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宇+陳剛+艾尼瓦爾·尼牙孜
摘 要: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社會文化生活的濃縮點,是研究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古老而年輕。近年來,在現代文化熱潮的沖擊之下,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面臨著學校教育空間失意,民族傳統體育主體價值功能的遺失等問題。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為更好地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以下路徑和方式: (1)重視校園少數傳統體育文化建設,弘揚優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2)創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社團;(3)加強少數民族體育課程建設;(4)借助少數民族傳統節日開展傳統體育活動,豐富學生傳統體育文化知識。
關鍵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新疆高職 傳承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6—0078—04
1 研究目的
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社會文化生活的濃縮點,是研究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化石。近年來,在現代文化熱潮的沖擊之下,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面臨著民族傳統體育理論構建與現代化元素的斷層,民族傳統體育的學校教育空間失意,民族傳統體育主體價值功能的遺失等問題。本課題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院校中的傳承為主要研究內容,分析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在新疆高職院校中的發展現狀,探討高職院校體育與少數民族體育的結合模式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方式和途徑。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訪談法,數理分析法等方法進行研究。查閱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高校教學相關的文獻50余篇,書籍5部。設計了訪談提綱,對各高職院校8位體育教師和80名學生進行有關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方面的訪談。同時,還設計了學生調查問卷,對烏昌地區的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新疆職業大學、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工程學院、新疆教育學院、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8所院校各發放100份,共800份。回收問卷800份,有效問卷780份,有效率97.5%。最后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影像、錄音、圖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結果與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了解度及了解渠道
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了解達到94%,他們都掌握了2項以上的運動技術,而漢族和回族學生有40%的學生沒聽過這些項目。以上數據說明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都有一定的了解,這與大部分學生生活在新疆,從小耳濡目染少數民族各項節慶盛會有一定的關系。
學生均能準確地區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現代體育項目,搏克、麥西來甫健身操、射箭、騎馬、達瓦孜、押加、斗狗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被學生所熟知,所占比例均在75%以上。
在了解渠道方面,電視廣播(所占比例均超過40%)在宣傳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方面起著主導作用,這與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帶給人們物質上的富裕有很大的關系。其次,網絡作為新興媒體(所占比例超過22%),因其方便快捷的傳播信息的方式,受到大學生的青睞(見圖1)。朋友介紹雖然比例占到19%左右,但人與人之間的口頭交流對運動的傳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學生參加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情況
各高校均不同程度開展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形式主要以選修課,社團活動、班級活動等為主,占到70%以上,場地主要以利用現有的體育活動場所。參加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學生不足40%,部分學生因其長期受網絡游戲、現代體育項目的影響,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不了解,因此,能親自參與到活動當中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參加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學生,67%以上的每周參加活動的頻率在3天以下,超過69%的學生每次活動的時間在半小時至2小時以內。
76.9%的少數民族學生愿意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參加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學生有57.1%的每周參加1-2天的活動,活動時間也在1小時左右。其中哈薩克族的學生所占比例高達100%。其中有28.6%的每周參加6-7天的活動,這與個人的興趣愛好有著重要的聯系。維吾爾族學生中有16.9%的參加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時間在2小時左右,這些學生活動時基本上是與同學同時完成的,這反映了活動的參與需要外在動機的激勵。
3.3 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了解度及相互間的交流程度
各族學生均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學生由于從小耳濡目染,91.7%的學生能較為詳細地說出各項目的起源和發展現狀。漢族和回族學生由于受到漢文化影響較多,43%以上的學生并不了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在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知曉度方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產生的歷史背景、現代化發展現狀、體育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體育服飾、設備等都被學生認同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容(見圖3)。
在相互交流方面,哈薩克族學生間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了一定的交流,其次是維吾爾族學生(94.1%)。雖然有57%的漢族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只局限于廣播電視上報道的基本內容,也很少有同學對此內容進行交流。
3.4 學生對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看法
超過75%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其中,69.2%的哈薩克族學生認為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十分必要,并認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正瀕臨失傳,同時(見圖4),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歸因上,“有助于現代體育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調整”和“有助于現代體育文化的發展”這兩個因素所占比例高達60%以上。可見,學生在傳承文化方面,更側重于用發展來促進傳承。

3.5 影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主要因素
3.5.1領導和制度管理
目前新疆高職院校,大部分學校領導關注現代體育項目,根據現代奧運會、全運會的項目設置來培養體育人才。在高校運動會中,少數傳統體育項目只在開幕式上展示,在正式比賽項目中并沒有,而且從人力、物力上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投入也比較少。良好的規章制度是學校各項事務有效運行的主要保障。目前各高校都在積極響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校園”,但在制度建設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高校關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政策管理、師資配備和培訓管理、場地管理方面都不完善,這影響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正常傳播和普及。
3.5.2課程設置
學校課程的開設是推動體育項目發展的主要形式。也是學生了解某項運動的主要方式,對該項運動的普及和推廣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新疆高職的體育課程設置中,仍主要以現代奧林匹克體育項目為主,其次還包括武術、麥西來甫健身操、健身氣功等項目。這些項目都有教材、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案等完整的教學材料。在公共體育課中,主要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以提高學生興趣為主,培養學生掌握1-2項終身體育鍛煉項目。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只有麥西來甫健身操被部分學校作為體育選修課開設。目前的情況嚴重制約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的發展。因此,各高校應組織相關專業老師根據學校的自身情況來具體開設某個項目,促進該項目的普及和推廣。
3.5.3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人文建設的重點,人文建設要從知識素養方面完善專業知識技能的應用。人文素養則是決定學生步入社會生存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目前,“民族團結一家親”成為新疆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教師與少數民族學生交朋友,漢族學生與少數民族生學交朋友,不同民族學生之間也互相交朋友。這種交朋友形式活動的大力開展,對師生間增強互信,促進感情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打通了思想通道,更有利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借助此項政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力宣傳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有利于學生了解我國民族文化,在促進我國民族團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開展現狀堪憂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院校中主要以知識講座、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欄展示等形式存在。大部分學生包括少數民族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理解只局限于鍛煉價值、娛樂價值等方面,接受這方面的文化也主要通過網絡宣傳及新聞報道。
