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健霞
【摘 要】許多學生剛進入初中,帶著對初中生活的美好憧憬,對各科都有濃厚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所學知識的逐步加深,興趣也被一點點的消耗殆盡。教師采用何種手段使學生持續保持這種濃厚興趣,長期以來都是一項艱巨任務。
【關鍵詞】教學特點 趣味性 指導方法 第二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37
學習是教師與學生共同作用的一個過程,況且數學還是一門枯燥無味,高難度,對學生各方面都有嚴格要求的一門課程,都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那么良好的學習方法與技巧,便是學生數學進步的直通車。因為好的方法可以使學生事半功倍。
一、了解各階段教學特點
升入初中,學生從心理與生理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明顯且顯著的變化,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需要進行改變。但這里的教學方法改變不僅僅是指課堂嚴肅,而是指在課堂安排上,既要符合作為初中生該有的嚴謹,還需要一定的風趣幽默,教材新穎合理的安排,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好奇心。
那么,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特點,初中一年級的知識相對還是比較簡單而且與小學知識具有極大的聯系,畢竟是一個過渡作用。都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在初中一年級,便在學生心里留下深刻印象使他們熱愛數學。例如在第一章學習有理數中正負數時,可以采用學生生活中的常識,便是在乘坐電梯的時候,學生肯定接觸過負一樓或負其他樓層等,以此引入負數的同時,可以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強化知識,同時在學習數軸的時候,可以利用小學學習方位時的坐標引入,這樣既可以強化之前學習過的知識,又可以在之前的基礎上構建新的模型。讓學生意識到,原來我們學習的知識在生活中是可以運用的,而且與我們曾經學習的知識是環環相扣的,這樣便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培養他們總結知識的能力。
二、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初中階段數學比較貼切生活,因此,教師要努力發現每個知識點的特性將其融入學生已有的經驗中,使其具體形象化,幫助學生克服數學學習困難與抽象的心理。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奧秘,體驗數學的魅力并逐漸開始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課堂前的巧妙引入是不錯的方法,在學習新知識前教師首先要注重對前一堂內容的粗略引入加深學生對以學知識的記憶;其次,是對本章新知識的巧妙引入,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與欲望。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相似知識的時候,可以采用之前所學三角形全等知識的引入,隨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再分組討論學生自己動手探索出的全等的條件。這樣通過合理的課堂設計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程中,投入到學習中。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語言組織應精煉,語氣變化應適當等等應努力做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成效。
三、重視指導方法
(一)培養預習習慣
學習顧名思義便是從別人已有的地方學,故少不了提前預習,預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前了解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方法,還要教會學生課外學習的方法。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與表示”時,老師可以提出適當的問題,幫助學生課前預習,如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用直尺、卷尺、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在我們學習角度這一章節是否也會有專門測量角度的工具呢?如果沒有那我們可以采用怎樣的方式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度可以采用那些方式來表示呢?等問題可以讓學生分組預習,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預習。在上課期間直接抽同學或者自主讓學生回答問題,或其他獎勵方式進行鼓勵學生,產生愉悅的心情,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養成預習的習慣。
(二)培養討論的習慣
討論是學生與教師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直接進行思想觸碰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提出采用多種方法求解一題的問題,和讓同學們對學完一節知識進行總結,啟迪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而引發他們濃烈的興趣。此刻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自行分組討論、老師固定方式分以此組促使學生合作交流,從而在最短的時間中獲得最終想要的全部答案。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深刻體會討論與團隊合作的重要,又可以促使學生友誼的萌發。
(三)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是指有目的、有計劃進行的活動。是人類認識新事物、了解新知識的重要方式,觀察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生智力水平的發展。初中生是智力水平發展的又一高峰期,因此,教師要格外重視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和采用的方法與技巧。在整過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合作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重要的是創造合適的環境或氛圍促使學生去觀察,而不是將觀察的結果直接暴露在學生面前。
(四)培養小結習慣
數學是一門有關思維邏輯的學科,因此考題幾乎沒有原題,題面廣但由于數學是考驗學生的應變能力與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萬變不離其宗。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與學習方法各有差異。所以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引導他們根據個人的學習習慣與特點,去總結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跟隨老師的步伐或者是隨著別人口中的最好。
四、開辟第二課堂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的開始階段自尊心強、對外界新奇事物充滿好奇等心理活動。此時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心理特點開辦一些既可以促進學習進步和拓展他們的知識視野,又可以促進身體發展與健康的課余活動。如開展數學競賽小組、用數學式子猜燈謎等各具特色的游戲。使每個學生都學到有趣的數學,同時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會獲得不同的成長。努力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展他們的才能,既是沒有在數學方面得到發展,但在他們熱愛的方面得到發展也是一樣的。
五、結束語
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教師存在的重要意義便是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意義、價值與興趣。即使這個學生學習成績再好,他各方面多優秀,若他不知道自身的價值與意義,他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的尸體。同理如果一個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沒有了解學習的奧秘與魅力,那他也只是為學習而學習,而這種學習也是最無效的學習。因此,我們教師存在的意義便是,努力將每個學生所學過的知識點與其生活經驗相結合,采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舊知識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幫助學生克服對數學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