源制作或下載傳切配合相關的教學微視頻,課前一天通過班級qq群把微視頻推送給學生提前預習。課中教學流程包括準備活動部分、基本活動部分、結束活動部分。其中準備活動部分包括:(1)課堂常規(guī)部分:①體委整隊、師生問好、報告人數(shù)、安排見習,教師強調體育品德教育和上課規(guī)范;②教師宣布課的內容《學習傳切配合》并分組6組(男123組+女123組)。(2)一般性準備活動部分,包括:①簡單隊列練習、全場慢跑2圈;②關節(jié)活動;(3)專項準備活動部分:傳球與切入練習(圖1)。基本部分包括:(1)小組內合作探究學習3類傳切配合與展示;(2)小組間合作探究學習3類傳切配合與展示;(3)小組間半場4vs4嘗試運用3類傳切配合。結束部分包括:(1)肌肉放松練習;(2)課堂小結、課后拓展: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課后拓展包括:①在課余籃球鍛煉中嘗試和隊友配合運用包含橫切、縱切或空切傳切配合;②觀看奧運會籃球比賽視頻1→標注本場比賽內的傳切配合時間段→用迅雷看看軟件截取相關的傳切配合片段反復觀看并學習,嘗試運用;③上交給體委你所剪切的傳切配合片段,體委合成傳切配合班級集錦微視頻,并在班級中展播學習;④觀看NBA直播,識別傳切配合;(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
五、課例場地布置
課例所需場地器材包括:籃球場3塊、標志樁18個,籃球50個,呼啦圈6個,秒表、哨子、文件夾各一個,ipad及其支架3臺。具體場地布置示意圖可參考下圖2。本課例場地器材及其布置僅供一線教師參考,具體教學可根據(jù)學校場地、器材、師資等硬件靈活改變。
六、課例實踐指導
教學中教學反饋需及時。在教師鼓勵下絕大部分學生要熱情的參與到學習中。教學中教師把時間要還給學生,指導安排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組內、組間的交流、溝通、合作學習與展示,運用ipad自學、自練、自糾,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師徒結對,滲透德育教育,通過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發(fā)展學生良好的體育品德。教師可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了學生的溝通、交流、合作學習和運動技能掌握。課后教師布置體育拓展進一步鞏固傳切基礎配合學習。教學中可能個別女生由于平時接觸籃球少,學習自信不足,練習參與少,教學中教師需多關注、支持、鼓勵與幫助。部分男生急于求成效果不好,需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教育,把注意力放到技術動作學習中而不是是否進球上。練習適當?shù)牟シ呕@球背景音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練熱情。
參考文獻:
[1] 孫民治.現(xiàn)代籃球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 張娜.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核心素養(yǎng)研究及其啟示[J].教育導刊.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