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宏
【摘要】作為一名基礎教育者,不由讓我想到語文教育的現況:中小學中普遍存在錯別字滿篇、書寫潦草字跡歪斜、語句不通的不爭事實!這是語文教育的尷尬,也是我們語文教育的擔憂!所以,作為基礎教育者,我堅持認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能被分數牽著走。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培養;課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基礎語文不能光靠華麗的外衣裝點,它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著實培養學生對語文良好習慣的養成。為此,小學語文老師必須堅持不懈地做好兩件大事,即對聽說讀寫的培養,對字詞句的訓練。
一、聽說讀寫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促進讀寫能力提高和思維發展的需要。“聽”是人類特有的智力活動,是人對語言信息的認知能力,是后天教育的結果;“說”則是一種特殊的能力,說話是一種較復雜的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過程。因此,聽說能力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語文教學進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和訓練,就應做到:
(一)仔細認真地“聽”
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大多數人的專注力達不到15分鐘,教師所講內容,學生聽不明白,也聽不到“點”上。教師應讓學生學會傾聽,養成認真仔細聽的習慣。到小學高年級,聽說就可以結合進行,學生邊聽邊讀,聽完朗讀后,發表自己的觀點或疑問,由此來培養學生聽的習慣,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初中階段,會“聽”更能體現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仔細也是學生最基本的一個學習方法,伴隨其整個學習階段。這種習慣的養成,必須是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做起,并在整個中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落實。
(二)清晰、完整地“說”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在提問或回答問題時,往往說不完整一個句子,不能將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明確。在全國特級教師賈志敏講的示范課上,我們就能明顯感覺到他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說”的培養。比如學生回答問題時,他要求學生學會用一定的句子來回答問題:因為……所以……我認為……,從這個句子中或這些詞語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或思想。讓學生在課堂發言中練習“說”的能力,不僅體現了他們會“聽”,也學會了如何組織自己的語言,完整準確地“說”。這種習慣的養成,是小學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
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里規定:“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全國特級教師賈志敏說:“語文味在哪兒?朗讀里!”張田若先生說:“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的第一標準是看全班學生是否熟讀課文了。”因此,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課標規定的一項重要教學目標,又是學習語文的根本手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也是掌握字詞句的前提。培訓時很多專家說,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文的語言就基本屬于他了。目前,我國多數小學生朗讀水平是低下的。可見,從小學階段做起是關鍵。
(四)規范寫字,隨堂練筆
當下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書寫字體欠端正,結構不勻稱,筆畫松散,無章法可循,錯別字連篇。但是,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寫字的興趣,寫好漢字,是小學階段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訓練。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式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所以,應將握筆寫字姿勢、書寫習慣與寫字技能三者作為教育活動的內容去實施,并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師生對書寫的重視,端正寫字教學工作的態度,在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為其一生打下扎實的寫字基礎。
二、課文教學——從字詞句著手
(一)通過字詞句的理解,體會文本中的思想感情
課文的教學,教師主要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從理解重點字詞句入手。因為重點字詞句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和豐富的思想感情,通過理解重點字詞句,挖掘它的言外之意,言外之理,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方式,透過字詞句的表面去探究其內涵深意、感情色彩,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想象,把課文中的借物喻人、借事喻理、敘事抒情等感情發揮得淋漓盡致,與作者達到共鳴。
(二)通過字詞句的理解,激活課堂活動
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實踐活動,滿足他們好動的特點,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增加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非常重要,教學時,在學生讀通課文,理解重點字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字詞句點一點,圈一圈,讀一讀,寫一寫,組一組,辨一辨,說一說,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加學生識字的能力,更有利于理解課文的句子含義。
(三)通過字詞句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力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及所掌握的知識,合理、有目標地展開聯想、想象,學生必須對課文字詞句理解并讀懂,只有把學生身心引入課文中去,才能悟出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如《大瀑布的葬禮》中,“這條瀑布曾經……清晰可聞。”“幾年過去……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師:讀著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兩幅畫面?生:我仿佛看見以前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如百萬雄師,咆哮而下,一瀉千里,十分壯觀;而如今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水流很小,像一條小河,緩緩流動,再無往日雄姿。生:我好像看見每秒鐘有一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像一道巨大的珍珠屏,落地撞開萬朵蓮花……學生在這樣不斷的想象中,對比出今昔塞特凱達斯瀑布的異同,對它的消失、枯竭痛心疾首,扼腕嘆息,從而呼喚其保護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意識。
總之,字詞句是組成段篇的基礎,如果不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含義,那么領會文章主旨,動手實踐活動就不可能,更談不上展開聯想和想象了。所以,課文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正確、順利地領會全篇文章內容和中心,必須從理解課文的字詞句著手。杜絕錯別字,正確使用好祖國的文字,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小學語文老師,應擔此重任,具體就是做好以上兩件事情。
參考文獻
[1]張慕.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法教學[J].語文天地,2014(15).
[2]孫可.小學生如何學好字詞理解[J].語數外學習,2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