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云
【摘 要】從學生們功利的方面來講,只要是想考上一個好點的大學都必須好好的學習英語。很多英語教師還把教學理念停留在過去的填塞式的講授傳達方式上。英語課堂需要讓學生獲得充分的訓練。
【關鍵詞】英語課堂 教學理念 情感交流 快樂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68
英語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堂上的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氛圍。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很多英語老師并不關注教學目標制定得是否合理,也不管教學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值,只管上完一節(jié)一節(jié)的課。為了讓學生考出好的分數(shù),高的分數(shù),很多老師就是拼命的要學生背單詞、背語法,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無論學生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都必須對英語予以高度重視。雖然重壓之下必有勇夫,但是更多的確是重壓之下的失敗者,他們都有著內(nèi)心想學好但是現(xiàn)實很失敗的挫敗情緒和矛盾的心理。一直都在勤奮學習,但是始終不得門道的自卑。更多的學生是想學好英語,可是又怕別人笑話的畏懼心理,這些心理雖然不同,但是都同樣的厭學英語,這嚴重的影響了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
首先,教師主要是講,學生主要是背和記,基本沒有多少的課堂互動,與學生交流的意識薄弱,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初中英語教學嚴重的脫離文化教育。每一種語言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不是單純的條條框框就可以成為一門語言的。英語也有著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特色,教授英語就絕對不能脫離文化教育。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學習英語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不是詞匯、語法等機械性記憶就可以解決的,忽視了文化的因素,就造成在語言運用中出現(xiàn)各種不適應甚至是語法對了而用法錯誤。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課堂仍然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徑。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做到用全英語組織教學。中學生經(jīng)過初中的磨礪,有了一定量的詞匯積累,教師用英語進行教學除了能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外還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一種語境,暫時忘掉母語。讓學生對學習英語有好奇心和興趣。
2.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地給學生提供交流的場所,盡量把書本上死的知識點變成現(xiàn)實中的交際英語,讓學生活學活用。這樣不僅學生印象深刻,容易學會,教學課堂也會相對輕松有趣,教師教學也相對輕松得多。
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是情景對話,可以是多媒體教學,也可以是交際英語,甚至可以帶領學生去實際生活中學習英語。對教師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首要的就是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個性,采用合適的方法來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正確處理好每個學生的心理因素。對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多多引導,對英語成績不好的則要多多鼓勵,讓每個學生都對學英語充滿了自信和興趣。
我們不能簡單地老師讀幾遍然后就讓學生學習詞匯,而應該比如在Healthy food and drink中,一些飲食方面的詞匯,我們讓學生畫出我們常見的事物,學生非常興奮地去畫,然后請學生用單詞把這些食物介紹給外國的游客,學生試著用英語去表達,我們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討論,老師表達:Ive got some juice in the fridge.學生用自己的圖片模仿教師的樣子進行真實的操作演練,試著進行不同的角色扮演,你說給我聽,我說給你聽,盡可能地讓學生在不同角色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學生操作興趣濃,既可以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又可以鞏固句型,提升學生的練習興趣。學習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我們要不斷學習,英語更是一種語言,我們需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地堅持,我們每一個英語教師要不斷與學生交流,這種語言的交流,不能離開情感交流,只有情感與語言的統(tǒng)一,我們的學習才更高效,比如,練習口語,我們就要經(jīng)常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在平時的交往中,在校園里、在校園外,遇到我們的學生,我們老師主動用英語打招呼,這樣,我們才能調動學生使用外語的習慣,逐步引導學生把英語融入到他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把這種生活中英語禮貌問候當作是客套話,只要我們堅持,就不是作秀,只要我們堅持,就是一種不平凡的英語學習過程。在過圣誕節(jié)的時候,我們給每個學生準備一些小禮物,并用英語給學生寫張祝福的卡片,學生收到后非常開心,他們也會給老師一些祝福的卡片,指導學生了解西方基督文化,擴展學生文化視野和文化背景。我們多次找后進生談心,聊天,讓學生不放棄英語,我們會關注學生,盡可能多地讓后進生參與英語學習管理,擔任老師的助手,擔任英語作業(yè)小組長,擔任英語課代表,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找到快樂。
為了讓學生帶著興趣來訓練,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先拿5-10分鐘,用英語復述前一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或者播放課文錄音,然后由學生重復或簡單概括,并組織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進行對話交流。這樣的對話范圍廣、形式自由,有利于形成課堂輕松和諧的氣氛。在學習新句型和單詞時,教師可以先簡單講授,然后讓學生伸出一個手指頭跟著老師邊讀邊在空中拼劃,并注意語音和語調的變化,鼓勵學生使用新單詞和新句型進行對話和寫作。這樣就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讓他們在輕松、親切的氛圍中學到新的知識,減少對英語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全日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fā)展智力和培養(yǎng)能力,使他們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著名教育家呂偉先生稱課外活動為第二課堂,可見老先生對課外活動是多么重視,他不僅給課外活動定了位,而且還強調了必須開展第二課堂。
英語教育又是現(xiàn)代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開放式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農(nóng)村的中學英語教學質量不斷穩(wěn)步提高。但由于大部分地區(qū)地域封閉,經(jīng)濟與文化都不甚發(fā)達,加上受本族語言的影響,導致了本地區(qū)中英語教育現(xiàn)狀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和內(nèi)地地區(qū)比起來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和解決農(nóng)村地區(qū)英語教育的相關問題,積極推進農(nóng)村地區(qū)英語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對促進農(nóng)村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培養(yǎng)農(nóng)村地區(qū)現(xiàn)代化急需的合格外語人才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作為農(nóng)村的英語教師,改變農(nóng)村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必須在教改實踐中勤于思考、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少說多做,才不會辜負少數(shù)民族人民的期望,才對得起每一位少數(shù)民族的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