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葉飛
摘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的品德教育在各學科中的滲透顯得越來越重要。感恩教育是我校開展德育工作特色的主題之一,對于我們一線各學科教師來說,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感恩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科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比較注重在課堂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滲透感恩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品行,讓學生德智并獲。下面淺談幾點我的做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滲透;感恩教育
一、利用教材的素材,發掘感恩資源
(一)發掘素材,感恩祖國
數學課堂,曾經被認為是枯燥乏味的機械知識傳授,沒趣味性和育人功能課堂,其實這是一種對學科的偏見。在數學教學中,同樣包含著豐富多彩的情感和價值觀,只要有育人之心,在備課時,善于利用教材內容,任何一節課在情感培養中都可以滲透感恩教育。我們只要鉆研教材,發掘教材中內在思想教育因素,并把感恩教育結合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教學,就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現在的北師大新版數學教材出現許多“你知道嗎”的片段文字,使用好這些文字段,對學生的愛國主義的教育,科學精神的啟迪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比如,數學家的故事、我國數學史上許多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的事跡等都可以滲透到課堂。
新版教材中還編寫了許多來自生活情景的數學題型。在備課與制作課件時創設豐富的生活經驗的情景,這不但有利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的“有效對接”,更有利于把感恩教育融于其中。例如在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學校周一升國旗的情景(在莊嚴雄壯國歌中升起的五星紅旗),設計問題:五星紅旗是什么圖形?引出學習認識長方形課題,這自然而然激發起學生的愛國之情。如在“統計”圖表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教材提供的年度工農業生產值、財政收入或城鎮、城鎮周邊農村百姓生活消費水平進行比較,不但讓學生學習利用這些數據可作統計圖,而且讓學生知道這也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點評:我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
(二)數形結合,感恩自然
數學這門課程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系的。因此,要求學生在生活中體驗與應用。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教材中發掘,把日常有關的環保教育與數學教學進行相結合。例如,我在教學一塊長方形的公園面積的時候,讓學生先說說花草樹木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好處,并讓學生討論應該如何保護地球的一草一木。點評:從小愛護花草樹木,熱愛環境,樹立感恩大自然的情懷。
在教學整數的乘法時:全班分成5個小組(一周5天)打掃衛生,每組有9人,這個班有多少人?通過這到例題并結合我們班的情況我說:我們在同一個班里學習和生活,每個同學都有責任和義務把班中負責區域衛生搞好。點出:環境衛生都應該由大家來完成,可是有個別同學在打掃衛生是不認真。
通過發掘教材與情景教學,學生既學到新的數學知識又滲透了環保教育。
二、利用問題與算式,增添感恩色彩
(一)創設問題,感恩父母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著最基本的數據與算式可以編成富有感恩教育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在解答中增添感恩色彩。例如,在教學小數的乘法:結合母親節的到來,我們四(6)班同學做親手做禮花送給母親,每人每小時做21朵花,1.2小時共做多少朵花?讓學生知道在數學學習中記住母親從懷上我們到出生乃至到今天都是為了我們成長而不辭勞苦。點評:我們要孝順父母!
又如在“購物”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用子女為父母選購衣物的小品表演,計算消費過程,在問答和計算中流露對父母的感恩。在此基礎上,老師點撥:尊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傳統美德,人人都應自覺履行。
(二)巧用算式,孝順長輩
在教學加減乘除等混合計算題目時,要善于將日常生活中買文具、書本、玩具、衣服等消費情況聯系起來,培養學生關愛父母,勤儉節約,愛惜資源的品行。再通過算式的意義,結合對話互動,讓學生闡述父母生活中探親訪友的開支情況。點評:讓學生在實踐行動與生活中理解感恩教育的真正內涵,做到人人都應自學履行,這樣利于知識與美德雙收。
三、利用課堂的互動,體驗感恩情懷
(一)團結互助,感恩他人
數學課堂提倡合作學習、分組討論的互動課堂。我們可以利用課堂的互動,營造團結互助、協作探索、齊心求知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揚團結友愛,合作奮進的時代精神。
在教學“分一分”時,我設計讓學生上臺來表演,讓他們動手演示,并說明有了任何好東西,不能自私獨占,而應該發揮團結友愛的精神,分給自己的同學、兄弟、親友、伙伴。點評:從小養成在團結互助學習中要學會感恩他人的好品德。
(二)合作學習,尊重他人
在教學有余數除法時,可先將班級同學分成幾組,提出問題:讓他們分給對方5個李子,合作討論并操作。學生各自拿數目不一的道具(李子)進行模擬分配。在分配完全后,讓各組長匯報分配結果,有的正好分完,有的則剩下1個、2個、3個或4個。這時,教師引導出:“會不會出現余5個,或者5個以上的情況?”通過這種分組合作,就能讓學生加深對“余數一定要小于除數”的理解。同時,在課堂練習、提問回答中,也可加強學生的溝通合作,讓學生在課堂合作討論中不斷強化學生合作學習中尊重同學做法。點評:合作學習要包容他人、尊重他人。
四、利用課后的作業,延伸感恩的心鏡
作業布置,感恩在續。數學作業的布置,一方面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滲透感恩教育。比如布置一個作業:為媽媽畫一幅畫。我們可以畫上太陽、一間小房子、2棵小樹、4朵小花,還可以畫上3只小鳥,再涂上漂亮的顏色,我們把畫送給媽媽,并且用我們剛剛學過的加法來表示一下畫中的小樹、小鳥、小房子共有多少?媽媽一定會特別高興。通過布置的作業——畫一幅畫,算式表示小樹、小鳥等,向媽媽匯報學習情況的形式,無形中把感恩教育延伸到家庭及社會。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亦可通過結合課堂教學實際,科學合理地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資源及豐富的生活素材進行挖掘和利用,使感恩教育在數學教學中一定大放光彩。讓我們一起在教學中嘗試,在嘗試中探索,在探索中領悟!做到潛移默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的學習中、生活的體驗中懂得感恩,學會感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