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富城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思想品德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改中,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將學生發展作為教學目的和中心,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互動式教學,其強調學生作為主體,實現自我價值,提升綜合素養。本文對現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環節缺少互動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師生互動;有效性分析
現階段,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強調將學生作為主體,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提升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體現出教師和學生平等相處的狀態。將對話交流作為互動基礎。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行動、情感以及知識的互動,促進思想品德教學的目標實現,培養學生行程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心理品質,提升道德修養,應用課堂中所學知識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師生之間增加互動,互相進步、互相提升。
一、現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環節缺少互動的原因
1.教學環境與理念上的原因
傳統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缺少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很多互動都是較為片面,教師往往只是重視和性格活潑或者基礎知識較好的學生進行簡短的互動,而基礎較差且不太活躍的學生,很少和教師進行互動。久而久之,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態度方面也表現出個別的差異性。教師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會提出積極表揚,但是對于中等生或者基礎較差的學生,經常表現出偏見,致使很多學生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學習興趣較低。教師沒有為學生創建很好的教學環境,且從理念上沒有提升對互動教學的重視性,導致在課堂上,教師很少與學生互動。
2.師生參與主動性欠佳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不高,缺乏主動性。教師考慮到教學內容和課時,在互動環節上往往選擇較為簡單的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只是配合教學,并沒有真正的發揮出其自身的能力,這種方式很難拓展學生思維。教師一味地“灌輸”,學生一味地聽講,教師提出的問題很難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依舊處于被動接收的狀態。教師和學生都缺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一些教師將互動教學錯誤的理解成為“將課堂交給學生”,導致課堂缺少教師的引導,課堂混亂。過分的重視學生自我學習,忽視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與此同時,互動缺少深度,師生之間僅圍繞知識進行互動,并沒有拓展性的實際活動,互動沒有上升到情感層次。
3.教師理論與實際上存在不足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而教師缺少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很多教師選擇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或者與個別學生進行簡短的溝通,其互動形式和互動內容十分單一。在思想品德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缺少深入探究性。互動式教學成為了一種單一的形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4.學生自身原因
在課堂中,學生自身對思想品德課程不感興趣,覺得思想品德課堂枯燥乏味,雖然在課堂上教師盡量引導學生,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但由于學生自身的原因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很難在互動中獲取知識。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措施
1.轉變思想觀念
想要有效改善思想品德教學師生互動的現狀,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思想觀念,按照新課改要求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將學生作為核心,尊重學生思想,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機會學生更多發言的機會,承認并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思維差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在課堂上,教師需要耐心的傾聽學生的想法,樹立民主的觀念,以公平的態度對待學生,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多多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層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滿足學生求知欲,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升學習效果。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需要提升交流效率,學生需提升對思想品德的重視度。在課堂中,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作為輔助者發揮引導作用。提升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改變傳統被動式的教學,探究主動式教學。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課堂主動權,對教學內容進行積極的思考,順利的開展思想品德教學。除此之外,學生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互動式教學中,互相討論,總結和思考,通過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有效掌握知識。師生互動式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和學生分享交流各種問題,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3.注意學法指導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不斷學習,尋找思想品德課程中創新方法。教師的態度和引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新課改時期,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能力,注意教學方法指導教學,不斷補充知識,學習先進教學理念,拓展思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采取適合學生現狀的教學方式開展思想品德教學。
4.優化教學過程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需良好溝通,增進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對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影響。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還需要提升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在初中階段,學生求知欲較高,教師應該發揮好引導的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互動中,為思想品德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的方式,可以有效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將學生主體地位體現出來,教師加以引導,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共同討論各類問題,在互動中增進師生情誼的同時,提升思想品德教學質量,促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梅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探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
[2] 劉素芬.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探析[J]. 教學與管理,2007.
[3] 王玉立.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的探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