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王億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愈加重視經貿專業人才的培養。只有實現經貿專業產教融合,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通過分析經貿專業人才培養現狀,提出了健全制度,抓好落實;把握政策導向,推進校企合作;經貿專業體現地方特色為區域經濟服務等豐富對策,以期促進經貿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更深入、持久的開展,能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關鍵詞:經貿專業;產教融合;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7)06-0136-02
經貿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經貿專業教育走產教融合發展模式非常有必要,它不僅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辦學水平,更是行業企業發展的需要、社會經濟發展由向人口要紅利、向人才要紅利轉變的需要,以及學生提升自我價值的需要。要實現經貿專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發展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健全制度抓好落實
(一)完善規章制度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各經貿類專業在“產教融合”的各項可行性舉措上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是這些制度不能一成不變,特別是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訂單培養、雙證書制度、校企雙方實習基地的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實踐、校企雙方人員管理技術人員的交流、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制度要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及時修訂完善,使制度建設跟上形式發展的需要,只有首先做實規章制度這些虛功,我們的工作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二)進一步抓好落實
成績的取得也不能單靠這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關鍵是抓好制度所規定的各項舉措的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實施產教融合的大好藍圖有了,關鍵是要把這美好的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這樣學校就能利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機遇期,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辦出自己的特色,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大潮的弄潮兒。
二、把握政策導向推進校企合作
(一)提高產教融合認識
經貿專業教育是教育與產業的結合,具有明顯的跨界性,務必要以產教融合的方式去實現。國內外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校企合作、行業與學校合作等方式,是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
中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升級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全面提升勞動者的職業素質,增強就業創業能力,把人口壓力轉化為人才紅利是政府的工作目標。要發展經濟、促進民生、促進就業,就應該抓職教,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
(二)出臺鼓勵政策
建議制定經貿專業教育中校企合作辦學的管理辦法,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議地方政府對經貿專業教育中校企合作發展設立專項資金。對經貿專業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規定其內涵、原則、合作內容、校企雙方共贏的實現途徑等。建立校企合作獎勵制度,對校企合作中呈現顯著效果的企業給予獎勵,并在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建立校企合作稅收優惠制度,對接收高職學生實習的校中廠、廠中校、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企業等在稅收政策上給予一定優惠。建立政府補貼制度,為接收經貿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企業發生的耗材提供補貼。建立校企合作考評制度,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將企業的校企合作情況作為考核和評價企業及其負責人業績的重要指標。建立保障機制,促進校企合作有效開展。
(三)發揮引導職能
政府相關部門應根據地區經濟或產業發展的情況,及時公布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趨勢,為當地經貿專業的專業設置提供參考,進而引導經貿專業服務當地經濟。
地方政府要引導經貿專業設置,對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緊缺的相關專業,通過財政資助等方式加強院校重點專業的建設,引導經貿專業在專業設置方面更多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好務。
(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設
建議政府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建立校企合作信息發布平臺,行業協會、學校和企業可以借助平臺,發布院校和企業的相關合作意愿和合作信息,并定期發布各行業、各崗位的人才就業狀況、人才供給、需求信息以及需求預測報告。這有利于企業選擇合適的合作院校,密切經貿專業與產業的工作聯系。有利于學校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市場的需求。有利于學生了解行業及企業的基本情況,使其能夠在選擇實習企業時做出理性的判斷。
(五)引導企業深度參與教育教學
