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朝勇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對學生自主學習性意識的增強,新課標正在不斷地強調學校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表現,加強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本文針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行了一番討論,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有效的參考,促進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積極性;數學教學;小學
在童年階段,人對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充滿了好奇,這種好奇可以成為興趣,從而可以讓興趣成為學習的動力。數學貼近生活,它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所以,教師不難從生活中找到與數學的關聯,用生活來解釋數學,讓學生樂于接觸數學,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數學中來,從而養成善于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從筆者的經歷和對周圍的觀察來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要完全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首先,老師和家長都沒有搞清楚“學習的意義”。他們都認為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考取好的分數,是升上好的中學,導致現在的數學教學太過功利,其實這也是中國整體教育現狀的悲哀。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獲取,為以后的中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它還是學生透過書本認識這個美麗而復雜的世界的工具。只有明白學習對于學生意味著什么,改變老師和家長的傳統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填鴨式教學”的現狀,讓學生帶著求知欲去獲取知識,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學習。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積極性
針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幾個具體問題,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改進措施。
1.采用小組合作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小學生只能坐在座位上聽教師講授,然后完成課后練習作業。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了營造更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學習合作小組的教學方式,教師作為指導員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走下講臺去了解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如發現學生的討論偏離主題,教師則要及時將其引導回來。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公布小組的討論成果,教師再對每一個的討論情況及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在整個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學習探究的主動性,還極大地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2.開展數學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生往往喜歡“爭強好勝”,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數學課堂上適當開展數學競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采用競賽的方式,小學生會比平時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不僅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公平競爭意識。采用競賽的方式,小學生會比平時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不僅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公平競爭意識。
3.引導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
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其創造性思維,并且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如果學生提出不同見解時,教師必須給以客觀的評價,并充分肯定學生的求新求異的思維品質,鼓勵學生大膽假設。
4.示范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發揮教師的示范性作用。教師做技能示范時,必須注意教學方法,要通過身教來影響學生,明確信息和身教的和諧統一,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只要學生看得懂的,并且沒有危險性的,主動讓學生模仿著去做,凡是學生可以想出的,讓學生去想,大膽嘗試,教師不必啟發。例如,在教學分數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圖形表示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
5.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精講要點,掌握知識重點,并強調重點,揭示知識結構網絡的同時,總結學習方法。特別是教師要針對學生在交流過程暴露出來的問題,尤其是帶有普遍性的偏差與誤區的問題在全班公開進行解釋,糾正錯誤,并提出指導性建議。調控學習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問題,并介紹相關的新觀念與新理論,引導學生進一步探討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索和研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興趣,并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擴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做一些猜謎語、數學常識游戲等活動。
6.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知欲與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內在動力,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師應注重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數學課程內容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數學是小學所有課程中最為抽象的科目,教師如果按照“灌鴨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講授,學生可能并不能理解課本上一些概念性的知識。此時,教師可以列舉生活當中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提出具有思辨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通過實際案例去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此外,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與學習探究主動性,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以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如投影儀向學生展示長方體的三維立體圖以及長方體拆開的全過程,讓學生通過生動、直觀的畫面去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師采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更多的課堂時間與空間交給學生自由自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以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適當開展小組競賽,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