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偉
摘要:在教學中發現,多媒體可以實現聲文圖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可以實現直觀化、動態化、交互式的教學場景,把知識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針對初中政治教學來說,筆者總結了一些巧用多媒體來優化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對政治教學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提升;初中政治;教學質量
一、巧妙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政治課的冷淡和漠視,主要是因為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沒有興趣,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我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對政治課的評價是:死板、陳舊,厭惡死板的教學方式。為了讓學生喜歡上政治課,我首先從課程的導入開始,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的環節中巧妙的使用多媒體,并且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歌曲、游戲、影視作品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輕松自然的進入到學習狀態。如我在講《從眾與自主》時,在導入上我就選擇了《無繩實驗》的視頻,學生在興奮愉悅的環境下了解了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在視頻中學生們看到本來沒有繩子的地方,其他人看到別人跨過去之后,也跟著挎了過去,別人認為有繩子其他人也跟著認為有繩子,這就是從眾現象,在導入中學生對從眾現象的概念就有了清晰的認知。在學生興趣高昂的情境下,對于從眾的利弊分析,他們積極發言,并通過實例分析來闡述自身的觀點,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就在興奮中積累和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內容。
二、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社會閱歷和生活體驗比較匱乏,對法律、道德等相關知識的了解甚少,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還不能很好的做出解析。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對于陌生的抽象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比較費力也很難做到理解掌握,如果再采用傳統的講授方式,以格式化和復制式的方式灌輸給學生,在花費巨大精力和時間的基礎上也很那達到學習目標,而這些知識多數又都是學習的重難點,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有著一定的關聯性。為此,政治教師必須想方設法的采取有效對策去突破教學重難點,這樣才能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多媒體可以發揮其自身具備的聲音、文字、動畫、圖片等于一體優勢,生動、形象、直觀的把知識化繁為簡,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攻破教學重難點。如在學習《法律初探》這一章節時,學生對法律的本質很難理解,如果只把法律的本質: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講解給學生聽,他們只能靠死記硬背來掌握知識,對法律本質反映出來的寓意是無法理解的。而我為了讓學生理解法律的本質,我就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法律的淵源給學生完整的呈現出來,并且通過羅列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相關法律來體會法律的本質。
三、在多媒體課堂正確處理師生與多媒體教學的關系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師——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知識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主動施教的知識灌輸者;學生——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灌輸對象;多媒體——是創設學習情境,是學生主動學習、協作、探索、完成知識意義建構的認知工具,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可見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仍然要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要突出多媒體的輔助功能.決不能讓多媒體來簡單地代替教師的授課。本人曾看到有老師把多媒體生吞活剝到自己的課堂中來,利用大屏幕投影,播放一個多媒體課件和一個多媒體教學光盤,四周的窗簾拉下,教師站在講臺上,學生靜悄悄地看,就象在電影院看電影,聲光流動,有趣,但華而不實。不但沒有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反倒從另一面促成了學生思維的惰性。突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能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和發展。只有處理好幾者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體現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在中學課堂教學的地位和作用。
四、構建學習體系,實現有效總結
我在教學中發現,在政治課堂上,學習做筆記不都是善始善終的,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學生筆記斷斷續續,這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有效的課堂,不只是有精彩的過程,還應該包括及時的知識總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知識,構建知識體系。我在課堂教學中,每一堂課的最后,都會利用PPT對本堂課所學新知識以及之前所學的舊知識進行前后整合,給與引導,梳理出知識點的同時再一次強調本堂課知識重點,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也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達到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目標。如我在講授教科版八年級政治《偶像與自我》這一章節時,探討到追星的利與弊的時候,我是通過學生辯論賽的方式來學習相關的內容,可以說辯論的過程是相當激烈的,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在辯論結束之后,我在多媒體上打出了追星的弊端和有利影響,讓學生及時在教材中點綴出來,雖然政治課不再是死記硬背知識點,但了解知識點還是相當重要的,只有學生了解了相關的內容才會內化到心里。并且,關于追星的弊端和積極影響,教材中歸納的還不系統不完整,我的課堂總結不但為學生的辯論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給學生及時補充了知識。
按照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初中政治教學應該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誘發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探究性,并有效的利用教學媒介,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教師要充分的整合教材教法,并滲透相關的校本課程內容,進而讓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提升自身素養。在新形勢下,多媒體技術開始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這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如果運用恰當,會極大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反之則不然。我在教學中發現,多媒體可以實現聲文圖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可以實現直觀化、動態化、交互式的教學場景,把知識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無常法,貴在得法”。在目前初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敢于創新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思路,采用先進的教學媒介,實現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四種因素的優化組合。多媒體如果在教學中運用得當的話,能夠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給政治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顯示出獨特的教學魅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如何在教學中巧妙的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既是對教學藝術的探究,也是對教學內容的完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李楠.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教育探索,2014(08)
[2]陳思彤.妙用多媒體課件,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