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 要 小說《在細雨中呼喊》是余華對當時社會混亂的秩序的真實反映,流露出了對人們精神狀態頹廢的不安,表現了余華對當時的社會現狀的焦慮和不滿,以及對兒童成長環境的思考。
關鍵詞 在細雨中呼喊 成長 關愛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在細雨中呼喊》是余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回憶敘事的方式,以中國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農村現狀為背景,以小說的主人公“我”(孫光林)為線索,通過描寫“我”從童年開始到長大成人的成長經歷和不幸遭遇,講述了包括“我”在內的幾個少年在不和諧的家庭中成長的經歷,突顯了他們在畸形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中成長的孤獨和絕望。小說反映了當時時代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兒童,不同程度的存在或是性格上的缺陷,或是心靈上的扭曲,或是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這些現象不能不引發我們對社會、對生命以及對兒童成長的思考。
1于細微處見時代背景對人性的影響
時勢造英雄,一個時代對一個人影響是巨大的,好的時代環境能造就一代優秀的人,相反社會風氣不正的時代對人的性格、行為能產生極壞的影響。小說中寡婦的床上每天晚上都會有男人光顧,不僅僅只是孫廣才和孫光平,通過這個現象可以看出,在當時的農村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人們在閑暇之余沒有其他的精神追求。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國,社會動蕩不安,在有些問題的追求上過于偏激,發生了很多不合常理的事情,人們生活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思想被麻痹,行為被誤導,對是非善惡分辨不清。在那種男尊女卑的年代里是理所當然的,男人在家里擁有絕對的威信和權力,正是在這種錯誤地思想觀念的影響下,才會出現孫廣才對家庭表現出的放縱的現象。在傳統的觀念中,女性在家里的地位很低,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母親在看到孫廣才的所作所為卻不敢有任何的指責和不滿,心里的怨恨和委屈只能憋在心里,到死之前才把心中憤怒和委屈發泄出來。女性不平等的地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由此帶來的影響不只是女性這一個群體,兒童在女性的影響下個性得不到發展,不利于健全的性格的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對一個人的成長有關鍵作用,在社會現象的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下,不自覺地會感染、接受、學習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和行為,特別是對是非對錯缺乏判斷力的兒童少年,所以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對生命、靈魂的呼喊
人是一切的根本,是作為最重要的東西而存在,所有的事物都是圍繞人來展開的。小說中的死亡變得麻木、自然了,對人的重視程度有時候還不如一個動物,孫光明的死對孫廣才來說只是家里少了一個人而已,甚至最后想利用孫光明的死來獲得一官半職,使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而難以掩飾激動的心情。在孫有元僅剩不多的日子里,內心期盼著他能早點死去,時不時地去看死了沒有,甚至抱怨怎么還沒死,最后發現死了之后如釋重負地笑著說終于死了。生命在他面前只是一個活著的東西,有時候連一個動物都不如。自己的妻子死的時候還在對門寡婦的家里,喪失的道德底線的孫廣才連自己老婆死了都沒有去看一眼,直到真正看到妻子的棺材如土了才意識到是真的死了,才看到了他還有人性的一面。壞事做盡的孫廣才晚年整日都在酒精的陪伴中度過,終于在酒醉后掉進糞池淹死了。不重視生命不珍惜生命對待生命的人最終也會失去生命。小說中寫的弟弟、蘇宇、父親、母親、祖父、王立強等人的死亡,有些人的死是那么輕易而毫無尊嚴,就像鴻毛飄過一樣。在以人為本的年代里,人的生命是得到充分的重視的,作者描寫小說中各種不珍惜、熱愛、善待生命的現象,借小說中對生命的蔑視,對生命的呼喊,喚起人們對生命的重視,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3真情和關愛是成長的土壤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愛的澆灌才能茁壯成長,人是情感動物,感情是行為的先驅,缺乏情感的人是一個心理發育不健全的人。真情和關愛讓兒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重要性,感受到家庭、社會的溫暖,這在成長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說中描寫“我”在家里被忽視冷漠,遭受無情的對待,孫廣才對待家人不管是長輩還是晚輩都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親情在他的字典中找不到,他眼里只有利益和欲望。還有蘇宇之死、國慶被拋棄,都是親情缺失的表現。父親孫廣才對“我”的影響直到他去世之后還存在著,他對“我”童年時的毆打造成的陰影一生都揮之不去。“我”的家庭中,不管是父母還是兄弟之間的親情都是那么淺,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對“我”像陌生人一樣漠不關心。相反蘇家兄弟兒童時代在南門玩耍嬉戲的那段描寫卻是親情的溫暖體現。通過兩個截然相反的對比,深切地感受到真情能溫暖人的心靈、凈化人的靈魂。童年時期在情感上是一片空白,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在這張白紙上畫上屬于每個人的個性。童年是性格、心理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更多的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關愛,這是他們成長的土壤。這個時代需要愛,這個社會需要愛,人與人之間需要愛。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奉獻的心、關愛的心對待身邊的人,每個人都懷著這樣一種態度來對待生活,這個社會就會充滿愛,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也會懷著這樣一種心態對待生活。
參考文獻
[1]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
[2] 徐小鳳.《在細雨中呼喊》的兒童視角的質疑[J].中國文學研究,2006(3) : 85.
[3] 王宏,劉媛媛. 解讀余華的兒童文學視角詩學[J].文學教育,2010(5)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