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挺
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合肥 230000
摘 要 從當前新媒體發展情況與傳統廣播行業現狀的分析入手,探討新媒體發展對傳統廣播行業的沖擊,進而得出傳統廣播行業的轉型策略。
關鍵詞 新媒體;傳統廣播;行業沖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1-0089-02
在社會的變遷過程中,優秀的人文歷史不會隨著朝代的更迭消失,而是一種繼承式的發展,傳播媒介的發展與之相類似。在傳播學理論中,新的傳播媒介的誕生不會導致傳統傳播媒介的滅亡,但是新興媒介會對傳統媒介產生一定的沖擊。在新媒體誕生后,報紙這類紙媒行業雖然受到了沖擊,但是也不會從社會媒介中消失,傳統廣播行業也是如此。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短短10年的時間,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手必備的生活必需品,隨之而來的新媒體行業繁榮發展對各類傳媒行業都產生了影響,這種影響既包括正面的促進作用,也包括負面的沖擊作用。各種不同領域的傳媒行業都在順應潮流的同時開始轉型發展,以更好的適應時代的變化,傳統廣播行業也是如此。本文從當前新媒體發展情況與傳統廣播行業現狀的分析入手,探討新媒體發展對傳統廣播行業的沖擊,進而得出傳統廣播行業的轉型策略。
1 當前新媒體發展情況分析
新媒體,是一個具有不同含義的名詞,不同學者與機構對于新媒體的定義不盡相同,本文中所研究的新媒體及其發展均為新媒體的狹義定義,針對具體的新媒體行業定義,展開分析討論,有助于現實可行性意義的實現。自新媒體誕生以來,依托于互聯網強大的信息共享功能,借助于光纖極快的傳播速度,新媒體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情況在當前的情況下,主要可以從兩種角度來評價,即速度快與勢頭猛。
(1)速度快。自2007年新媒體得到快速發展開始到2017年,短短10年的時間里,新媒體從一個新生傳媒產物,走到了今天如此繁榮的地步。以新浪微博、騰訊微信、百度云、網易新聞等新媒體平臺為代表的新媒體成功案例在現代人的信息獲取過程中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種發展速度與科技革新速度幾乎并駕齊驅,在移動通信技術從3G升級至4G后,新媒體的發展速度更上一層樓,以更快的普及速度和融合速度沖進各大傳媒領域,瓜分受眾市場,這種發展速度在當前仍然沒有剎車的意味,繼續快速發展。
(2)勢頭猛。新媒體對于傳統媒介而言,尤其是報紙與廣播這種相較于電視更久遠的傳媒而言,是一種充滿無限生機和可能性的新興媒體。新媒體以其新鮮感、多元化、便捷性等優勢強勢進入原本已經穩定了的傳媒行業市場,這種具有巨大壟斷性優勢的傳播媒介的沖擊力是不可小覷的。新媒體的發展勢頭和當前的總體情況都是比較猛烈的,作為“直播元年”的2016年,更是為新媒體的勢頭添了一把火,讓本就勢頭迅猛的新媒體行業如虎添翼,拓寬了人們對于傳播媒介的既定認知,打破了傳統傳播模式,真正做到了新媒體的含義,即所有人向所有人的傳播。
2 傳統廣播行業現狀分析
傳統廣播行業,在狹義上指的是通過無線電波進行傳播的新聞節目的行業,在廣義上指的是以聲音為表現形式的無線廣播行業。自20世紀20年代,廣播事業誕生以來,廣播行業已經經歷了100多年的時間,在這100多年的時間里,廣播行業出現了幾次波折,但直到現在,傳統廣播事業也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可見其研究價值。對于傳統廣播行業的幾次波折而言,體現出的優勢與劣勢是顯而易見的,傳統廣播的優勢是受眾分布較廣,傳播速度較快,接受信息條件簡單等;劣勢是一瞬即逝,順序收聽,不能選擇,語言不通則收聽困難,等等。由于傳統廣播行業的客觀因素限制,導致在當前時期下,傳統廣播行業的現狀總體并不樂觀。目前的傳統廣播行業的主要市場仍然是汽車時代到來后的車載廣播,在電視行業出現后,傳統廣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隨著汽車時代的到來,傳統廣播找到了發展方向并發展至今。因此,目前傳統廣播行業的現狀可以概括為:總體不夠樂觀,以車載廣播為主,競爭力不強,發展緩慢。
3 新媒體發展對傳統廣播行業的沖擊
透過新媒體的發展情況與傳統廣播行業的現狀分析,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傳統廣播行業所受到的沖擊,這種沖擊對于傳統廣播行業而言不是第一次,電視誕生時傳統廣播行業所受到的巨大沖擊與之相類似。新媒體的誕生,對傳統廣播行業的沖擊可以概括為三方面,即受眾群體保有量、內容消息及時性、消息載體多元化的沖擊。
(1)對受眾群體保有量的沖擊。傳統廣播行業的受眾群體保有量在新媒體出現后,處于逐漸減少的趨勢,這種受眾群體保有量的沖擊主要是由于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的優勢被大大的削弱了。傳統廣播原本因其便捷性有著不少的穩定受眾,但是隨著新媒體與智能手機的普及,這種優勢變的不再明顯,越來越多人認為新媒體是一種比傳統廣播更便捷的信息獲取途徑,因此不少受眾流失了。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社會中堅力量由“70后”變為“80后”“90后”,對于新媒體的接受能力也越來越強,甚至很多老人在兒女的指導下,也開始使用新媒體而舍棄了傳統廣播。在這樣雙面沖擊的境遇下,受眾群體保有量大幅縮水,目前傳統廣播的受眾群體較為穩定的僅為廣播愛好者、特定節目聽眾以及車載交通廣播節目等特定受眾。
