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碧玉
【摘 要】隨著舞蹈藝術的蓬勃發展,舞蹈形式在不斷進步和變化。舞蹈藝術作為一種豐富的肢體語言藝術,這就要求舞蹈編導們將難以理解的虛幻形象轉化成具體的舞蹈形式。而舞蹈編導在完成作品構思的過程中,善于去觀察和發現身邊的人和事,進行創造并賦予作品內在的意義,并將這些概念轉化成具體的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形象思維的合理運用在舞蹈編排的過程中必不可少。
【關鍵詞】舞蹈編導;形象思維;捕捉;培養
中圖分類號:J7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163-01
一、舞蹈形象思維的捕捉
(一)全面、細致觀察生活。生動鮮明的舞蹈形象來自于豐富的生活基礎,成功的舞蹈作品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如張繼剛編導的《獻給俺爹娘》和舞劇《黃河兒女情》,都是他在山西黃土高原生活了多年,對舞蹈形象的大量積累和生活感悟。這些獨特的舞蹈形象都是編導的真實內心感受,也是在不斷挖掘舞蹈形象過程中生活給予他們的饋贈。沒有生活為基礎的舞蹈作品是虛幻空洞、沒有生命力的。
(二)對生活形象的模仿。在舞蹈學習過程中,初學者對老師的動作姿態進行模仿,以此來提高自身舞蹈學習的效率。模仿和被模仿對象在動作上具有一致性,可以增強我們的肢體觸覺感受,豐富肢體語言。首先模仿靜態對象,如敦煌石窟壁畫《千手觀音》《飛天》等作品;其次模仿動作形態、環境氛圍,如對動作的姿態、習慣性動作、本能動作進行模仿,以及對模仿對像的歷史背景、生活環境、工作環境、、人際交往能力進行模仿;最后從模仿對象的心理特征入手,如模仿人物對象的性格,面對這件事情有怎樣的解決方法,過程是怎樣的?
二、舞蹈形象思維的培養方法
(一)形象思維在比擬中的培養。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文人墨客們創造了許多反映社會形態、刻畫人物形象、贊美人間河山的藝術作品。比擬是帶有人的感性色彩在里面,可以將動物比擬成人,也可以將人比擬成一種具體事物,使所刻畫的事物栩栩如生,帶有感情色彩。舞蹈編導應仔細觀察身邊的一景一物,善于分析和探究,培養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
例如,每逢年節時,各地百姓都要進行舞龍活動,保佑平安吉祥。龍舞則成為我國民族民間舞蹈中最豐富多彩的形象,給予了人們對生活的向往。另外在芭蕾舞《天鵝之死》中,巴甫洛娃化身一只垂死的白天鵝,“她”掙扎著,不停抖動著翅膀,緩緩碎步出場,人本來是沒有翅膀的,但是巴甫洛娃輕輕抖動她的雙臂,猶如在對生命的不停呼喚。舞蹈編導家福金通過天鵝來表現人類堅韌頑強的精神,也表現出了人類對生命的向往。這是舞蹈編導福金將自身的情感傾注到了天鵝的身上,從而使《天鵝之死》成為世界舞蹈的經典之作。
舞蹈編導要求對生活中人物的動作、姿態、節奏,以及自然景物的形態、動律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正是這種善于推敲的思維成就了舞蹈家,正是這種敏銳使舞蹈家捕捉到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物、事物、景物,進而創造出了美的舞蹈。[1]
(二)形象思維在圖文藝術中的培養。圖文藝術在整個藝術體系中和舞蹈藝術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以視覺為主要感官對作品進行欣賞。這里的圖文是指攝影藝術、平面設計,以及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圖文。在人的所有感官中,視覺是最復雜、精細、靈敏的,同時也是人類獲取大量信息的重要來源。[2]
在舞蹈的編導過程中,對圖文藝術加以觀賞可以豐富和拓展人們的生活素材。面對色彩豐富或者線條流暢的美術作品時,視覺沖擊帶給人們內心的感受。例如,油畫作品《三千里江山》,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舞蹈形象的形成過程。油畫展示的畫面點燃了編導腦海中多年存在的形象思維,結合編導之前所經歷的與朝鮮人民一起浴血奮戰的情形,使形象思維在腦海中呈現出來,經過生活的不斷積累和感悟,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時期,朝鮮婦女在戰火中支援前線的形象就誕生了。由此可見,在面對具有強烈視覺沖擊下的圖文藝術可以直接震撼人的心靈。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地鐵、公交車站、商場里,都有許多商家做的廣告推廣,在某些廣告圖文中,趣味性的形象設計可以加深人們的印象,舞蹈編導可以將這些元素引入舞蹈作品中,對我們形象思維的培養具有良好的借鑒作用。
三、結語
舞蹈編導要求的是復合型人才,必須將大腦中所感知到的虛幻概念,打磨成能與觀眾進行精神交流的共性概念,舞臺舞蹈形象必須真實且打動觀眾的內心,這樣才能使舞蹈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藝術魅力,提高創作能力,最終使作品經久不衰。
參考文獻:
[1]任季鷹.舞蹈編排的構思與創作[J].中國實驗診斷學,1977.
[2]呂陽.基于視覺思維的用戶界面信息可視化設計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