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仕波
【摘要】隨著素質教學的不斷深入,在高中政治教學的課堂上,如何借助生本理念來對老師的教學方法做出改進,已經成為當下課堂的一項重要目標。生本理念的教學論點主要凸顯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觀老師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學習地位,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生本理念 高中政治 實踐和思考 探微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68-02
在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由于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經驗,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幫助他們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對學習內容發展出新穎而富有創造力的學習思想來。這一點正好與素質教學的主要思想內容不謀而合,所以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大膽的放開手腳,在課堂上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本文通過對創設學習情境、引入電教手段和建立總結模式的內容展開探究,希望能為老師以后的教學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一、創設符合學生心理的學習情境
生本理念的教學思想是將教學的節奏交到學生的手中,老師一方面要弱化自身在課堂上的權威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導學生針對學習問題,進行合理的探究。在這方面的教學中,老師不妨結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創設出相應的學習情境來,讓學生在情境化的內容中,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舉一反三的練習,這樣更能加深學習印象。
例如在對《企業與勞動者》這個課時的內容進行學習時,由于這兩項的內容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少都有一些接觸,所以老師在展開教學的時候,不妨先讓學生以戲劇的形式進行表演,同時在這個情景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將章節中“勞動者依法享有的權利”、“正確就業觀的內涵”這兩方面的內容作為主題,幫助學生創設出相關的戲劇內容,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在學生觀看表演互動的過程中,老師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同時掌握勞動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內容。最后,在學生結束表演活動后,老師還可以結合當前的社會現象,讓學生就一些熱點問題抒發自己的觀點,像如何看待勞動者失業的問題,如何看待社會中存在的剝削現象等等,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二、重視引入多媒體的學習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不僅是人們的生活方式的到了提升,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手段,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教育事業與科技手段相結合的這幾年中,課堂教學形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移動化教學模式和互聯網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老師為主導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這也更加促進了生本理念的推行。在高中政治教學的課堂上,老師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感受。
例如在對《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這個章節的內容進行講解時,在正式的授課前,老師不妨使用多媒體中的影像展示技術,向學生展示一些古代的樂器、書籍、飲食等方面的內容,像比較知名的“司母戊鼎”、“唐三彩”、“秦兵馬俑”等,讓學生根據自己了解的知識,來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同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工具,從網絡上搜集一些相應的視頻內容來,對學習氣氛進行活躍;而在“民族精神”的講解中,老師可以鼓勵有獨特見解及想法的學生,在課下預習的時候,通過互聯網,或者是資料查閱的方法,來幫助老師對相關內容進行拓展,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點內容,這種模式既將生本理念在課堂上呈現了出來,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的“大合唱”。
三、建立以小組為核心的總結模式
在強調生本理念的同時,在政治內容的教學上,老師也要對總結過程進行相應的強調,引導學生對課程進行相應的總結。這里為了提升總結質量,老師不妨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一方面可以對教學環節進行更為全面的拓展,另一方面學生在總結過程中出現的學習問題,也可以在大家的幫助下進行更為完善的解決,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
在小組劃分中,老師不妨給予學生相應的引導,爭取讓各個小組間的學習能力都能趨于平均化,同時在小組成員上,也要盡可能的做到學優生、學困生和中等生共存的總結學習模式。例如在《收入與分配》這個章節的內容進行總結時,老師可以讓各小組以列圖表或者是樹狀圖的方式對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像以“個人收入的分配”和“國家收入的分配”為副標題,來對相關的學習內容展開進一步的拓展,進而將學習中的知識點,像“分配制度”、“分配原則”和“財政收入”的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同時在總結的過程中,學困生也應該對自身存疑的地方進行詳細的提出,爭取完善總結的教學環節。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學的課堂上,要想對生本理念進行全面化的貫徹,那么老師必須要打破傳統教學思路帶來的藩籬,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針對具體的學習問題,展開具有創新性的教學引導。
參考文獻:
[1]盧志虹.高中政治教學中的生本教育理論的應用研究[J]. 求知導刊,2015,(10):62.
[2]郭志玲.生本理念在高中美術課堂的應用與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3]郝立方.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J]. 學周刊,2015,(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