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昌俊
摘要: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呼吁,尤其是農村小學的藝術教育。
關鍵詞: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現狀;對策
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來,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呼吁關注藝術教育,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問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成為一句空話。下面就本縣的實際情況對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狀況進行綜述。
一、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的現狀
1.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不夠
雖然我國很早就提出了“素質教育”的口號,但考試這種評價手段將素質教育引進了死胡同,大家嘴上講的是素質教育,事實上大部分農村學校實施的依然是應試教育,重視語數英,輕視體音美,重視成績提高,輕視素質培養,始終以成績的高低評價學生的好差,評價教師的工作實績和學校管理者的治學水平。這就促使管理者和教師在工作中帶有急功近利的心理,為了提高成績,教師不惜違背教育規律,教育法則。在大多數學校,課表上的體、音、美課雖然也按要求排足了,但事實上很多老師將其上成語數英或者自習課,學生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一節藝術課,結果老師不上,學生失望、沮喪,甚至因此產生厭學情緒,如此情況,如何引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2.專業師資匱乏
從一定意義上講,教師的質量決定著學生的質量,教師的水平決定著學生的水平。藝術課程師資力量嚴重缺乏是造成現狀的原因之一。農村小學,受過藝術專業化、系統化教育和培訓的教師為數甚少,很多藝術課教師都是半路出家,對音樂、美術等專業知識了解甚少。有的學校藝術課教學基本上是由語、數等主科老師兼任,由于教師水平有限,嚴重制約了小學藝術課程的發展,使得藝術教育發展不平衡。沒有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又怎能實現藝術教育的正常化?
3.條件制約,教學設備短缺
大多數農村學校,體音美教學器材極其匱乏,只有一兩架破舊的腳踏風琴,體育器材只有少數幾個籃球、足球和幾根跳繩,這數量根本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孩子們從來沒見過鋼琴、二胡、長笛等,也不知道什么是畫板,更別提畫室、琴房了。這嚴重阻礙了農村藝術教育的落實,更談不上開展藝術實踐活動。這樣的條件,怎能不使農村藝術教育浮于表面?
二、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的對策
針對上述我縣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轉變觀念,提高對藝術教育的認識
學校藝術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普及教育,學校領導和教師應堅定信念,更應該聯合家長、學校、社會,建立起正確對待藝術教育的思想,從思想認識上到位,充分認識藝術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尊重藝術,尊重藝術教育,愛護藝術人才,形成良好氛圍。
2.保證經費投入,加強教學設施等硬件建設
音樂、美術器材的配置是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順利實施藝術教育的物質基礎。多渠道爭取藝術教育投入,加大器材設備的配備力度,改善教學條件,為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硬件保障。學校可充分調動藝術教師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學生自制一些適合自身教學特點的藝術教學用品,如:簡易的畫夾、畫架、畫板等;也可鼓勵學生自帶、自購一些民間樂器,如:二胡、笛子等,以補充教學設備的不足,為農村孩子也能走入高雅的藝術殿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配好藝術教育師資,建立相對穩定的、合格的藝術師資隊伍。
一方面是針對現有藝術教師,加強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使教師盡快適應學校藝術教育的長遠需要;另一方面錄用教師時以專業技能為標準,同時兼顧錄用人的綜合素質。采用多渠道培養方式,壯大藝術教師隊伍,建設一支有敬業精神、有較強業務能力的骨干教師隊伍。“藝術不能容忍說教,審美不能依靠灌輸”,[1]只有藝術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了,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
美術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和要求,給學生以創造的天地,引導學生運用有形材料,通過線條、色彩、光線明暗等藝術手段,去表現美和創造美;同時,拓展教學面,把板報美化、報頭設計等引進課堂,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知識與技能技巧。
書法教學中,分層要求,軟硬筆并重。教師不僅教學生寫好漢字楷書,而且指導學生臨帖,如:顏體、柳體、以及篆刻書法等,激發學生繼承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音樂教學中,把識譜、唱歌、樂器演奏、欣賞、舞蹈律動等熔于一爐,改善音樂課堂教學結構,使歌曲與形體結合,聲樂與器樂結合,促使學生手、耳、腦并用,增強節奏感,發揮小學音樂教學的合力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教和學生‘學應該互動起來。‘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也應該被‘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中心”[4]所代替,教學形式應更靈活。要大力加強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在藝術課中的運用,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直觀,如精心繪制板報,設計圖案、書簽,精心制作動畫等。要積極開展藝術課教研活動,創設機會,讓音、美教師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農村藝術教育的起點較低,決定了農村小學的藝術教育之路更艱難。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條件,營造良好氛圍,著力特長師資隊伍的建設,讓農村小學的孩子與城市的孩子一樣接受藝術的熏陶,享受優質教育,走在同一起跑線上,讓藝術之花開遍農村小學校園。
參考文獻:
[1]楊立梅.綜合藝術課程與教學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張波、胡冬芳.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探索[J].岱宗學刊,2005(1)
[3]陳俏雨.淺析小學藝術課程改革的困難與問題[J].廣西教育,2004(13)
[4]張萬河.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實施困難的原因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