通過職教集團、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等形式,引導企業參與經貿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支持專業建設、教師培養和學生實習實訓。鼓勵企業將工廠開到學校,在學校設立技術研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進一步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水平。
(六)引導行業組織積極參與產教融合
行業組織在產教融合方面起到宏觀指導作用,加強引導行業協會等積極參與到產教融合中去。把產教融合列為行業協會等組織的一項日常工作內容,建立產教融合深度合作機制。
三、經貿專業體現地方特色為區域經濟服務
(一)優化專業結構,適應區域經濟發展
經貿專業應為服務區域經濟而提供教育。經貿專業的主要任務是為產業培養優質、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經貿專業應當積極主動地預測專業人才的需求,使專業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規劃一脈相承。
(二)主動出擊尋求發展
學校應主動出擊,一是走出去。到政府部門了解本區域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到行業、企業中去,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主動適應企業需求,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強對企業支持的力度。建立專任教師定期到企業實習實踐制度,提高學校“雙師”素質水平。二是請進來。請企業合作組建特色學院,共建特色專業。邀請知名行業、企業參加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邀請企業技師到學院擔任外聘教師。三是參與融合。邀請企業參與組建教育集團,校企組成利益共同體,穩定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三)建立跟蹤回訪制度
學院應建立和完善畢業生定期跟蹤制度和用人單位定期回訪制度。圍繞人才培養這個核心,定期跟蹤校企合作培養的畢業生的工作表現,對校企合作單位定期進行回訪,總結合作有益經驗,充實和完善合作內容,提高產教融合水平。跟蹤回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學校專業的設置提供方向,為學校專業課程的安排提供依據,使經貿專業人才培養水平得以提高。
(四)豐富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可引入先進產業文化來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是先進產業文化的核心,經貿專業可借鑒企業的管理制度、文化活動,提升學生的“四個意識”。通過合作企業到校開展企業文化宣講活動,可以讓學生在了解企業文化的同時進一步了解企業機制,學生的企業文化認識與文化理念滲入校園文化中,兩者互相影響,形成良性遷移,促進學生成長,為服務企業、服務社會做好鋪墊。
四、發揮行業組織優勢
(一)發揮行業組織優勢
行業組織發揮其熟悉行業發展現狀和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的優勢,主動吸納學校教師參與行業組織,參加組織業務活動,構建行業和學校信息渠道、信息共享的立交橋。大力推進與行業相關院校的行校合作,讓更多行業組織都能參與到行校合作中來。
(二)發揮行業組織專業指導作用
行業及行業組織應發揮專業指導作用,建立行業組織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行業及行業組織積極參與行業所屬重點專業的建設工作,進一步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行業組織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的建立,要求行業組織做好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工作。
(三)發揮行業組織牽頭作用
行業組織應發揮牽頭作用。中國中小企業眾多,每個企業一次性錄用職工不多,單個企業達不到單獨開設訂單班的條件,行業可以牽頭聯合眾多有需求的中小企業組建行業聯合訂單班等。
(四)發揮行業組織檢查功能
行業組織應承擔行業職業資格標準的制定及考核工作。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是產教融合的重要內容。行業組織牽頭制定職業準入資格和職業水平資格的評估標準,在行業內組織實施,并定期開展檢查工作。
五、企業創新校企合作發展模式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
中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升級的關鍵時期,人口紅利時期已經過去,只有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才能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升級提供人才紅利。企業應正確認識職業教育是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二)履行相關法律及規定
企業應真正落實用人單位招錄職工有關準入制度,切實履行《職業教育法》規定的“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和專業教師的企業實踐”的法律義務。
(三)創新校企合作發展模式
企業要積極創新校企合作發展模式,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改革,實行“招生即招工”“教師即師傅”“教室即車間”,以打消企業用人的后顧之憂。企業要依托行業優勢,積極參與深度的校企合作,創新合作模式。
六、結語
產教深度融合是經貿專業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作為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及實踐是一項長期工程,深入探討研究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經貿專業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提升辦學能力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霍麗娟.產學合作教育中高職院校與企業的關系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社,2010.
[2] 楊 瑜.當前國內外校企合作研究現狀綜述[J].科技研究,2014(14):339.
[3] 李 曉.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制度性障礙分析[J].職教論壇,2010(31):23-25.
[4] 周常青,吳祝平.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J].中國高校科技,2014(8):40-42.
[責任編輯:王 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