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琴
(山西省芮城縣博立中學)
摘 要:數學是對人的邏輯思維以及嚴謹性都可以起到鍛煉的一門學科,而且數學在我們生活工作中也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標要求下,數學的學習也已不再只是對于知識的掌握,教學也不能只是單純的將知識進行傳授,而是要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當然這也是對我們新課標教學的一個最好詮釋。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學效率,從而形成高效課堂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
新課程中指出,數學教學不僅僅是教師一人的單向教學,而是師生雙方的互動教學。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與自身素養的最佳途徑,課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天地。因此,課堂的教學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而對于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高效課堂,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數學與生活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在新課程的教學下,之前的傳統教學——填鴨式教學,應早早將之拋棄。要將數學的教學變得更加具有靈活、形象性,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將課本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系,這樣教學就會更加生動,而不再是之前單一式的教學,也會讓學生感到新意。將數學與生活結合,也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用數學知識去分析我們的生活。如在講幾何中“點、直線與面的關系”時,就可以讓學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尋找,這樣也會更加有利于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同時也會起到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無處不在。用生活將數學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它也可以激發學生內心驅動力,起到推動學習的作用。學生的學習效率上升,從而也就會形成高效課堂。
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對于課堂教學的優化來說,首先需要教師的自身專業素養有較高的水平,其次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了解。這樣教師在設計分層教學時,才會更好地將之優化,對課堂的時間利用率才會提升。對于分層教學而言,這是一個對于認知過程的完整性體現,是對學生進行講解數學知識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是先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分層設計;二是當傳授知識后,讓學生先去思考、練習,教師這時就要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及時抓學生出現的問題,并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去激發自己的創新力。這樣學生就會對這道題目有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并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慢慢就會加深對數學知識的領悟能力。當然在講解到一些難點、重點時,就要更加精簡地將內容凝練,以短小精悍的視頻教學來進行,這樣對學生而言也就不會出現因知識容量大而導致枯燥乏味等情況。小視頻聲像俱佳、圖文并茂的教學會給學生一種視覺上的沖擊,也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記憶更加深刻。心理學者曾說:“視覺接受知識的能力是70%,而聽覺是20%。”可見這樣的視頻教學輔助對于課堂時間的合理利用,學生的有效學習都會起到一些重要作用。而且這樣的課堂教學也會更加緊湊,實現高效課堂。
三、創設合作學習的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對于數學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設置到一個情境中。采取小組討論學習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感受探索問題的過程。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將自己的數學本質與認知領悟到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對問題的精心設計,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投身于學習討論之中。而對學生的見解與看法,教師要適時鼓勵,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學習態度。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分析、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團隊意識得到鍛煉,還可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撞擊,汲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缺點,從而對于數學的理解更加透徹。同時也可以將學生間的友誼之情深化,對學生之后的發展也會奠定一定的基礎,實現有效教學。
總之,在新的課程標準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首先以學生為主來進行課程設計,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之前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主體的地位改變。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改變教學方法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斷優化教學方法與理念,從而改善教學課堂的氛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給予學生最高效的學習方法,以及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加牢固的掌握。迅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成為一個21世紀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琳琳.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2(34):74.
[2]楊微.淺析在新課改下的如何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J].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13(10):58.
編輯 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