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澤春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學,江蘇 蘇州 215144)
理論與方法探索
初中耐久跑教學策略分析
繆澤春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學,江蘇 蘇州 215144)
本文通過對當前學生耐力素質和耐久跑教學現狀的分析,從提高學生耐久跑的認識、個性化的耐久跑及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品質3方面分析教學策略,并就耐久跑教學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初中耐久跑教學提供幫助。關鍵詞:初中體育;耐久跑;現狀;個性化;意志品質
在當前體育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尤其是在耐久跑的教學中體現的最為明顯,耐久跑項目成了學生最為被動和最不愿學習的體育教學內容。在進行耐久跑教學時,就會出現一部分學生請假、裝病的現象,其余的學生則在教師的命令和呵斥下,慢悠悠的進行規定距離的跑動,很多學生不能高質量的完成跑動距離,還有部分學生堅持不下來。在學校的運動會中,長距離項目一直出現空缺,無人敢報,擔心自己跑不下來,而在學校的田徑訓練隊中,能夠進行長距離訓練的學生也是寥寥無幾。那么該如何提高學生的練習的主動性,體會耐久跑技術,激發學生對跑的興趣呢?
當前各地紛紛出臺體育中考測試項目,其中男生的1 000m、女生800m成為必考項目。在體育中考過程中,部分學生由于特異體質申請免試,還有部分學生在測試中身體不適,被救護車送往醫院緊急救護,大部分學生在測試完800m、1 000m后出現兩腿發軟,走不動、躺在地上的現象,需要同伴的攙扶才能走動。還有部分學生在跑動中不能堅持,出現跑不下來的情況。在成績方面,根據往年測試成績,男生1 000m成績為5:25的占30%,女生800m 成績為5:00的占16%。學生的耐力跑的現狀反映出學生的體質越來越令人擔憂,應該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家長、社會、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關注。
耐久跑既是一項身體鍛煉價值很高的運動,又是增強學生耐力素質的典型練習。耐久跑練習單調,枯燥無味,且持續時間長,強度大,十分艱苦。現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嬌寵、懶惰、個性強,個人主義觀念相對濃厚,逆反等心理特點造成課堂練習難度加大。傳統的體育教學采用統一教學組織形式,耐力跑練習男女分成2大組,男女生各一組自由跑,或4~6人1組,2人并排跑節奏,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初始能力不一樣,再加上一開始個別同學好勝心切,控制不住速度,大家都跟著跑,沒有把平均速度和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放在心上,打亂了跑的節奏,用400m的速度在跑800m、1 000m,他能跑下來嗎?沒有跑全程的概念。在耐久跑的教學中,繞圈跑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和意志品質的鍛煉非常有效,但是大部分學生對跑圈都表示枯燥與乏味,對傳統的跑圈教學形式學生認為沒有新意,而且在跑動過程中感覺很累。學生沒有興趣,只是在教師的威嚴下強迫自己參與其中,學生有苦難言,教師無能為力,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是什么緣由讓這么多的學生跑不下來?是他們不想跑下來?難道都是怕苦怕累嗎?通過調查發現,他們都想跑下來,但是難受堅持不住了。我們要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造,更新教學方法。
3.1 利用榜樣激勵提高學生認識
在耐久跑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提高學生的耐久跑認識,通過各種激勵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克服學生對中長距離跑動的恐懼心理。例如,利用榜樣激勵,教師提問:“在寒冷的早晨,為什么公園里有那么多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在長跑,是否有人在強迫他們跑啊?有時間和爺爺奶奶比一比,能不能跑過爺爺和奶奶”。每個同學應認真思考,分享自己的認識和感想。教師可根據情況給以積極正確的引導,使他們能真正認識到長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怕苦怕累。中長距離的跑是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對心肺耐力要求高,在練習時,要設身處地的體會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初始能力分析,共同商討學習目標,學生給自己定一個最基本的學習目標,使每一個學生輕松愉快的實現自己的目標。采用靈活的、實效的、個性化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關注個性差異。
3.2 多進行一些個性化的耐力跑
