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陵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蒙山縣蒙山中學)
摘 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教學屬于一項重要內容,然而,就現階段的高中田徑教學來看,其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研究了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現狀,并分析了改進田徑教學的有效對策,希望為推動高中田徑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現狀及對策
近些年,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田徑教學的開展對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與磨煉學生頑強的精神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改革與創新高中田徑教學方式,成為當前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從而為田徑教學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以下圍繞高中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
一、現階段高中田徑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1.學校對田徑教學的投入不夠
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學校的教學重點放在提升學生成績與升學率上。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文化課的課時明顯多于體育課時,甚至在教學進度的壓力下,不少教師直接占用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進行文化課的講解。除此之外,由于學校忽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在這個方面的投入相應也就不多,而田徑項目因為體育器材與設施的不足而無法順利進行,直接影響了田徑教學的質量。
2.學生缺乏對田徑運動的興趣
體育是中考的一項必考內容,因此,體育課成為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田徑教學的質量。然而,體育不在高考的范圍內,這也使得田徑教學的比重大大縮減,具體表現在課時方面,文化課所占比重較大,分給田徑教學的課時卻寥寥無幾。除此之外,高中生在沉重的高考壓力下整日忙于復習文化課,學生根本不愿意花費時間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鍛煉。
3.評價考核機制有待完善與改進
就田徑教學的評價考核方式方面來看,其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傳統的側重于學生達標結果與技術水平的評價方式。然而,作為一項有利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與塑造學生良好精神品質的體育項目,田徑教學應將學生對田徑項目的興趣以及其對鍛煉方式的掌握程度作為考查重點。然而,不同的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傳統的考核方式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有失公平。長此以往,有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在付出努力而多次無法達到考核標準后,內心將會對田徑運動產生畏懼與抵觸情緒,逐漸失去對田徑訓練的興趣。總而言之,忽視學生差異性的考核模式不僅背離了田徑教學目標,而且阻礙著田徑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解決高中田徑教學問題的有效對策
1.轉變傳統的田徑教學觀念
高中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參加田徑運動鍛煉身體,有助于促進學生身體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平時沉重的工作與學習對學生身體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否則,學生在身體狀況不佳的狀態下難以應對來自于工作與學習的壓力,特別是對于需要承受巨大的高考壓力的高中生而言,強健的體魄是重要保障。因此,學校、家長與學生三方應提高對田徑教學的重視,合理安排田徑教學的課時,給予學生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使其以更好的姿態應對人生中的高考。
2.增強田徑教學的趣味性
傳統的田徑教學中,教師采取落后的教學方式,使得田徑運動項目對于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甚至部分學生內心對于體育鍛煉存在厭煩與抵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創新與改革教學方式,提升田徑教學的趣味性,由此調動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熱情。同時,教師應在充分認識到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差異性的基礎上,有針對性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與此同時,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與點滴成就,教師應給予充分的認可,并與學生構建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其熱愛田徑運動。
3.改進與完善評價考核機制
科學合理的評價考核方式,不僅可對學生的田徑訓練效果進行全面考查,更可以調動學生進行田徑鍛煉的積極性。為此,學校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結合學生的特點科學合理地制定考核評價機制。需要注意的是,學校應圍繞著田徑教學目標制定考核評價機制,特別是要將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性納入考查范圍內,以公平、公正為基礎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以免考核結果挫傷學生田徑運動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田徑教學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取得顯著的進步,然而,田徑教學質量受傳統思想觀念影響而一直得不到提升,這就需要在全面認識問題的基礎上,改革與創新田徑教學方式,保障田徑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明.淺談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2012(27):43.
[2]談立斌.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11):22-23.
[3]林義輝.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現狀及對策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30):94.
作者簡介:丘陵,男,廣西梧州人,就職于蒙山縣蒙山中學,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訓練工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