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霞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一中)
摘 要:高中語文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綜合性強、實用性強的特點,然而,從考試結果來看,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呢?很顯然,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遠遠不夠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高中語文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新課改強調學生是課堂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每位語文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有效高中語文教學探析”這個話題和大家共同討論一下,希望能對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課改;有效教學;應用策略
一、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涵蓋了聽、說、讀、寫以及這幾方面的綜合,同時作為一門語言交流工具,還具有實用性強的特點,它是人類溝通的橋梁,是信息傳播的載體,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由此可見,學好語文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然而,從考試結果來看,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及課堂效率是擺在每位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有效教學”這個話題。
二、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等方面協調發展,有效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是新課改背景下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有效教學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有效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有效教學有利于搞活教學課堂,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三、有效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主體,主導著整個課堂,采用“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課、記筆記、做作業,因此,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自然課堂效率也不高。而新課改則強調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教師則作為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起組織、引導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以引導、啟發為主,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學生。
以《裝在套子里的人》為例,在講這篇文章時,不是一上課教師直接就上來為學生講解教學內容,而是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預習這篇文章說說自己對“裝在套子里的人”是怎樣理解的?讀完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再加以總結,在討論中,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表現得非常積極,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2.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一般都是按照課本教材和自己的實踐經驗來授課,因此,學生會覺得比較枯燥,學習興趣不高。而新課改則強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興趣愛好等靈活地改變教學形式,如:創設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以《想北平》為例,這是老舍的一篇散文,在講述這篇文章時,教師不是機械地把課文的重點句子讓學生圈起來,然后再一個個地講,而是先把作者的創作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導入,立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引導學生對文中重點語句的分析,體會作者對北平的眷戀之情。當然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談談自己對歷史上北京的認識,讓學生說說自己與北京之間的那些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但使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課文內容,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3.利用現代教學工具,進行多元化教學,激活語文課堂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語文教學具有內容豐富的顯著特點,并且從近幾年的高考我們不難看出,語文考試的范圍越來越廣,因此,僅靠書本上的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而新課改強調,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生動、信息量大的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活化語文課堂、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以《蘭亭集序》為例,這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我們都知道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不高,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引導學生翻譯每一句話來理解這篇文章,學生會覺得比較枯燥,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如果這時借助多媒體形象生動的優勢,一邊讓給學生展示相關的背景、圖片,一邊讓學生理解每句話的含義,學生便會覺得很輕松,并且學生的思維也拓寬了,從而達到活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從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創設教學情境以及利用現代教學工具輔助教學三個方面論述了有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希望我的論述能為語文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程相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4(12).
[2]趙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