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利用環境經濟學和工業工程分析法,加大環保產業中治理公司供應側的數量和質量,解決環保治理中存在的經濟成本瓶頸問題。
關鍵詞:物業化;運營模式;專業化;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02
引言
污染物處理設施在保證處理效率情況下滿負荷運行是當前減少污染企業污染物排放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出路。在國務院提出的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我國工業企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2017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
一、現有環境治理設施運營模式下的困境
1.高昂的運營成本
排污企業在預期環保費用成本過高的情況下,就會在逃避監管的機會成本和環境治理設施運營成本之間進行抉擇,或者選擇不作為的應對方式。由于很多環保治理設施一次性投入過大,計提折舊成本過高,再加上同期運營費用,遠超企業同期利潤合理比重時,作為獨立經濟體的企業會主動規避這種高昂的支出。
2.迫切需要新的解決方法
在現有經濟發展模式下,能夠做到不增加企業經濟負擔,同時減少污染物排放數量,減輕環境欠賬和環境壓力,環境治理專業化公司和團隊是目前最熱門也是最被賦予厚望的解決方法。
3.新模式的探索
當前,在我國國內公共服務領域,尤其是環保領域,已經有了一系列成功的可以參考的新型模式,并且已經大規模普及成為標準化運作模式。將公共服務領域已經成熟推廣的環境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模式應用到企業治理污染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中,將會大大降低了系統風險和成本,很大程度上會緩解由于企業經驗不足和盲目投入過大導致的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物業化環保公司必須達到一定規模時才能保證其正常盈利,面對的企業和監管部門的雙重要求和雙重壓力,在運營期中必須更有效的控制成本,保證成本可控下的公司業務正常運作。同時打造專業化技術保障隊伍,保證環境治理設施正常運行。
二、物業化環保治理新模式
1.新模式存在的技術經濟基礎
由于目前環保處理設施,尤其是同類型工業企業中,同質化同型號化通用化現象大量存在,從設施初期設計到建筑規模尺寸,從處理污染物技術到設備耗材配件,從技術上為專業化環保公司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不同類型工業企業所排放的污染物千差萬別,處理技術更是五花八門,有些污染物的處理技術非常復雜,處理費用極其高昂。
這種差別性的存在,使得按工業企業不同類別成立不同方向的專業化公司成為可能。
由于排污企業已經不同程度的建設了自己的環境治理設施,只是維護和利用情況有所區別。不同企業間的處理設施如果合理安排,是可以實現互相共享共用的,尤其是地理位置相近或者同一工業園區內企業,小型企業完全可以在污水處理或固廢危廢處理上依托大型企業的處理設施和處理技術,達到降低初期建設成本和后期高維護費用,同時由于小型企業產污量很小,所以對大型企業來說并不構成負擔,反而可以賺取小型企業支付的代處理費用。
同一工業園區更可以依托區域優勢,由專業環保公司承建或者運營全園區共用環境處理設施,由管道運輸或者車輛運輸,將園區內同類型企業產生的污染物集中到一個大型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由各企業分攤日常費用,分散成本投資,保證了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管理。
同樣的方法也適合危險廢物處理場,比如尾礦庫、赤泥庫的公共委托管理。依托公共環保設施和公共環保資源也是專業化環保公司降低自身投資的一種方法。由于環保本身具有的社會公共服務性質,很多公共機構都有相關的實驗室和技術力量。完全可以依托本地化合作,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積極利用現有資源,省去了重復和不必要投資。
2.新模式存在的財務風險和對策
物業化環保公司自身存在的條件還包括財務風險條件,能否存在主要取決于能否創造盈利模式和規避財務合同風險。
單一企業自己建設自己運營環境處理設施幾乎已被證明是不經濟的,這也是屢屢出現大面積的有污染設施不運行的根本原因。
問題在于單一企業不經濟,如何保證物業化環保公司就能長期盈利,如何找到平衡點,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運行機制,使公司快速擴張到一定規模,保證公司收入維持到合理水平,同企業簽訂的運營合同需明確期限和權限,同時保證和監管部門的互相配合。
首先是公司運行機制的問題,為了保證未來能快速擴張,做到能迅速占領區域性或同類型企業環境處理市場,從一開始就要做好準備。
對準備接收運營排污企業現狀的調查,尤其是企業主要產品產能和生產運行規律節奏以及生產銷售情況的具體了解。和企業簽訂運行托管合同,會面臨最低報價者得的財務陷阱,必須爭取將整體運營報價提高到可以合理承受的水平,將企業甩包袱的行為和企業面對的監管成本結合起來,化解環保公司財務風險和替企業分擔監管壓力結合起來。設定合理期限,這要綜合考慮處理設施的現狀和報廢年限,同時要考慮長期成本和長期盈利的平衡點。
對于環保公司自身來說,建設新型技術服務公司并且努力做到成本最小化是最重要的。建立同類型設備的配件庫,根據損耗速度控制合理庫存,建立和設備生產廠家的長期供貨合作,如果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自己兼并配件廠(部分價高易損配件耗材技術含量并不高,例如布袋式除塵器的布袋和污水處理站的水質處理藥品)。建立有效的節能節電運行方法,電費是所有環保處理設施的費用開支大項。
盡量利用企業自身發電電力或者周圍企業便宜電力,或者利用新能源補貼,在某幾個企業交叉區域或工業園區之中,建立太陽能發電站供給給環保處理設施。改造環保處理設施原有線路,更換高耗能部件,采用更節能省電的元器件。
建立總部人才庫,總部派出專家和地方企業培訓技術員相結合的技術人才體系。立足于能常駐運營企業的本地技術人員經過總部培訓后獨立開展技術維護工作,由總部派出專家定期巡檢和業務指導。遇到特殊問題。可以通過專家庫從公共環保領域專家中申請協助。
建立有效的應對環境事故的體系制度,要求企業積極配合,環境事故是對任何一個工業企業最致命的打擊之一。來不得半點馬虎,環保運營公司要針對特征污染物,當地周邊情況,企業特點,制定出有效的防范和事故發生后應對減輕災害制度。要求公司派出專家和本地技術人員,企業相關人員絕對了解和熟悉,積極準備物資和設備,防止事故發生。
三、結語
從長期來看,爭取政府或者環境組織環境補貼或者環保公司上市融資也是一條可行之路,尤其是排污費改排污稅后,納入區域財政支出體系,更方便了通過新設施立項舊設施技術改造等名義積極爭取財政補貼和政府支持性銀行貸款,仿照也已成熟的PPP融資模式,改善環保公司剛起步時面對的資金壓力和融資成本。
參考文獻:
[1][美]查爾斯科爾斯塔德(Charles D. Kolstad).環境經濟學(第二版)(經濟科學譯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1.
[2][美]伯克,等.《經濟科學譯叢:環境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3.
[3][美]菲爾德.環境經濟學(第5版)(雙語經濟學譯叢)[M].遼寧: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0,4.
[4]陳青松.PPP項目操作實務環境保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4.
[5]楊衛東,敖永杰,韓光耀.PPP項目全流程操作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8.
[6]楊曉敏.PPP項目策劃與操作實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10.
[7]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
[8]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
作者簡介:王生雨(1980-),男,山西孝義人,2003年本科畢業于山西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現為15級太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在職研究生。山西省孝義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測站自動監測室主任,工程師,主要從事自動站設備安裝維護調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