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瑞

摘要:目前,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重購置、輕管理”,購買隨意性強,績效管理觀念淡薄等現象。因此,有必要對固定資產管理全過程進行績效評價。文章初步建立了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對該體系應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科研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管理 全過程績效評價
一、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特點
《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 5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蒲惺聵I單位的固定資產具有專業性、共享性、多樣性與復雜性等特點。固定資產多是由課題組購買,并用于特定試驗等的精密儀器,技術性比較強,但是專業局限性也較強,因科研項目而購買的專用儀器可能受可移動性、地域、環境等影響較大。同一類別的科研事業單位,有共同的科研領域,某些科研儀器的使用,可以共享調劑使用。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既要滿足日常辦公等一般需要,又是科研項目進行的重要載體,科研領域的廣泛性、科研項目的多樣性決定了固定資產的多樣性與復雜性??蒲惺聵I單位固定資產可以分為六大類:房屋及建筑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二、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
(一)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沒有財產清查制度
一是科研事業單位大多沒有設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通常是和后勤部門或者財務部門合署辦公,或者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是兼職人員,這樣會導致單位各部門之間固定資產業務協調性差,職責不清,多頭管理。
二是與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配套制度不健全,導致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無制度可依,造成購買隨意、管理混亂,致使相當數量的固定資產得不到有效的管理與使用。
三是沒有建立資產清查與報廢處置制度,到達使用期限或者超齡服役的固定資產沒有得到及時處置和報廢,有的隨意放在一邊。
(二)固定資產存量不清,“重購置,輕管理”,購買隨意性強,管理流程缺乏規范性
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包括購買、保管、使用、處置。購買流程存在著重預算、輕管理、購買隨意性強的現象。在授權審批環節,沒有可以量化的標準作為參照;有些固定資產購買后直接交與課題組管理,固定資產共享率低或者未建立共享機制,資源的配置不盡合理;在保管與使用環節,資產占用不公平,沒有建立共享機制,資產的運行效率不高;資產處置環節,缺乏一套健全的機制,由于固定資產管理全過程不順暢、不清晰,導致固定資產存量不清。
(三)固定資產管理中績效管理觀念淡薄
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績效管理觀念淡薄,單純地依賴于自我管理,主要原因在于各預算單位從國家取得財政撥款購買固定資產使用,具有無償性,管與不管,管好管壞,與單位無關。其次,由于各科研所、室、課題組相對獨立,科研項目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課題組負責人擁有課題經費的使用權,且通常是自行采購、使用和管理,形成了“誰購買、誰使用、誰保管”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資產管理困難。績效管理評價體系缺失,會導致資源浪費,缺乏管理效率。
三、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初建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及其改革的重要目標就是提高資產管理績效水平。在科學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引入績效理念和績效評價機制將會極大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引入績效評價體系,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科學事業單位責任意識和績效觀念,發現并有效解決科學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效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
根據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情況,筆者將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評價的指標分為三個層次,即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本著將績效評價理念貫穿到固定資產管理全過程的理念,設置了固定資產保障水平、固定資產管理能力、固定資產運行效率、固定資產運行及管理效果四項一級指標,突出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性與共性。并在此基礎上設置了二級指標、三級指標,是對一級指標的具體化與細化(具體見下頁表1)。
(一)固定資產保障水平
固定資產保障水平指標(A1)主要反映的是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存量信息。通過該指標并結合科研事業單位的實際固定資產需求情況,可以很好地對比分析出科研事業單位正常運行和提供公共產品職能實現的保障程度,很好地評估出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配置的公平性。具體而言,其包括四項二級指標,即:固定資產規模指標、固定資產結構指標、固定資產質量指標、固定資產占用公平指標。
固定資產規模指標,反映的是科研事業單位占有、使用固定資產情況。固定資產總額(C111)反映科研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資產總額;房屋、建筑物總額(C112)是科研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總額;通用設備總額(C113)、專用設備總額(C114)分別是指科研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總額;其他固定資產總額(C115)是指除了C112、C113、C114以外的固定資產總額。
固定資產結構指標,反映的是各項固定資產金額占固定資產總額的比例,通過該指標可以反映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占比情況。此項指標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C121)、房屋建筑物占固定資產比(C122)、通用設備占固定資產比(C123)、專用設備占固定資產比(C124)、其他固定資產占固定資產比(C125)。
