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婷
摘要:學生會作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和組織載體,無論在凈化校園精神文明、宣揚校園優秀文化還是在塑造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都發揮著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當今社會轉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學生會更是肩負前所未有的責任和義務,且在新背景下,高校學生會需要發揮的角色更紛繁復雜,同時也面臨著轉型的挑戰,因此,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視域和新背景下高校學生會的角色定位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高校學生會;學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定位
一、前言
高校學生會是在高校黨委領導下、團委指導下,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群眾性組織,是學校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它作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和組織載體,無論在凈化校園精神文明、宣揚校園優秀文化還是在塑造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都發揮著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2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指出要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其中說到要積極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組織和學生社團作用。創新的源泉歸根結底源自于人,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學生無疑是數量最龐大、力量也不容小覷的對象,而統一組織并發揮穿針引線作用的必然要數高校學生會組織。由此可見高校學生會建設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當然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推動高校學生會進一步發展和保持活力的靈魂要素。
而在當今社會轉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學生會更是肩負前所未有的責任和義務,且在新背景下,高校學生會需要發揮的角色更紛繁復雜,同時也面臨著轉型的挑戰,因此,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視域和新背景下高校學生會的角色定位顯得至關重要。
二、高校學生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的作用與充當的角色
(一)學生會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與紐帶
首先,高校學生會應當充分發揮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即溝通作用。
一方面,學生會應當從廣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一切為了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及時向學校反映學生在工作和學習等各方面的的意見和要求,做好服務維權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學生的合法正當權益;另一方面,學生會要將學校的重要決策和意見傳達給廣大學生,并做好相關宣傳工作。學校對有關問題的決定和處理意見等及時傳達給學生,并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說明工作,必要時可建議有關領導和學生進行直接協商對話;另外還要隨時隨地把學生的思想實際、建議要求等向黨和政府、學校作匯報,使有關領導能夠了解到最真實也最及時的第一手情況,為決策提供準確信息,同時還可幫助黨和政府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學生會一方面是學生利益的代表者,另一方面是高校有關方針、政策和思想決議的執行者和傳達者,因此高校學生會應努力發揮其“紐扣”作用,將高校與高校大學生緊密結合,保證信息的準確轉導和狀態的精確反饋,充當好無形的橋梁與紐帶。
(二)學生會是高校宣傳輿論的重要風向標
同樣重要的是,學生會是高校宣傳輿論的重要風向標,即宣傳作用。
輿論宣傳是學生會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重要載體和不可缺失的渠道。高校學生會利用所屬的宣傳部、網絡部等部門,通過校內宣傳終端,將時事政治、熱點新聞、校園文化的信息及時而準確的傳播到廣大同學手中。通過日常主題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播到廣大學生中,為健康成長提供無窮的精神動力。從受眾角度看,這也是廣大高校學生群體獲得和接受相關理論與思想的重要來源,所以如何通過高校學生會把握好高校宣傳輿論的方向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工作者熱切討論的話題。
因此,學生會應發揮好其宣傳職能,緊緊圍繞院黨委、團委的中心工作,積極宣傳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有關決議,加強對廣大團員青年的政治宣傳和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多渠道、經常性的了解團員青年的思想狀況和要求,正確分析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充分利用廣播站、宣傳欄、校園網等宣傳工具,對院團委的各項工作進行及時、有效的宣傳,并配合學院黨委宣傳部認真做好黨的宣傳工作,陽光引導、積極教育,扮演好風向標的角色。
(三)學生會是凝聚和號召學生群體的“吸金石”
毋庸置疑的是,學生會是凝聚和號召學生群體的有力組織,是吸收和召集廣大高素質學生和優秀人才的“吸金石”,即群眾優勢。
一方面,學生會具有提供民主參與渠道,培養大學生民主能力和民主意識的作用。學生會的產生過程、組織方式和運行模式就是大學生進行民主參與的過程,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民主能力,培養民主意識,為他們進入社會更好地參與政治,維護自身的民主權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這樣的組織機構,其民主和任人唯才的魅力,也成為吸引廣大優秀人才的有力籌碼。
群眾優勢的另一方面體現在,學生會的成員都是來自于學生,具有共同的語言,容易產生共鳴,能獲得廣大同學對其所做工作的支持;并且他們對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都有著相當的了解,通曉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開展起工作時能夠有的放矢、準確到位,也能更加具備號召力。
