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仙美
摘 要 激發小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首先闡述了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重要意義,然后提出了激發文本閱讀的措施,閱讀應從興趣著手,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自主閱讀,從而才能提高語文成績。因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閱讀興趣進行探討。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文本閱讀 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1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重要意義
1.1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若是教師無法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僅重視教師的教學行為,忽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感受,是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的,也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獲得語文知識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1.2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的能力,為小學生后續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只要小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就會自覺主動的進行閱讀,在長期的閱讀中逐漸發現閱讀的樂趣,總結閱讀的技巧,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終生閱讀觀念。
1.3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語文教師都知道學生的理解能力取決于學生的閱讀量,但是,許多語文教師有這樣的困惑,在語文教學中,自己已經督促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為何學生的理解能力沒有明顯提高,這是由于學生的閱讀是被動被迫的,在閱讀過程中,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閱讀,缺少動腦思考的環節,只有小學生喜歡閱讀,自主閱讀才能在閱讀中進行深入的思考,逐漸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文章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理解能力,要注意的是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小學生堅持不懈的進行閱讀,語文教師切忌急功近利。
2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幾個有效策略
2.1設置懸念,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設置懸念的方式,引起學生探索的欲望,激發學生文本閱讀的欲望。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名人的杰作,并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曾經看過誰的杰作?”教師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杰作這個詞的意思的同時,引出大自然的杰作黃果樹瀑布,讓學生從感性上初步認識黃果樹瀑布。學生對黃果樹瀑布是不了解的,教師要注重利用多媒體播放與黃果樹瀑布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們直觀感受到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象。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問并設置懸念:“作者認為黃果樹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如果真的來到了黃果樹瀑布風景區,身臨其境看到瀑布的雄姿,你們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懸念,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激發學生深入探索課文內容的興趣。
2.2挖掘并向學生展示文本的魅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文本閱讀的興趣,教師要注重挖掘閱讀文本中的魅力,并在課堂教學時有效向學生們展示出來。通過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的脈絡,快速有效實現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如,《珍珠鳥》中,有一個詞藤蔓中的蔓,讀法是在1985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上統一了的讀法原文:蔓(一)m€鄋(文)延不支(二)w€鄋(語)應讀為w€鄋注重從文章的精彩語句處挖掘文本的魅力。使學生體會到段落中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文本閱讀的欲望。
2.3利用朗讀激發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
語文教材中選入的文章大都是非常優美的,教學時教師要注重進行示范朗讀,利用繪聲繪色、抑揚頓挫、情深意切的示范朗讀,將文章中作者的感情有效地傳遞給學生,促使學生更加投入閱讀文本中的內容。在教師進行示范朗讀時,學生會不自覺地跟讀,模仿教師朗讀時的節奏和技巧,提高閱讀能力。除了示范朗讀外,教師還要注重開展學生之間的朗讀比賽。以《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學習為例,教學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兒童詩中的內容。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詩歌中的內容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優美的音樂,在優美的音樂背景下開展學生的朗讀比賽,利用朗讀比賽激發學生文本閱讀的興趣。
3構建生動的閱讀引導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加強備課的準備工作,構建生動的閱讀引導情景,選擇高效的導入方式,設計好極具趣味性的切入點,幫助學生能夠更加迅速地進入閱讀情境。針對兒童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點,可采取極具童趣的導語,應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動作來增加趣味性,同時結合針對性的問題式導入模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長城和運河》一文中,首先可以通過有效語言構建情境,激發學生的同理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心理狀態下提升文本閱讀的興趣,同時也增加了在文本閱讀過程中找到問題答案的熱情,從而在潛移默化之間形成閱讀的習慣,提升語文學習的素養。
提升想象能力,感受到文字及閱讀之美。首先文本閱讀具備極強的語言美、音律美以及遣詞造句之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和培養文本朗讀的習慣,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到文字閱讀的內在美感。以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安排角色扮演朗讀、戲劇排練朗讀以及演講式朗讀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融入感情,更為深入地感受文本閱讀的朗讀魅力。在教學中,要帶領學生與文本展開心靈對話,撥動學生的心弦,善于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更好地感悟文本的魅力。
4結語
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設置懸念,深入挖掘并向學生展示文本的魅力,利用朗讀激發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強化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謝文英.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5(19).
[2] 楊永容.新課標下培養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