在校園生活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主要以“肉孜節”“諾魯孜節”等節慶活動的形式存在。其中,受到現代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影響,部分男生甚至不屑于參加彰顯男兒本色的摔跤(維語“且里西”,蒙語“搏克”)運動,只有少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敢于并樂于與各族學生一起分享本民族的體育運動和體育文化。部分漢族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從未聽過,而對于文化的了解更只存在于他人腦海中。由此可見,少數民族文化認同感及文化自信在大學生群體中比較弱勢,需要增加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4.1.2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在高校有一定的影響,但局限于少數民族學生中
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現代體育項目在學校體育教學中仍處于主導地位。大多數學生熟知這些項目的基本運動技術和裁判規則。課余時間,學生們將其作為鍛煉身體的主要方式,并成立單項體育社團,以此來達到鍛煉身體,提高運動技術并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麥西來甫健身操、搏克、毽球等項目只作為部分學生鍛煉身體的手段,且主要出現在運動會開幕式表演、少數民族節慶活動中,主要以活躍節日氣氛為目的。70%的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從小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可以熟練地展示本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但主要以娛樂健身為主,對項目未來的更好發展并未有明確的想法。
4.1.3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方式和途徑比較單一
在新疆高職院校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沒有系統化、可持續化。各高職院校中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進行研究的人員較少,且主要研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高校的普及和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方式主要是“社團文化節”“迎新生晚會”。
4.2 建議
4.2.1重視校園少數傳統體育文化建設,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體育文化
新疆高職院校是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的載體,給不同民族學生的交往提供別樣的平臺,促進不同民族學生間的交流和團結。新疆高職院校依托本區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構建,既是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弘揚傳承, 還可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有利于校園文化實現自身的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同時也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思路。
4.2.2創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社團
高校體育社團是在高校學生生活中,主要負責體育項目的宣傳、推廣傳播、組織競賽、聯絡社會相關的體育活動。新疆高校要鼓勵學生創辦傳統體育社團,從政策、指導老師、場地設施及經費投入等方面支持社團宣傳、傳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和技能、組織競賽,使更多的學生了解多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廣泛吸納傳統體育愛好者。通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對傳統體育健身、娛心、傳承民族人文文化功能的了解,進而在閑暇時間通過傳統體育進行健身,豐富校園文化,促進傳統體育在校園文化中的傳承。
4.2.3加強少數民族體育課程建設
大學體育課是學校體育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它擔負著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普及體育知識、提高體育技能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的任務。大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教育會讓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校園文化中順利地開花結果。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易掌握,應選擇具有實踐意義、教育價值的素材為教學內容,編寫體育教材、教學大綱、教案等規范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做積淀。通過增加傳統體育教學內容,廣泛傳播傳統體育文化。
新疆高職體育教師也要自主研究傳統體育理論、學習傳統體育技能,加強科研能力,為傳統體育在高校的發展做出貢獻。
4.2.4借助少數民族傳統節日開展傳統體育活動,豐富學生傳統體育文化知識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是各族人們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如 “古爾邦節” “肉孜節”“西遷節”“那達慕”“諾吾魯孜節”等,在這些節日中都離不開各類民族傳統體育表演及競技術活動,新疆高職院校要借助本區域的一些民族的傳統節日機會開展相關的傳統體育活動,介紹其相關知識,給廣大學生提供了解民族歷史、民風民俗以及傳統體育文化的平臺,促進學生從事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激情,創辦特色校園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和競爭力,使學生在閑暇時間用傳統體育進行健身、愉心,也能更好地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保護與傳承。
參考文獻:
[1]盧元鎮.中國體育文化縱橫談[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2]武 杰.新疆少數民族體育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3]彭立群.新疆游牧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4]彭立群.維吾爾族傳統體育文化縱橫[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
[5]方 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多樣性保護的人類學解讀[J].體育文化導刊,2016(5).
[6]屈植斌,顧曉艷.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運行機制的系統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4):45-51.
[7]郭風蘭, 閆 曉, 龐 輝, 王 輝.民族傳統節慶體育與現代節慶體育的關聯性研究:以新疆自治區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5):402-405.
On the Ways and Means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Xinjia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o Zhaoyu Chen Gang Ainiwaer·Niyazi(Xinjiang Vo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Urumqi Xinjiang 830054,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Xinjiang as a concentrated poi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they a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living fossil, old and young.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upsurge of modern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Xinjiang are facing the frustr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space and the loss of the value fun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Research on this topic is don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better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culture,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culture, the following way should be taken: (1)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ampus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culture; (2) foundering th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associations; (3) strengthening minority sport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4) with the help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to carry out traditional sports activities, enrich the students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Keywords: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Xinjia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heri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