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
摘要: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企業在迅速發展壯大,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我們應積極應對變化,增強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科學決策支持系統。ERP,包含了先進的管理思想,整合企業資源的優化,它已經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目標。通過有效實施ERP,企業能夠更好地看清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水平,從而繼續獲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會計信息系統 ERP 整合
一、ERP系統下的會計業務流程
(一)會計業務流程的概念及特征
會計業務流程是業務流程的一部分,是信息的財務會計部門收集來自企業的經濟業務數據,并生成業務流程管理活動的會計處理信息。由會計方法所產生的財務信息,是企業管理層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信息處理數據采集的會計業務流程的準確性程度與效率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管理的行為。經濟業務處理的數據采集其載體主要為原始憑證,全面準確的數據信息是會計處理的基礎。
(二)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重組
ERP的應用,不僅僅是引入現代化的管理軟件,使企業實現自動化日常管理活動,更重要的是企業管理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從而大大提高運營效率。提高企業業務流程處理的效率,一方面是從軟件本身,另一方面得益于業務流程重組。基于業務流程再造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會計業務流程缺陷要求進行會計業務流程重組
傳統會計業務流程的會計數據通常在經濟業務發生后,因此,財務報告數據往往不具備及時性。滯后的會計信息降低對管理決策的支撐程度,降低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使相關信息的應有效果大打折扣。
2.ERP系統信息的集成性要求進行會計業務流程重組
ERP系統最大的特點是管理信息、財務模塊和其他模塊緊密相連,從而消除信息孤島的問題。在ERP環境下,很多工作可以通過其他部門的員工來收集,然后由財務部門進行信息集成。原始數據可分別由各個部門錄入,財務部門需要時可隨時調用。因此,工作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會計的工作流程也必將進行調整,對應于企業信息集成的需求,我們必須要重組的會計業務流程。
3.ERP實施要求進行會計業務流程重組
ERP系統是基于業務流程,物流,資金流設計的,取代了傳統的信息收集,管理,統計等匯總統計和傳輸,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不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就不能成功實施ERP系統,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會計業務處理應在ERP系統的框架下進行業務流程再造,以確保公司實施科學規范的會計業務處理程序。
二、業務流程和財務流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ERP的應用,不僅僅是引入現代化的管理軟件,使企業實現自動化日常管理活動,更重要的是使企業進行根本性的變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從而大大提高運營效率。一方面從ERP軟件本身來說,提高企業應用ERP的效率;另一方面是由于業務流程再造。基于業務流程再造思想重組的會計業務流程的ERP應用變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在企業的業務種類多、復雜交錯的過程中,ERP實施業務流程再造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業務流程重組
在訂單流程中,通過建立產品數據表和歷史銷售數據表來有效的減少訂單的修訂;建立供應商信用評價體系,充分利用歷史價格,使得供應商的選擇和定價過程有據可依;從地域上將訂單過程進行任務整合;通過信息系統的建立來實現訂單傳遞的自動化,有效的解決舊的訂單流程中訂單不斷修訂、信息傳遞不暢等問題。
(二)財務流程重組
通過增加采購預算功能、有效控制資金流和系統付款工作,解決財務缺乏統籌規劃與管理問題;通過注冊權責清晰的子分公司,逐步完成收匯、報關、核銷、退稅等方面工作來降低出口代理所引起的財務風險;由專人定期對賬,將工作化整為零來解決對賬過程繁瑣、賬目不清等問題;將地域上的職能進行整合,減少需核對項目來解決信息分散、共享性差的問題;通過運用信息系統,整合業務與財務流程,解決財務與業務脫節問題,實現財務流程的自動化。通過資金管控系統,有助于了解資金的去向,更加有效地控制資金。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己經不能夠適應 ERP系統的要求并會影響其功能的發揮,因此必須重組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使其能夠適應 ERP系統的要求,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及時性。
三、對于ERP系統的建議
對會計業務流程的改進措施:
(一)改變管理理念、工作方式
ERP系統給企業帶來了全新的管理理念與方法,改變了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方式和重點,擺脫了過去的事務性、重復性工作,有更多的精力深入工作。以財務工作為例,會計工作從以往對數字的計量與紀錄,轉向對信息的加工和分析。
(二)有效分散工作、責任追查到人
在系統實施前各種文件信息分散在相關員工手中,其完整性和準確性全靠工作態度和自覺性來保證,一旦出現問題互相推卸責任。信息系統投入使用以后,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數據統一要求存入數據庫。一旦某個環節信息出現問題,可以直接追查到相關人員,并及時更正。系統有利于有效分配工作,全部相關人員參與到系統中,對各自部分工作負責,有效杜絕了員工工作量不對等現象。
(三)流程標準化、有效管控
ERP系統的建立提高了業務的銜接度,使得運作流程合理化、完整化;加強了對業務流程活動的有效管控,使得流程的運作有據可依;有效消除了采購、儲運和財務流程在內容及時間上的不銜接。目前所涉及到的活動流程通過系統進行,資料信息由相關人員及時錄入,極大提高了業務的銜接度,改變了以前信息缺失的局面。
(四)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系統存儲的大量準確的數據信息,提供各種需要的比對數據,為給各項業務的計劃、跟蹤、監督、統計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給各級領導決策提供了依據,為及時調整經營戰略提供了幫助。
參考文獻:
[1]杜云紅.會計電算化和ERP相結合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4):12-39.
[2]沈力.ERP在上海滬工電焊機集團應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8):44-56.
[3]郭靜.企業BPR及ERP系統分析設計[J].信息化工程與應用,2012(1):32-42.
[4]介俊.外貿行業ERP實施的會計業務流程重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2009.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