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蕊
【摘要】隨著近年來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已經應用到了實際教學中。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的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習質量。本文就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初中數學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54-01
隨著近年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得到了革新與改善,引進了許多先進的教學方法。而小組合作學習法就是其中廣為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法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使其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促進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
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大部分數學教師都按照學生的數學成績為參考來進行分組的,并沒有仔細的去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并對其進行分析,這導致分配的小組中,在合作學習時,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表現的機會較多,而成績差的學生則沒有什么表現的機會。不合理的小組分配,導致學生間出現不平等,因此不能開展有效的合作,進而不能實現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二)學生的合作參與度不高,缺乏合作的主觀意識
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是通過實踐發現,優秀的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而且經常受到表揚,因此在合作學習中非常積極。而成績差的學生則缺乏積極的參與性,沒有合作的主觀意識,因此在合作學習中缺少表現自己的欲望,與小組成員的合作效果不高。
(三)合作內容不合理
在實際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追求合作學習得而開展合作學習,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都一一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開展教學,這使得合作學習變得過于形式化,并不能發揮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策略
(一)結合實際合理的進行分組
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關鍵部分,只有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才能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在進行分組前,教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并根據這些差異性來科學合理的進行分組,形成最優化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組建合作組時,教師應該遵循組內異質與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內異質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成績、學習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來建立一個穩定的合作小組。組間同質的原則指的是,組建的小組之間各方面的水平應該保持一致,保證小組之間競爭的公平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才能激發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內容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哪些教學內容適合合作學習的開展,同時在設計合作學習任務時,應該考慮到循環漸進的原則,教學內容應該從簡單再到困難,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注重小組內部分工學習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組內成員的分工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的進行組內任務分工,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才能讓每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從而有效的配合進行學習。比如,在學習《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的相關學習時,教師為學生制定調查內容,小組內進行分工學習,數據收集交給分析能力較強的同學,然后將這些數據交給邏輯能力較好的學生進行統計和數據處理,將圖表制作交給對繪圖感興趣的同學,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身的價值,從而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樂趣,進而提高學習的欲望,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
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新興的教學模式之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起著有效的教學作用,其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邏輯思維發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分組,安排合理的合作學習內容,使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有效的教學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雪梅.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中國培訓,2016,02:294.
[2]賈海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