(2)對內容消息及時性的沖擊。傳統廣播相較于電視行業而言,反而具有內容消息更及時的優勢,由于傳統廣播新聞節目只需要通過聲音進行信息傳播,因此在突發新聞發生時,報道的更為迅速。但是新媒體的出現,讓傳統廣播在內容消息及時性上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這種內容消息的及時性是基于受眾的,因此新媒體對于傳統廣播行業的沖擊是遞進式的、因果式的。由于受眾群體的縮水,使得廣播這種大眾媒介在大眾的認知框架中的順次不高,大眾心理會主觀認為廣播這種大眾媒介失去了競爭力,進而判定傳統廣播的內容消息是不及時的。同時,由于受眾的反饋作用,使得傳統廣播行業漸漸失去了活力與自信,從主觀上采取消極態度,在這樣的大環境與循環下,使得傳統廣播行業的內容消息及時性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3)對消息載體多元化的沖擊。雖然傳統廣播只需要簡單的文字編輯與聲音傳播工作,但是由于信息技術的革新,使得新媒體能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整合,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向受眾傳遞信息。這種多元化的消息載體讓傳統廣播行業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同時也讓傳統廣播事業不得不做出轉型。新媒體的消息載體多元化不僅僅表現在媒介上,同時在傳播途徑上也有所表現。新媒體既可以在智能手機終端進行傳播,也可以在個人電腦終端進行傳播,此外智能手表、平板電腦等衍生類電子產品也可作為新媒體消息傳播的接收者。這種多元化的傳播載體與傳播媒介使得新媒體的傳播力大大加大,因此對傳統廣播行業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4 傳統廣播行業轉型策略
在這種多方面的巨大沖擊下,傳統廣播事業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需要做出轉型,這種轉型需要一定的策略性。如何不脫離傳統廣播行業本身發展,是需要研究的側重點,不少學者對于傳統廣播行業的轉型策略都有所研究,究其根本,這種轉型策略主要為兩點,即“引進來,走出去”。
(1)引進來。新媒體對于傳統廣播行業來說不是猛虎,而應該是一種啟迪。對于傳統廣播事業而言,100多年的歷史使得廣播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老化”,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這種“老化”可以得到緩解。傳統廣播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嚴守廣播誕生初期的規則,如何將新媒體中的可借鑒之處吸收到廣播中尤為重要,將可取之處“引進來”可以為緩沖沖擊程度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傳統廣播行業已經做出了不少的引進,諸如在播音時加入網絡化元素,讓新聞廣播節目更具有時代氣息;借助新媒體平臺,增強廣播互動性,以微信公眾平臺留言的形式讓廣播節目的參與度大幅度提高;學習新媒體中的受眾細分,將受眾定位清晰化、準確化,讓廣播節目的受眾群更加穩定。
(2)走出去。一味地吸收借鑒不足以讓傳統廣播重新煥發生機,只有“走出去”才能為傳統廣播注入新的活力。在這方面,成功的案例不少,諸如喜馬拉雅、蜻蜓FM等應用軟件與傳統廣播的融合就是“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將傳統廣播節目以直播電臺的模式在手機終端進行播放,會很大程度的緩解受眾與內容及時性的沖擊,進而緩解總體的沖擊力。
5 結束語
傳統廣播行業所受到新媒體帶來的沖擊不是一天形成的,要緩解甚至消除這種沖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不僅需要正確的轉型策略,更需要廣播行業從事人員付出努力,希望能夠本文的分析為傳統廣播行業的發展奉獻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許波.傳統廣播與新媒體融合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5.
[2]胡娟.基于新媒體的廣播轉型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4.
[3]王蒙.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廣播的發展策略[J].新西部(理論版),201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