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春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以及教育的進步和發展,小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要求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對于小學數學老師來說,應該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很多小學數學老師習慣了“灌輸式”的教育,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不積極、不踴躍,這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實踐研究;方法途徑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將原本比較單一枯燥的課堂進行一定的改善,讓教學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引領整個課堂進行提問、思考以及解決問題,這樣的過程就稱之為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探究式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己參與其中的過程,也是學生自己改善學習方法、投身探究的一個過程。因此,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提高對這一教學方法的重視程度。
一、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老師們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老師告訴他們什么,他們就吸收什么,對于老師講解的知識不會有重點地吸收和接收,這樣的方法和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是不科學的,不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比如,在上課時,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解答和提問;對于一些比較難的題目,老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講解和回答,這樣真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其中。再比如,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小老師的角色。舉個例子,每節課結束的時候,我都會讓學生簡單地回顧這一節課學習了什么,以前我總是自己帶著他們進行歸納梳理和復習,現在我會讓他們自己進行思考和總結,這樣學生能夠真正進行思考,老師的提問和監督會對他們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另外,我也會在節課結束的時候讓學生對下節課的知識進行一定的預習,在下一節課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大概講解一下他們預習到的知識和存在的疑問。在課堂上,我也會把這樣預習講解的機會讓給學生,這樣既有利于督促他們進行復習,也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參與課堂,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說到探究式學習,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小組合作競爭學習。小組合作競爭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將學生分成幾個實力相當的小組,讓學生進行集體探究和學習。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候,能夠更好地進行溝通和學習,比起老師和學生在一起討論學習效率要高得多。另外,每個小組之間會形成一定的競爭力,也有利于學生提高和進步。在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老師應該對一些細節進行重點關注。比如,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每個小組首先應該在人數上保持一致,另外,每個小組應該在實力上保持一致。一個小組中既有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有學習比較差的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在分組討論時更加合理和充分地進行探究學習,這也就要求老師在分組的時候要對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測評和了解。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不要對學生進行過多干預,應該充分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溝通,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分歧和走入了誤區,老師也要給學生犯錯誤和自我糾正的機會。這不是說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不管不問。老師可以適當地走下講臺,聽聽學生思考和解題的過程,聽一聽學生的思路,這樣有利于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后,老師進行更好的點評和分析。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后,老師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探究進行一定的評價和分析,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三、注重作業反饋
探究式學習并不僅僅局限于對新知識的學習、探究,還包括對學過的知識的探究。這也就要求廣大小學數學老師們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注重課后習題的反饋。比如,很多學生都容易在一種類型的題目上出錯,那么肯定是某個知識點的講解讓學生感到困惑和疑慮,那么老師們就要找到教學中的這些問題,并且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探究和研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另外,對于一些個別學生存在的非共性問題,老師可以單獨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分析,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在數學教學反饋學習中,老師還可以讓學生積累錯題,將所有做錯的題目和原因分析積累在一個本子上面,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溫故知新,從錯題中進行探究、發現、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探索和進步。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在新課改下,注重對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老師還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接受能力進行一定的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適當合理地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以及小組競爭力。幫助學生通過錯題分析,溫故知新,推陳出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以及打造探究式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謝觀會.淺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讀寫算,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