傳統的耐久跑教學往往會進行規定距離的跑圈,這種形式的教學學生感到單調和厭倦,如果不對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革的話,學生就會對耐久跑甚至體育教學產生恐懼心理。在體育教學和課余體育活動中,有很多特別喜歡打籃球和踢足球的學生,充分利用體育課和課余時間參與其中,在體育課中練習耐久跑,他們又往往是落后的那幾個,但在體育中考1 000m的測試中成績突出,有好幾個還得了滿分。所以在耐久跑的教學中,應該精心設計教法,創新教學內容,提高練習興趣。教學中,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體驗運動的快樂,提高相互協作意識和能力。有些學生選擇籃球比賽,有些學生選擇連續5min的運球三步上籃,女生可以選擇連續跳繩3min、玩游戲,有些同學選擇5min追逐跑,有些學生選擇足球比賽、5min帶球突破射門等,他們用不同的運動方式來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用其余項目替代耐久跑是學生感到新穎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達到相應的運動量,而且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和心肺功能。
3.3 積極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在耐久跑的教學和測試中,出現了部分學生跑不下來的現象,是什么緣由讓這么多的學生跑不下來?是他們不想跑下來?難道都是怕苦怕累嗎?通過調查他們都想跑下來,但就是由于身體出現反應,難受堅持不住了,這就和學生意志品質不強有很大關系。所以要充分利用耐久跑來發展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例如,在耐久跑教學中,在進行完準備活動后,先要求學生自定2min的慢速節奏跑,在跑的過程中體會技術動作、呼吸方法、呼吸節奏和慢跑節奏;然后分組進行小組的5min的協同跑,在跑動中相互鼓勵,要求小組全員到達方為完成,用團隊的力量激勵學生完成練習,跑動結束相互交流跑動的體會。教師提問:影響堅持跑下來的因素是什么?學生可能回答:速度的控制、耐力水平、同學的鼓勵、堅強的意志品質和信心等。來培養學生增強相互鼓勵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頑強的意志品質,提高對耐力跑的信心。教師應設身處地的體會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創新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學會學習方法,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態度,激發運動熱情,體驗運動的成功和樂趣,實現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統一,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體現體育育人的目的。以“耐力跑”為載體,使學生不但掌握耐力跑的途中跑技術,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堅強的毅力和信心等;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如學生的相互鼓勵和合作等。
4.1 創新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
在耐久跑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創新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與學生多溝通,啟發引導學生在平時跑早操中認真體會,要堅持用前腳掌跑的習慣,跑動行進中要求學生運用正確的跑動姿勢和要領,根據不同學生的體質,合理采用2步1呼、2步1吸或者3步1呼、3步1吸的呼吸方法,在跑動中注意跑動節奏,在“極點”到來時,積極利用擺臂、加強呼吸、調整速度來克服“極點”。
4.2 創設操作情境,豐富教學手段
在耐久跑的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體質較差、不能完成練習任務,特別是部分女生由于存在害羞的心理,耐力素質不高,想放棄體育鍛煉。針對這種情況,豐富教學手段與活動環境,可以減少練習厭煩情緒,積極創設操作情境,來提高學生耐久跑的練習積極性。
4.3 目標循環漸進,尊重學生差異
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耐久跑的教學中,教學目標設計要循環漸進,尊重學生個性差異,體現學習的獨特性。根據學生不同性格類型設計教學法,不設上下限,力爭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在教學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會等待,我們要對學生少一點苛責,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失望,多一點信心;少一點冷漠,多一點親切。
耐久跑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不會積極主動的去從事這項體育鍛煉,學生對耐久跑的主觀能動性幾乎沒有,所以在耐久跑的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要學會用新課程理念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畢竟耐久跑是一項長期堅持又枯燥的運動。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來調動學生耐久跑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耐久跑的熱情,讓學生學會跑步,享受耐久跑的樂趣,體驗耐久跑的成功是一線體育教師所追求的。
[1]柯錫林.體育游戲教學法對提高中學生耐久跑興趣的研究[J].體育師友,2011(6).
[2]周正廣.“目標教學法”在耐久跑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文理導航,2013(8).
G807.3
A
1674-151X(2017)01-11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62
投稿日期:2016-11-26
繆澤春(1991—),中學二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