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壽靈
.創造性思維作為思維活動的一種,是一種腦力勞動,它的意義在于以新的角度和方式去探究新的問題和新的答案。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夠幫助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質的飛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不同于城市,由于其缺乏足夠的資金及師資支持,使得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難以提升。對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激發農村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創造性思維;激發
一、前言
在小學階段,就應該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會小學生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農村語文小學教師更應當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成才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努力。
二、在農村小學語文中培養思維能力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讓學生學會相關的語文知識的思維理解能力,需要從語文的角度去分析文章或問題,督促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對同一事件的不同邏輯思考能力。但是,在實際的農村小學教學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并且農村學生的學習基礎也并不理想,由于地域和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表達水平都偏低。在學習過程中也無法掌握正確且有效的思維能力和分析方法。所以,在農村語文教學中,學習顯得非常痛苦并且效果較差,這樣的事倍功半,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他們對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在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必須要利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對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有清楚的理解。
三、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激發的方式
1.教師要有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教學觀念
理論是實踐的切實指導,因此如果教師本身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理論,那么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很難繼續下去的。在農村,創造性思維可能還沒有變成實際的培養目標,這有待完善。教師和學校領導,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培養方案,應用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去,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甚至,要和學生家長達成一致,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要給學生新想法、新觀點以生存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總之,將培養創造性思維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形成正確的教學觀念,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第一步。
2.創造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作為語文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行之有效的課堂模式,在課堂中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緩解學生對課堂的壓抑情緒,使學生思維得到自由的擴散。在課堂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明確分析目標和解題任務,學生會圍繞著問題開始思考,此時學生的注意力便會更加集中,分析、解決問題的質量也會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在提供問題的同時,提供充足的時間供給學生思考,盡量讓學生獨立的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便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學生只有起疑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鍛煉創造性思維,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比如在學習《恐龍的滅絕》這篇文章時,文中介紹的一種說法是恐龍身上沒有皮毛來保暖,使他們難以度過嚴寒,走向滅絕。有的學生就會提出質疑:很多動物都沒有皮毛,可是卻沒有滅絕,這是為什么呢?教師對學生的質疑精神要給予肯定,然后讓學生們開展討論,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提出創新見解。再如,學習《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學生會問:主人公阮恒在抽血時表示不疼,那為什么要抽泣呢?抽血的疼痛感并不強烈,阮恒為什么會那么痛苦呢?學生有了這樣的質疑,教師就應鼓勵學生讀透課文,在研讀的過程中去創新,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4.學會從農村環境中挖掘教學材料
農村相對于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美麗的大自然。農村到處都是綠油油的田野和蔚藍的天空,小學生能夠真切地看到各種動物、植物,能夠在田野里奔跑、放風箏,能夠聞得到泥土的芳香。很多語文課文的材料,是關于人間的一草一木,人物的一顰一笑,利用大自然的天然環境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能夠使他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自然的奧妙,肆意地徜徉其中,進行學習和思考。在這樣一個輕松的環境下,小學生也更加容易信任老師,根據自己的想法如實反映,提出自己的問題,而一旦小學生開始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創造性思維就已經在醞釀當中了。
5.關注課外實踐引導
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應局限于課堂之上,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將課堂基礎內容與豐富的課外活動聯系起來,使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課外空間是十分廣闊的,在課外實踐中,學生的視野將更加開闊,思維也會更加活躍,且有了廣博的知識與經驗積淀,學生在開展創新活動時將會更加有的放矢。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思維性強的課外讀物,給出探索性的作文題目或讓學生完成實驗報告等。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這正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6.完善基礎教學設施
雖然如此,教學畢竟是一件需要投入很多的活動,必須一絲不茍。因此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購置一些基本的教學材料和設施,比如小學課文相關的圖畫,課外活動所需要的器材等等。這有這些材料都齊全了,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學生才能在更加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進步。現在,很多農村學校也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這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將課件制成動畫、圖片的形式,就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更能寓教于樂激發他們思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要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農村小學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專業素質,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策略;也需要學校和家長給予極度的配合和關注,學校要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和物質幫助,家長要為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配合;小學生也要自覺、自愿地將自身的學習和練習投入于創新能力的提高上,我們堅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騰飛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黃志文.淺析如何激發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J].教育界,2013,12(09):23-24.
[2]張燕靜.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23(0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