固定資產質量指標,反映的是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否具有實用價值以及價值大小的指標。只有具有使用價值的固定資產才是保證科研事業單位正常履行科研職能的基本物質前提。該指標可以用固定資產可用率進行反映。固定資產可用率(C131)是指已投入和即將投入使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總額占全部資產額比例。
固定資產占用公平指標,是反映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配置的重要指標,也是反映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指標。通過該指標的設置,可以很好地了解固定資產占用的平均水平與既有規定標準之間的差距。固定資產占用公平指標主要通過人均固定資產總額(C141)、人均辦公用房面積(C142)、人均通用設備臺數(C143)、人均專用設備臺數(C144)來反映。
(二)固定資產管理能力(A2)
固定資產管理能力指標(A2)是反映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運行環境的重要指標,可以通過科研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組織建設、制度規范、人員配備、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各項能力加以考核。該項指標主要通過組織機構設置(B21)、固定資產制度建設(B22)、人員配置(B23)、固定資產信息化程度(B24)、固定資產產權管理(B25)來反映。
(三)固定資產運行效率(A3)
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對固定資產的運行效率進行評價。
固定資產使用效率指標(B31),可以反映出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閑置率、共享率、出租出借率等各項指標,詳細了解單位的固定資產使用狀況。該項指標包括日常辦公固定資產占比(C311)、固定資產利用率(C312)、固定資產閑置率(C313)、固定資產出租出借率(C314)、固定資產共享調劑率(C315)、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率(C316)、固定資產維護經費(C317)、他用資產管理情況(C318)。
固定資產處置效率指標(B32),主要通過規定限額以上固定資產處置審批率(C321)、自行處置固定資產審批率(C322)、通過公開產權交易市場處置率(C323)、按期報廢報損固定資產率(C324)幾個指標來反映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處置情況。
固定資產收入管理指標(B33),是反映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出租出借收益情況以及將該項收入上繳國庫情況,主要通過固定資產出租出借收益率(C331)、固定資產收入入庫率(C332)指標來反映。
財務管理指標(B34),反映的是固定資產財務管理情況,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情況、實物固定資產完整情況指標。前者反映科研事業單位是否已經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后者反映固定資產實物盤點情況。
(四)固定資產運行及管理效果指標(A4)
固定資產運行及管理效果指標(A4)主要是通過固定資產安全性(B41)、單位日常運行效果(B42)、單位公共職能履行情況(B43)、社會滿意度指標(B44)來反映。
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首要目標和前提是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固定資產損毀率(C411)、賬外固定資產占比(C412)、公共服務職能履行情況(C413)是分別反映固定資產損毀情況、賬外固定資產情況以及公共職能履行情況的三級指標。
單位日常運行效果(B42),反映固定資產管理的基本保障效果。具體包括以下5個三級指標:單位職工福利保障和發放情況(C421)、單位職工崗位責任履行情況(C422)、單位職工滿意度(C423)、單位行政成本節約率(C424)、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規模(C425)。
單位公共職能履行情況(B43),反映的是科研事業單位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效率。如科研事業單位提供的專利數量、重大技術突破量、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效益等。
社會滿意度指標(B44),是定性指標,難以定量,需要通過問卷調查、新聞等媒體報道等方式來進行判斷,主要是對科研事業單位在履行社會責任、生態環保等各項責任的情況進行評價。
四、績效評價體系在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作用
通過該指標體系,可以對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全過程評價,及時掌握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狀況,調整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使用效率,規范管理??蒲惺聵I單位在目前“重預算、輕管理”狀態下,固定資產缺乏共享機制,統一調配機制仍未建立,相當一部分固定資產在課題終結后,儀器設備閑置。通過該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可以清楚地了解固定資產的閑置狀況,盡可能在科研院所內調劑使用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明晰固定資產保障情況與結構情況,摸清家底,明晰固定資產存量。該指標體系包括固定資產運行及管理效果的評價,通過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能夠很好地反映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實際運行效果,對單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并可以建立部分符合性標準,使得本身難以評價的方面有了標準。
五、結束語
本文雖然對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評價體系進行了設計,但是未考慮對定性指標賦值,以及各項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所占的權重,因此需要在進一步研究過程當中,考慮定性指標的賦值以及相關指標所占的權重,并運用一定的數學方法進行分析與評價。X
參考文獻:
[1]劉蓓蓓.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經濟師,2009,(01).
[2]徐瑩,徐音.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問題研究[J].經濟師,2014,(09).
[3]張榮新.芻議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J].商業會計,2013,(22).
[4]張敏.作業管理在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業會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