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偉
(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第四小學)
摘 要:課程的準備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好教學的前提條件,同時,做好備課,教師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是發展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課程;備課技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教學的基礎和起點,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組成部分。
活動前通過準備活動,師生準備,達到“心中目標、手有方法、眼有學生”的目的,只有有條不紊地組織活動,活動的時間才會比較充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備課時應注意的問題
在備課過程中,有許多可能會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語文教師必須吸取教訓,不能形成習慣。我認為,要將備課工作做好,首先不要簡單地復制,但也不要千頭萬緒,要確切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其次,不能閉門造車,要熟悉學生,鉆研材料。再次,注重學生瑣碎的課堂提問。不難發現,有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及心理素養,有時會問到底,不管其問題對學生是否具有啟發性,在不該設問處濫問,也會影響教學效果;第四,不要沒有目的,要中心明確。如果教師在每個課程上設置的教學目的不明確,備課時沒有目的,全憑自由發揮,學生只會困惑甚至不知所措,甚至厭倦課程;最后,忌程式定勢。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好奇心,老師備課時應有創新觀念,教學方法必須改變,尋求不同的教學手段。教學的單調無味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二、引入新課程和設計指導應遵循的原則
1.符合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的導入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導語不要從教學內容中游離。
2.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導語
備課時可以從內容中得出一個或幾個問題,從教學內容的意義上進行總結,把學生知道或不知道的例子放在一起,設計具有新風格的導語。由于教材的內容豐富,涉及的知識和事物方方面面,可以從其關聯中尋找線索。
三、導入技巧的應用
1.提問議疑導入
緊扣一個或兩個與文本密切相關的問題,可以起到總結全文了解文本的關鍵作用。例如:《司馬光》一課,一位老師就是這樣來進行切入的:小朋友,如果當你和另一個小朋友玩耍,他不小心掉進了水缸里,你有什么方法將那位小朋友救出來?今天要講的課文內的司馬光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2.通過敘述故事導入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講故事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如上《草船借箭》一課時,講述孔明通過自己巨大的勇氣和智慧借十萬支箭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的興趣一定會很濃厚。
四、要實踐檢驗,有長遠眼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想說,“課堂是檢驗備課效果的唯一標準”。上課前無論怎么精心設計教案,都無法說明備課是成功的。備課的成功與否應在課堂上進行檢驗。其實,很多老師都注重課后反思,反思自身的成功與不足,并及時記錄。但很少有教師對自己的教案進行再次修改,實施真正意義上的“二次備課”。而往往在課后將教案拋到一邊,不為將來打算,不為自己的進步而努力,缺乏長遠的眼光。如果你能在教完課后進行“二次備課”,根據課堂情況做一些適當的調整,會使你的教案更加完善,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你有條件再次進入課堂,采用全新的教學設計,你的課堂也許會更精彩。把眼光放遠一些,再放遠一些,也可以進行“三次備案”或更多次的備課(上課的過程也是備課的過程)。有人說,通過反復上課,不斷修改自己的教案,你的備課水平將在反復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例如:特級教師薛法根在執教《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時,每次下課后,會結合實際的課堂討論進行修改,對自己的計劃力求完美,當再次進入課堂教這一課的時候,他將使用新的教學設計,課堂也越來越精彩。因此,我們應該將備課當作一個動態系統,不僅注重課前精心策劃,也應該注意課后反思,特別是根據課后反思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可能是小細節,也可能是大刀闊斧,但所有的修改或調整都依據課堂的反饋,都應靠實踐來檢驗。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必須提高備課的質量,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做鋪墊。
參考文獻:
[1]魏薇.小學語文教學法[M].濟南:齊魯書社,2010.
[2]陳陸玉.和年輕的小學語文教師談談怎樣備課[J].新疆教育,2001(10):34.
[3]左風英.小學語文備課技巧[J].考試周刊,2014(2).
[4]張玉娟.精心設計導入方法,巧妙導入新課[J].中華少年,2016(2).
[5]史華榮.小學語文教學導入例談[J].考試周刊,2015(3).
[6]任美青.小學語文備課技巧[J].考試周刊,2014(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