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蕾
【摘要】高職外語教學規劃直接影響人才的實際作用發揮,需要充分的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方向,注重人才培養內容、形式與市場需求相吻合。充分的運用先進教學技術與資源,搭建專業從業人才溝通平臺,促使學生在校期間更好的與市場連接,促使人才培養緊跟時代發展,提升高職外語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高職外語教學 應用型人才培養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22-01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外語人才的需求量不斷提升。時代在不斷發展,市場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要想提升人才市場競爭力,需要充分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的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的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提升外語人才實際的就業能力與就業狀態,提升人們對高職外語教學的認可度,保證高職院校持續的教學品牌價值。
一、高職外語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實環境
隨著科技的發展,外語應用軟件層出不窮,甚至在部分實際場景運用中,外語翻譯軟件替代了人工翻譯人員的工作。這種局勢導致外語學科學生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憂慮,甚至部分人員在未來外語能力不再成為個人的競爭優勢,不具有專業性價值。面對相關問題需要全面看待,不能因為局部環境的變化而過分的看弱外語教學。外語教學仍舊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學校人才培養中,需要做好社會在外語教學上的思想引導。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高職外語教學中需要做的是積極的響應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將高職教育更好的針對市場需求而設計,提升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轉化為職場競爭力。如果仍舊采用脫離市場實際需求,不能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將會導致外語人才實際能力無法有效的應對市場需求,削弱了社會市場對高職外語人才的認可度,甚至由此降低高職人才培養的社會價值。高職人才培養不是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培養方向,不能過多的做學術方面的培養,而需要更多的關注實際市場需求,要求職業化導向。
二、高職外語教學中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
(一)以不同職業需求為人才培養情境
在高職外語教學中,要充分的尊崇市場上外語人才適宜的工作情況,而后依據不同工作情境所需的外語能力做教學背景,設計對應的教學內容與形式。例如在外企中單人行政文職人員或者銷售人員,需要依據不同工作崗位對外語人才需求做外語能力的培養。除了外語表達,更需要交代不同行業中外語文化,包括外語所在國的語言溝通文化特點。教學中,要充分的應用現實外語工作環境素材補充課本教材,不能僅僅局限在傳統教材上照本宣科,要積極的做好教學內容的改良完善。
(二)注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
當下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教學資源已經不再僅僅局限課本教材,可以廣泛的選擇網絡數字資源,同時學校也要積極的擴展建立自身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數據庫,廣泛的納入數字化資源,依據不同職業、不同市場環境、不同國家文化類型做教學資源的分類管理,提升教師在資源獲取上的便捷度。要注重新時代外語學習軟件的指導,讓學生掌握不同軟件學習的便捷性,逐步的摒棄傳統紙質笨拙的學習形式。可以實現電子化詞匯記憶與知識收集整理,做好定期的詞匯記憶安排,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多登陸不同外語平臺做溝通交流。
(三)搭建學生與市場的銜接平臺
學校也需要積極擴展市場資源,與有關企業建立合作性辦學模式。促使企業有關人員做外語教學指導,可以定期到學校進行課程交流,也可以建立相關外語群,促使學生在網絡上與有關從業人員做溝通交流,動態性的掌握市場上人才需求的變化,讓人才培養有效的與市場對接。同時為學生提供暑期或者日常的相關外語兼職或者實習工作,促使學生將學習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際環境中,促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四)創新教學形式
教學上不僅要注重詞匯語句的識別,同時要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聽力水平的培養。甚至可以分析不同外語在各國不同地區的口語特點,將外語方言的部分特色也引入教學內容中。形式上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影像表現外語運用場景,而后讓學生進行演繹模仿,或者進行一定場景模擬演練,也可以運用企業外語材料作為外語翻譯素材或者書寫主題,訓練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結束語
高職外語教學中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需要充分的以實際情況為基礎,能夠充分納入實際操作元素,提升教學內容的逼真性、實用性,更好的讓學生與市場做銜接,在畢業后更好的適應實際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詹洪華.論高職外語教學與外貿職業能力培養與研究[J].人間,2015,182(23):86-86,87.
[2]鄧紅霞.淺談高職外語教學新思路[J].青春歲月,2016,(4):238.
[3]劉亞珍.基于能力培養的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5,(1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