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菲



摘要:幼兒歌曲在幼兒學習和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學前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幼兒園幼兒歌曲的教學也在不斷改革與創新,這就對學前教育師資的培養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然而目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普遍存在忽視幼兒歌曲課程的教學的現象,教學質量低,教學成果差。在目前全國中職學校都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時期,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從調查幼兒園幼兒歌曲教學實際情況入手,分析課程教學的現狀,找出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思考幼兒歌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既能滿足幼兒園教師對幼兒歌曲教學知識技能情感各方面的需求,也適應了在幼兒歌曲教學活動在幼兒每個成長階段不斷更新發展的變化。
關鍵詞:中職學校 學前教育 幼兒歌曲 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2-0112-05
一、幼兒園幼兒歌曲教學的現狀
(一)幼兒歌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必要性及運用
兒歌按其功能,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游戲兒歌,二是教誨兒歌。如《丟手絹》《打電話》這類游戲兒歌,孩子們在演唱歌曲中體驗到游戲的快樂,與小伙伴合作的幸福感,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兒歌《山谷回音真好聽》,滿足了孩子們對回音的好奇心,提高孩子們的思維及想象能力。可以這么說,一首好的兒歌對啟迪兒童智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豐富孩子想象力都大有裨益。
2012年出臺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導》,從五大教學領域的要求中可看出,進一步明確了藝術領域學習的重要性,教學內容大多與幼兒歌曲密切相關。在藝術領域里,幼兒園的四大音樂活動音即歌唱活動、律動活動、欣賞活動、打擊樂活動,活動內容都是以幼兒歌曲為主。為了進一步了解兒歌在幼兒園的運用,筆者在河源市幾所大型幼兒園的企業實踐及調研中,將幼兒歌曲運用在幼兒園一日生活及學習的各個環節做個歸納:
表1的數據表明:幼兒歌曲滲透到幼兒園一日常規中,每個幼兒園都會運用到的環節是早操、律動及課間操環節,選擇的曲目以貼近生活,積極向上的幼兒歌曲為主,如《蟲兒飛》《愛我你就抱抱我》《健康歌》等。而萬隆一品幼兒園就用歌曲替代了幼兒園教師管理班級每個常規環節的語言指令:小朋友聽到《洗手歌》就知道要去如廁洗手、《小火車》是列隊的指令、《我會好好吃飯》是用餐的指令、《寶寶自己會睡覺》是睡覺的指令,孩子們聽到不同的幼兒歌曲就知道要進入不同的環節,幼兒歌曲代替教師聲嘶力竭的語言指令,教師們都覺得輕松了不少。
從表2、3可見不管是蒙臺梭利幼兒園還是傳統幼兒園或運用奧爾夫音樂教材的幼兒園,音樂類的教學活動大都圍繞四大音樂活動進行開展,教學內容都是圍繞幼兒歌曲展開的。
從表4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園文藝匯演的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并以對幼兒歌曲進行創編的形式表示出來,有舞蹈表演、歌唱表演、音樂劇表演各種形式。
綜上所述,從表1、2、3、4可以看出,幼兒歌曲在幼兒園運用廣泛,涵蓋了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教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幼兒學習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幼兒歌曲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從表1、2、3、4中可以看到兒歌在幼兒園運用廣泛,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具備更高的幼兒歌曲教學能力,需要幼兒教師在不同的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演唱、學習、創編兒歌,要求幼兒教師具備多種幼兒歌曲教學技能,針對幼兒教師需要具有哪些幼兒歌曲教學能力這個問題,筆者結合調查數據以及與幼兒園園長及一線教師進行談話的基礎上,進行了如下的總結:
1.幼兒歌曲演唱能力
包括科學正確的發聲方法,幼兒歌曲的演唱技巧,教師能夠音高節奏準確、有感情地示范演唱兒歌,能用范唱引導幼兒正確感受兒歌的情緒,滿足幼兒的審美教育。
2.幼兒歌曲彈唱能力
