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野
【摘要】體育是我國教育事業重要組成部分,和學生身體素質有著緊密聯系。其中體育訓練是體育教學作為關鍵的環節,但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很多高中體育教師并不重視訓練中的安全問題,再加上學校硬件設施投入不足,教師忽視理論知識以及教學方法有誤,導致體育訓練安全一直受到影響。本文則從改變教學理念、細化教學目標和創設教學模式等分析加強高中體育訓練對策,望給予體育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 訓練 安全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220-01
體育是高中課程重要組成,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快速推進,一定程度也提升高中體育課程地位。傳統高中體育教學無論是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都較為單一陳舊,無法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需求,更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再加上教師嚴重忽視體育訓練問題,不利于教師開展,因此強化體育訓練安全對提高教育質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高中體育訓練安全現狀
1.1硬件設施投入不足
高中體育訓練對各項硬件設施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訓練中需要保證學生能掌握體育基本理論知識,更能保證學生具備實踐技能,由此一來就需要在校園中配備相應的場地和教學器材。例如跨欄教學中要運用到跨欄設備和田徑場,籃球教學要有籃球場地,游泳課就要有游泳館或游泳池,只有這樣才能開展教學。但實際情況是多數高中對體育教學硬件設施投入力度不足,導致很多體育項目無法開展,一定程度影響大學體育發揮作用。
1.2忽視理論基本知識
當前我國高中體育教學更注重傳授體育技能,基本上在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等戶外場地講授所有課程,常常為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直觀性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忽視體育理論基本知識,也使體育教學實際效果受到嚴重影響。體育理論知識作為體育實踐技能的基礎,如果沒有淺層知識進行引導,學生很容易對模仿的體育技能一知半解,降低體育教學質量,也導致學生忽視訓練安全。
1.3教學目標缺少明確性
當前體育教學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借助教材呈現的知識充分讓學生加深自我感悟和提升。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一味地傳授知識,而學生只是單純的聽講或模仿,這種教學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熱情,調動學生情感體驗更不知從何談起。
2.加強高中體育訓練對策
2.1改變教學理念 優化體育訓練
當前高中體育教師除了要考慮學生學什么內容,怎么學,更應考慮學生在學習后是否會產生積極作用。將學生需求放在首位并根據其興趣、需求、愛好選擇和其自身發展相契合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過程中要從體育教材的理論知識、運動技術技能中挖掘出其潛在的競爭性、娛樂性、趣味性等各種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的教育因素,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高中體育教師在評價中也可效仿其他學科實施分層評價,讓不同體育層次的學生均能得到發展。對于體育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都善于鼓勵和表揚,運用放大鏡尋找學生優點,及時肯定此類學生在日常學習和鍛煉中的進步,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對于體育學習水平中等的學生則以肯定評價為主,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同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點撥。而對體育高水平則以高標準和嚴厲的要求對待,要求學生掌握處基礎運動知識外的訓練技能,并提醒此類學生多幫助體育基礎薄弱學生,一方面能鞏固體育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學會與他人合作,因為給他人講解知識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2優化教學內容 確保學生安全
在體育訓練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考慮學生學什么內容,怎么學,更應考慮學生在學習后是否會產生積極作用。將學生需求放在首位并根據其興趣、需求、愛好選擇和其自身發展相契合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過程中要從體育教材的理論知識、運動技術技能中挖掘出其潛在的競爭性、娛樂性、趣味性等各種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的教育因素,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新課程強調學生的獨立性,即該主體有克服問題的能力,也是個性與差異并存的人。所以教師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推進大學體育教學。教師要在課堂活動中多組織有利于學生動手實踐的活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過程中培養其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例如體育教師在講解“中長跑”一課時,當講解完中長跑相關技巧和注意事項后就組織小組競賽等體育游戲活動加深學生對中長跑知識理解,也讓學生在游戲中發揮主體性,提高自主鍛煉能力,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識,更達到體育鍛煉目的。
2.3創設教學模式 解決安全隱患
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開展體育訓練課應從學生訓練的全面性、系統性、基礎性,避免出現拔苗助長訓練思想,教師應根據高中生實際情況和訓練課程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保證高中體育訓練活力。事實上體育教學總體內容只有兩個層面,分別為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實際鍛煉。通常大部分學生都喜愛后者,但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即將面臨人生重大關卡之一高考,再加上學習內容多且涉及面廣泛,導致部分學生存在叛逆心理。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必須在研究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開展體育教學。在體育理論知識教學上,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因為體育教學目的除了促使學生鍛煉身體,還在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3.結語
總之,安全是高中體育訓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體育訓練現狀要求教育者對其實施改革和創新,從而為社會培養素質優良和身心健康的優質學生,使培養的學生以積極進取的精神迎接21世紀挑戰。
參考文獻:
[1]孔贊.高中體育訓練中的安全現狀與對策探討[J].教師, 2015(21):60-60.
[2]石銀山.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與對策探討[J].軟件:電子版, 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