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力
摘要:網絡綜藝在2016年得到井噴式的發展,到2017年吸引的觀眾數量之大早已不可與過去的歷史相比。致使網絡平臺和傳統衛視頻道競爭的砝碼又重了一些。在未來,現象級的網絡綜藝出現以后,網絡綜藝的生命周期會有多長,熱潮過后的網絡綜藝要以實力建筑成自己的品牌。尤其是近兩年來,幾家實力雄厚的視頻網站更是制定了自制綜藝計劃,也生產了一些口碑不錯的節目。但總體來說,真正有影響力的節目不多。本文旨在簡單梳理頭部網絡綜藝的發展現狀,并淺析其發展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綜藝;網絡平臺;分眾化;生態系統
一、網絡綜藝現狀
2017年被定義為“超級網綜年”,全年預計將會有108檔節目上線。除了數量,隨著越來越多的電視節目制作人投身網綜,頭部網綜已經具備了同電視臺正面競爭的能力,優質的頭部網綜甚至能夠反輸電視。網絡綜藝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量級不斷刷新提升。數據顯示截至到2017年4月份,共有66檔網綜播放量突破了一億級,而這一數據將不斷被刷新。而十億以上的目前雖然僅有6檔,(《爸爸去哪兒第四季》、《明星大偵探第二季》、《單身戰爭》、《吐槽大會》、《火星情報局第二季》、《黃金單身漢》)。但所占已達到億級網綜播放量的35%,是市場極度稀缺資源。16檔五億級的網綜在數量上可觀不少,但播放量不及頂頭六檔節目。相比,一億以上網綜數量猛增到了44檔所占播放量也僅在30%左右,可以說,網綜的金字塔格局已涇渭分明。
網絡綜藝節目倚靠互聯網的平臺以勢不可擋的態勢從傳統的衛視頻道綜藝手上搶占市場。發展到2017年的網絡綜藝節目的質量已經一改往日低成本、制作粗糙、同質化的面貌,精良的制作內容、多元化的形態樣式、大膽的創新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追捧。在網綜自身的競爭壞境中,騰訊視頻各方面均保持領先。數量上,騰訊視頻破億網綜21檔,是當之無愧的高質高產平臺。播放量上,芒果TV的表現同樣驚人,9檔節目狂攔80億的播放量,平均每檔節目播放量超過9億。節目播出的成功率之高令業界人士咋舌,芒果系的資源互補,正是獨一無二的優勢所在。
二、渠道為王與終端制勝
根據2007年《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網絡平臺重新洗牌,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視頻網站開始重新思考自身的生存策略。節目自制成為很多視頻網站的選擇,自制綜藝這一類的發展軌跡大致如下:大體來講,網絡綜藝節目基本都是在網絡平臺上播出的,隨著網絡綜藝節目質量的提升,逐步出現了由網絡平臺向電視臺反哺的現象,但這種情況目前仍居于少數。所以,占據網絡播出平臺這個制高點是網絡綜藝取得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年輕人更多地選擇以移動互聯為基礎的移動終端作為觀看節目的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網絡綜藝節目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
在和傳統電視平臺的競爭中,頭部網絡綜藝的影響力開始趕超版權綜藝,像最近播出的《爸爸去哪兒4》、《明星大偵探2》單個平臺的播放量都不輸于一線衛視的強檔綜藝節目。
網絡綜藝的的節目制作無論是在制作的能力上,還是宣傳發行方面都和傳統衛視有著正面競爭的能力。比如《吐槽大會》由東方衛視《今晚80后》脫口秀的年輕團隊組成的笑果文化制作出品,越來越多的電視節目制作人投身網絡綜藝,幫助網絡綜藝的發展取得更高的成果。
三、網絡平臺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
網綜作為主打網生代的節目,本身就要適應快節奏、新奇、貼合時下熱點、多變的年輕人需求,甚至比電視綜藝更需要新鮮感。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娛樂方式眼花繚亂,觀眾的口味愈發多元而不局限,純網綜藝不受一年一檔的政策限制,多數節目專注小而美的垂直內容,更新換代非常快,一些網絡綜藝已經進入自己第四代的播出,已然是網絡綜藝中的長壽者。
未來視頻網絡也將打造諸如衍生品、點擊分成 、廣告、收費、網劇分賬盈利模式良性的盈利生態系統 ,而一旦這個生態系統打通或許對傳統電視臺又是新的打擊。
四、結語
當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改變了固有的媒介環境。在這一變化的浪潮中,受眾的審美逐漸疲乏。傳統意義里沒有細化分眾的刺激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這正如《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所說,“我們親手培養出了最挑剔的受眾”。綜藝節目的發展必須作出相對應受眾習慣的改變。大數據的出現與云計算技術的成熟,為綜藝節目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分眾化與綜藝內容的精準投放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投其所好才不至于同質化、泛娛樂化。此外,開放式的腳本是節目的關鍵,只有提升了受眾的參與度與信賴度,才能確保受眾的穩定度。最終,生產內容也是不能忽視的,這直接關系到節目質量和受眾對節目的口碑。
參考文獻:
[1]蔡小華.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演進歷程及現實困境[J].新聞研究導刊,2016.
[2]費斯克.理解大眾文化[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3]張逸,賈金璽.中國視頻網站十年進化史[J].編輯之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