(四)學生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源頭活水”
學生會是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是校園文化活動的“源頭活水”,即創新作用。
校園文化是一種在校園生活的成員所共同享有的校園價值觀和這些價值觀在物質與意識形態上具體化的文化形態,是一種積極奮進的精神力量,是一種無形勝有形的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學生會開展的文化活動以其內容的豐富性和開放性,主體的廣泛和形式的多樣性已成為當今大學校園文化中一個先進而鮮明的文化建設力量,而推使這樣一份力量經久不息的便是創新能力,即源頭的活水。
三、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校學生會干部的角色及轉換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在題為“在實現中國夢中綻放青春光芒”的重要講話中提到,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同時他說:“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這別有深意的一番話,無論是在價值觀轉變還是在青年就業觀和奮斗觀上的沖擊和影響都能給人以醍醐灌頂的一擊,也為現今高校學生會精神建設和高校學生會干部角色定位給予警示的同時,樹立了重要的參考標桿。
(一)不僅做“領導者”,更要做“引導者”
學生會干部是在學生會這個群眾組織中擔任具體的職務、處于一定的領導崗位、行使一定管理服務職能的學生。因此學生干部的定位首先是學生,然后才是學生會干部。作為學生會干部,無疑是大學生群體的領導者,但學生會干部應該分清工作與學習、生活中的角色定位,放下所謂的“領導架子”,拒絕所謂的“官僚主義”,將發號施令改為循循善誘理性安排,不僅做一位“領導者”,更要做肩負大學生群體榜樣楷模的角色,做一位大學生群體思想與行為的“引導者”。
(二)不僅做“管理者”,更要做“服務者”
學生會本身是學生自治的組織,其創立初衷和最終目的都是更好的服務學生,這點不能變。學生會作為最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最有群眾基礎的,有著廣泛的活動影響力和持久的教育滲透力的學生基層組織,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在自我服務的定位上需要在引導和提升到為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除了自我服務,為廣大師生服務更是學生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學生會干部不僅僅是一位管理者、組織者,更是一位全心全意、誠心誠意服務學生,深入學生學習生活,不厭其煩反映學生意見建議或者疑難問題并高效加以傳導和解決的“服務者”。
(三)不僅做“執行者”,更要做“創造者”
創新是事物發展的不竭動力,學生會干部不僅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更要大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充分保持學生會的活力,在繼承發展傳統活動、嚴格執行基礎工作的同時不斷更新思想、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只有不斷改革創新,為學生會工作注入源頭活水,才能使學生會組織永葆青春活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校學生會的發展對策
(一)準確自身結構定位,健全組織機制建設
首先,高校學生會是學生自己的組織,它受校黨委的領導,在校 團委的具體指導下開展工作。但具體開展工作時,角色定位上逐漸產生了一些偏差,體現在部分學生會工作過多依賴教師的指導,缺乏自主性和創新性;學生會干部缺乏持久的工作熱情且出現“官僚化”傾向;組織開展活動時不注意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活動內容單一,有時候為了活動而活動,對校園文化提升作用不大。因此,提高學生會管理水平,加強組織制度建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學生服務”的創立初衷,準確自身定位,完善組織架構。
(二)把握思政教育特點,因勢利導以文化人
高校學生會應當首先端正教育思想,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過程,從而提高教育效果。即“把好德育質量關的視角,從評價入手,對于如何促進學生會德育功能更好地發揮,提出如何完善學生會德育評價機制”。要通過活動、宣傳等方方面面將思想與文化潛移默化到受眾心中,因勢利導、以文化人,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健全獎懲考核機制,疏通人才流動渠道
目前的學生會評價激勵體系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管理者過于重視工作結果,對學生會干部和成員工作中出現的失誤總是批評大于分析和指導,不利于提高學生會成員積極性;高校獎學金幾乎沒有專為學生干部設立,甚至學生工作經歷不能為學生干部提供應有的優勢和獎勵,這無疑打擊了學生干部的工作熱情,不利于人才的延續。因此,如何更好的健全獎懲考核機制,疏通人才流動渠道,為學生會機構更好的留住人才一直是一個較大的疑難問題。
(四)提高學生干部素質,樹立優秀模范典型
注重學生會干部培養是指導學生會工作的關鍵。如何科學地培養學生會干部是加強學生會建設的重要前提。培養學生會干部應重點把握好三個環節,即合理選拔與任用、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以及因勢利導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會干部要注重自身素質提高,不僅要有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更要有服務廣大同學的意識;其次,學生會干部要貫徹“群眾路線”,擴大學生會的影響力;再次,學生會干部要重視學生會形象的塑造。要定期對學生會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會干部的綜合素質,發揮高校學生會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堅持從自身做起,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為其他成員做出表率,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同時注重樹立優秀典型,發揮模范效應,從而更好地帶動廣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孫迪夫,岳登曉.高校學生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03).
[2]全紹華,王欣,劉丹丹,張媛媛.高校學生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理論與實踐,2009(03).
[3陳占強.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高校學生會現存問題及其解決途徑[J].山西農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