通過在幼兒園的調研中發現,部分幼兒園組織教學是用鋼琴來進行的,由此可見幼兒歌曲即興伴奏及幼兒歌曲彈唱是幼兒教師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教師鋼琴彈奏兒歌進行教學比用放視頻或音頻更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孩子們非常喜歡,教學效果更好。
3.幼兒歌曲創編能力
創新與改革往往是最難得的一種能力,作為教師就要時時的創新與突破,幼兒歌曲創編能力包括了對兒歌歌詞、曲調、動作的創編,早操、舞蹈、音樂劇、打擊樂等不同表演形式的創編。
4.幼兒歌曲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是在前三種能力的基礎涵蓋范圍更廣的綜合能力,包括了教授幼兒歌曲的步驟及教學方法,幼兒園四大音樂類活動的設計與組織,語言領域的幼兒朗誦等。同時教師應該了解幼兒歌曲聲樂作品的特點,如何選擇適合幼兒的兒歌,掌握幼兒歌唱器官特點、幼兒音色音域特點,學會運用幼兒發聲技巧的訓練方法,啟發幼兒在演唱兒歌時的情感等能力。
二、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教學現狀(以河源理工學校為例)
(一)兒歌課程設置現狀
從表5中可以看出,專業技能課分為“彈唱跳畫說”這五大類,這一模塊的課時為815,占課程比的29.66%。除了拓展的實習課程以外,可以說是占了課程的一半,說明對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很重視,但對于與幼兒園一線教學工作最貼近的幼兒歌曲教學能力培養卻很少,針對提高學生幼兒歌曲教學能力及教學設計方面的課程也沒有。在課程設置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兩門與幼兒歌曲有關的課程分別是《幼兒歌曲演唱》及《幼兒歌曲彈唱》,都是在第四個學期才開設,僅僅一個學期的教學時間是開設時間最少的。而聲樂、琴法、舞蹈等課程的課時量很大,達到幼兒歌曲課程的四倍之多。
(二)兒歌課程教學現狀
1.學生及教師現狀
我校學前教育專業采用的是“2+1”的教學模式,一二年級在校學習,三年級頂崗實習。學生大部分來自鄉鎮農村,音樂基礎薄弱音樂素質較低。筆者與上幼兒歌曲課程的學生進行了談話,在學生對兒歌的認識、學生掌握兒歌的各項技能、兒歌課程內容這幾個方面進行總結歸納如下:
(1)相對比起聲樂鋼琴的學習,幼兒歌曲顯得較簡單,因此學生對兒歌有興趣,也有較強的學習欲望。學習了教學法后也知道兒歌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性。
(2)不了解幼兒歌曲的知識及幼兒歌曲表演唱、創編能力較差。
(3)學生不清楚幼兒園藝術領域中音樂教學活動,不了解如何進行幼兒歌曲的教學,幼兒歌曲教學技能的掌握情況較差。
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現有在職音樂舞蹈教師12人,主要擔任聲樂、琴法、舞蹈等專業技能課的教學。這些教師都從音樂學院及師范院校中畢業,具有較高的演唱演奏舞蹈水平,專業水準高。通過與同事交談知道,教師們在從事學前教育音樂舞蹈教學前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都不了解,不清楚幼兒園教學情況及課程設置,沒有深入幼兒園去調研實踐,不了解兒歌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性。教授兒歌演唱的三位教師,雖然教材統一,但在教學內容上不一致,有一位教師在兒歌的知識及兒歌教學技能方面一點都沒有教授,有一位教師僅局限于兒歌表演唱忽略了兒歌的教學。教授幼兒歌曲彈唱的三位教師都認為不管是幼兒歌曲即興伴奏還是彈唱都較簡單,但學生回課情況也不盡如人意,其中一位教師單純讓學生彈奏幼兒歌曲。教授幼兒舞蹈創編的兩位教師,是以民族民間的音樂及舞蹈動作為主。
2.教學過程及實踐實習現狀
在聽了幾位教師的《幼兒歌曲演唱》課堂教學后,發現教學過程都是采用傳統聲樂教學的模式:發聲練習-復習舊歌-檢查作業-學習新歌。幼兒歌曲與藝術歌曲教學的過程是一樣的,使用的教學方法也是一樣的:包括示范、講授、展示、練習等。教學設計也沒有貼近幼兒園教學實際,沒有兒歌知識及教育教學內容的講授。部分老師在教材的選擇上也是數十年如一日的不變,教學評價中也是沿用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評價的主體,學生在規定的曲目中選擇一首科任教師面前進行演唱或演奏。而學生對兒歌知識的掌握及兒歌教學能力就很難體現了,這種評價方式是否真的符合職業教育教學體系的發展,這是值得我們教師深思的。
我校教學實踐分兩個部分:一是平時在學校的模擬教學,二是頂崗實習。模擬教學是貫穿在課堂教學中的模擬幼兒園教學,分小組進行。由于教師本身缺乏幼兒歌曲教學知識及教學技能,學生進行的模擬活動總是亂哄哄,教唱歌曲不到五分鐘就結束,學生直到離校前還不知道如何上好一節兒歌課。導致我們的學習在頂崗實習走向幼兒園一線崗位中吃了不少虧,有的學生甚至教幼兒唱美聲以及流行歌曲。
三、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河源理工學校幼兒歌曲教學現狀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到幼兒歌曲教學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課程開設門類及時間不合理
