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對人才培養越來越重視,就小學教育而言,只有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才能保證他們在以后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另外,閱讀能力還和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對于新疆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教學任務中的難點。因為新疆地區學生的漢語水平薄弱,他們對漢語文字學習興趣低,所以在新疆地區,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制約著學生的發展。下面本文就對提高小學漢語閱讀能力結合自己的經驗,淺談一些觀點,希望可以給新疆的小學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疆少數民族;漢語閱讀能力;培養
一、引言
自從新課程改革之后,教師越來越重視在教學中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尤其是新疆地區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展。由于他們對漢語不感興趣,閱讀量較低,漢語文學功底薄弱,更增加了提高新疆地區小學漢語閱讀能力的難度。基于此,本文就新疆地區小學漢語閱讀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漢語閱讀能力的方法,以此拋磚引玉。
二、新疆地區學生小學漢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新疆地區小學漢語閱讀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制約學生的發展:
(一)漢語基礎差
對于少數民族的學生而言,普遍存在著漢語基礎差的問題。因為學生平時在家里交流用的語言都是民族語音,所以學生漢語基礎差就成了制約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問題之一。
(二)閱讀書籍少
雙語班的學生在閱讀漢文化書籍的時候,對書籍中出現的很多詞語不理解,也加劇了他們閱讀的困難性,另外,在閱讀數據的時候,其實不僅僅是閱讀文章的內容,而且為了感受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傳統文化,但是由于學生的漢語基礎少,所以他們在閱讀的時候,往往都不能明白文中真正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導致學生不愿意看書,所以在當前的雙語班中,影響學生漢語閱讀能力提高的因素還有閱讀的書籍少。
(三)無閱讀興趣
在新疆地區的小學雙語班中發現,漢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一就是學生對閱讀漢語書籍沒有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于小學生而言,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試想一下,如果新疆地區的小學生對閱讀漢語言文化的書籍都有其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們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效率一定很高。但是新疆學生對于漢語文化的書籍沒有興趣,因此,閱讀量小,詞匯量匱乏就成了制約雙語班漢語閱讀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小學雙語漢語閱讀現狀對學生寫作能力影響
通過在喀什、和田、克州的調查發現,學生在本民族語言和漢語兩種書籍的閱讀時,比例嚴重時失調,新疆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閱讀現狀會給學生的寫作能力造成很嚴重的不良后果。“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足以說明閱讀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學生閱讀書籍的現狀見表1:
寫作的基礎就是閱讀,而學生對于漢語言書籍的閱讀量嚴重匱乏,從而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很難提高,所以新疆地區雙語班的學生寫作也是教師極為頭疼的一個問題,學生的寫作困難原因見表2:
四、培養新疆少數民族學生漢語閱讀能力的對策
根據少數民族雙語班學生漢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如下對策,希望可以提高學生漢語的閱讀能力。
(一)培養閱讀習慣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人,一個人不能去掉他的懷習慣,那簡直一文不值”,因此教師在雙語班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應該將改變學生的閱讀習慣給予高度的重視,根據心理學發現,一件事連續重復90天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對策上可以利用上課前的10分鐘,讓學生對漢語文化的書籍進行朗讀,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閱讀習慣就可以養成。
(二)重視材料選擇
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學生只有對書籍中的內容感興趣,才可以提高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盡量貼近生活,和生活有關系的閱讀材料既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加強學生合作
在提高少數民族學生閱讀能力時,教師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使得學生在提升自身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時候,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比如說: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讓一個學生用漢語朗讀,另外一個學生用民族語音再次朗讀,之后讓學生談一談漢語和民族語閱讀時的不用感受。
五、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既關系到學生日后的發展,也和教育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在新疆地區,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學生的閱讀水平,將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作為教學任務的重點,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推動新疆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莎妮亞,凱穆拜爾.淺談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閱讀能力[J].語言與翻譯,2015(01):56-57.
[2]阿依夏木古麗·阿不力米提.淺談少數民族學生漢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4(03):1172-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