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摘 要:文明競爭意識是中職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文明競爭意識培養是提升中職學生競爭能力的關鍵環節,是幫助其未來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前提與基礎。為此,新時期教學教育中,中職教師應加強文明競爭意識教育,搭建良好平臺,創設良好條件,提升學生對健康、文明競爭意識的認知,深入培養其文明競爭意識,提升其文明競爭能力。
關鍵詞:中職學生;文明競爭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因學識及技能方面的不足,中職學生在學習上缺乏熱情,在生活中缺乏自信心,無明確的人生目標及信仰。面對這一情況,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有意識、有方向、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競爭文明意識的內涵,并在實踐中逐步提升自我競爭意識及能力,以真正適應職場生活。
一、引導學生認識文明競爭意識,強化認知
競爭意識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是個人、社會及國家發展及壯大的有力基石。競爭意識有好壞之分,文明的競爭意識可激勵人不斷向好的方面、更高層面發展,不健康的競爭意識則會唆使人不擇手段謀取某份榮譽或利益。為此,中職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要突出培養學生文明的競爭意識,強化文明競爭意識的教育,引導學生明辨哪些行為屬于文明的競爭行為,哪些行為屬于不正當的競爭行為,提升其對競爭意識及價值的認知。比如,考試、比賽或競賽中應嚴格遵守相關要求或規范,不舞弊、不搞小動作;在優秀團干、獎學金等評比過程中,不搞“小組織” “小灶臺”等,屬于文明的競爭行為,都值得提倡。
二、積極創設文明競爭環境,強化參與
在實際文明競爭意識教育及培養中,教師應在理論講述后創設文明競爭環境,讓學生參與其中,真正感受“文明競爭”的意義及價值,并逐步樹立積極的文明競爭意識。而這則要求教師充分尊重不同階段學生心理及發展規律,綜合考慮不同學生的競爭機制,在教學過程中應有計劃、有目的地創設機會,以提高其參與文明競爭活動的積極性。比如,設備管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可認識到章節內容主要與“管理”相關,若采用以往“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教學,容易導致學生產生視聽覺疲勞,教學成效反而會大打折扣。為此,教師可換個角度進行思考,按照學情互補原則進行合作團隊分組,明確各個合作小組的學習任務,然后選取代表在課堂中呈現合作成果。這一教學模式的創新可改變以往學生不愿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陋習,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鉆研、技能提升的行為活動中。而在具體技能操作中,教師應鼓勵采取多層次、多方面、多維度激勵法,鼓勵學生文明地參與小組活動中,不可在背后搞小動作,做到文明競爭、公平競爭、公開競爭,為小組爭取榮譽。另外,教師還可針對表現優異或技能突出者向單位優先推薦或采取其他獎勵措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競賽的價值。
三、豐富多樣化課外活動,提升素養
課外活動又名“第二課堂”,是培養學生文明競爭意識的另一舞臺。單單依靠課堂教育不足以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及能力,因為課外教育同樣重要。課外活動中的競爭行為,可讓學生得以放松,同時也可強化其實踐及課外活動參與的意識,對培養其競爭意識有積極促進作用。比如,學校或班級可在課余時間,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專業技能大賽,技能設計競賽、主題演講比賽,以“競爭”為核心的辯論賽等,以優勝劣汰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文明競爭意識是中職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文明競爭意識培養是提升中職學生競爭能力的關鍵環節,是實現其未來盡快適應工作崗位需求的前提與基礎。為此,中職教師應加強文明競爭意識教育,提升學生的健康、文明競爭意識,并在此期間創設競爭環境,為學生參與文明競爭搭建良好平臺。另外,學校及教師還應積極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深入培養其文明競爭意識,提升其文明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方 琴.對培養中職生競爭意識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3(11):61-62.
[2]宗鵬霞.喚醒沉睡的競爭意識 讓課堂煥發青春——關于非智力因素與課堂效果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