幼兒園四大音樂活動大都圍繞幼兒歌曲開展,如何進行兒歌的教學,如何設計兒歌的活動,我們的學生都不清楚。教學技能是學生從事幼教工作必備的能力,問題就在于沒有開設相關的課程。幼兒歌曲課程安排的時間太少,聲樂課程開了四個學期,幼兒歌曲演唱才開一個學期,過于重視聲樂演唱技能而忽視了兒歌的教學,兒歌的表演也是我們學生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還有幼兒歌曲彈唱的課程也是同樣的情況,課程的開設必須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相結合。
(二)教學模式陳舊
教師沒有走進幼兒園一線教學崗位,無法得知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更新;忽視學生的實際基礎,過度追求高技巧,引起學生的厭學;教學設計死板,沒有體現幼兒歌曲的特點;教學內容不實用,教材與幼兒園脫節;評價考核形式單一,過于傾向展示忽略了教學技能。
(三)實踐教學薄弱
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部分學生課后不能自覺練習幼兒歌曲各項技能。校內的模擬教學受條件限制,組織松散,學生也不重視,效果較差。第三年的頂崗實習,教師是無法得知學生的幼兒歌曲技能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無法達到希望通過頂崗實習來鞏固幼兒歌曲各項技能的希望。
四、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一)調整教學內容,整改課程設置
既然幼兒歌曲在幼兒園教學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幼兒歌曲的技能教學就應該成為學前教育專業的重點,聲樂、鋼琴、舞蹈等課程的教學內容就要圍繞訓練學生掌握幼兒歌曲的各項能力來進行。根據教學內容對原有的課程設置進行整改,增設相應的課程《幼兒歌曲賞析與創編》《幼兒園音樂活動指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兒歌基礎知識和兒歌教學技能。調整教學時間,保證技能水平,在第一學期《樂理視唱》及《聲樂》的基礎上在第二學期開設每周兩節的《幼兒歌曲賞析與創編》,欣賞課開在第二學期有助于第三學期開設教法課相銜接。第三學期開設每周兩節的《幼兒歌曲演唱》《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課程,結合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基礎上第四學期開設每周兩節《幼兒園音樂活動指導》課程,整合課程,使教學達到最優化。
(二)更新教學觀念,培養“雙師型”教師
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一定要把教學與企業的需求結合起來,按照企業的要求來培養學生,要更新教學觀念,深入幼兒園一線,要“走出去帶回來”。教師要自主加強幼兒歌曲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幼兒歌曲的各項技能。轉變教學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加強校企交流合作,使自己成為既是課堂教育教學的能手,又是行業一線的能手的“雙師型”教師。
(三)創新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舞蹈課程與大學的音樂舞蹈課程是不一樣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集體課教學更優于個人課程教學。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舞蹈課程不是培養演唱家舞蹈家,不需要學生掌握很高的技能,學生基礎也較差,選擇靈活多樣的上課方式,用集體課的模式進行教學有利于帶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小組歌唱、分組展示、小組創編等不同形式的教學,學生還可學以致用運用到幼教崗位中。創新教學方法及教學設計,如增強節奏教學趣味性、學科間相互滲透、情景模擬教學、運用信息化教學法手段等等,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專業實踐拓展,提高職業能力
一是通過開展各類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舉辦幼兒歌曲表演唱比賽、幼兒歌曲合唱比賽、幼兒歌曲彈唱比賽、幼兒歌曲課堂教學比賽等等,以賽促學,以賽促練。學生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二是成立興趣小組,由科任教師牽頭確定訓練方案及內容,監督學生的學習。三是組織學生定期參加幼兒園見習活動,加強企業實踐活動,把平時學習到知識與幼兒園實際結合起來。
五、結語
兒歌的學習不僅僅是會唱幾首兒歌,兒歌在幼兒園發揮著育人的作用。從近幾年幼兒園對我校畢業生人才培養效果來看,幼兒教師在幼兒歌曲各方面的技能水平和教學能力令人堪憂,很多學生連兒歌的基礎知識都不知道,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效率低導致學前教育師資質量下滑。筆者深入剖析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結合專業建設提幾點建議推進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由于資歷、能力的有限,幼兒歌曲教學的改革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