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水作為一種資源,在整個大自然的水循環系統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觀念和技術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在城市環境中反而得不到有效利用,引起災害。雨水花園的和技術近些年在歐美等地區得到大力的推廣,尤其是針對城市雨洪管理這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雨水存在的意義遠比我們想象中要重要得多,現如今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中,它們成就了一座又座花園。灌溉植物、補充地下水、減少污染,幫助城市像海綿一樣收放(水)自如。
【關鍵詞】雨水花園;可持續發展;智慧與藝術
一、緒論
1.雨水花園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研究現狀
現代雨水花園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是一種新型的以有效利用雨水、節約水資源為目的的花園形式。日本、德國和美國在開展與水資源利用和管理處于領先階段,這些國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發展,已經形成并具備比較完備的系統體系,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急速發展,部分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的跟不上城建的發展,導致城市暴雨內澇災害,“看海”現象頻發。引發了人們對于雨洪問題的思考和重視。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部更適于2014年10月頒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將雨水管理問題提升到國家層面。旨在通過推廣和建設“海綿城市”,利用其生態功能,實現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
2.雨水花園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意義
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雨水花園,雨水花園為綠色城市的建設構建了新的生態斑塊。它一方面能夠蓄存、滯留雨水,調節城市生態水資源循環系統,另一方面能夠為城市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增加城市綠量,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二、雨水花園概述
1.雨水花園的概念
雨水花園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淺凹綠地,在此區域內種植各類喬木灌木花草,被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凈化雨水以減小雨水徑流的污染,并使之逐漸滲入土壤,消納小面積匯流的初期雨水,將雨水暫時蓄留其中,使之補給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城市用水。
2.雨水花園的功能與類型
(一)雨水花園的功能
與城市公園一樣,雨水花園有著眾多的功能,同時還有這城市公園所無法比擬的功能:
(1)凈化空氣;
(2)收集雨水,重建水循環;
(3)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4)保護生物多樣性;
(二)雨水花園的類型
(1)以控制雨洪為目的;
(2)以降低徑流污染為目的。
(三)雨水花園設計原則
(1)低影響開發原則;
(2)功能性與景觀性相結合;
三、國外雨水花園的建設實踐
隨著雨水花園的發展,世界各國目前已普遍展開建設,如今已有許多優秀的典范案例,包括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其中以加拿大的雪邦公園為例說明:
雪邦公園位于加拿大多倫多市,基地由一個被忽視的湖邊的棕色地帶轉變而來,將雨水處理設施與景觀、建筑、工程和公共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超越了對與公園的傳統定義。設計著重考慮的可持續性發展功能,包括了方便的公共交通、自行車存儲及其他替代方式交通、減少光污染、高效能水源美化環境及可再生能源的存儲。整個雨水循環系統經過紫外線處理,之后從名為Light Shower的三個9米高的藝術雕塑上落下來,然后通過生物過濾床,被導入長240米的水道,并最終排入安大略湖。
四、結論
有一則公益廣告——大自然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的眼淚。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高樓林立、汽車尾氣的排放、工業污水的排放,城市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城市綠地面積逐漸減少,土壤的滲水能力逐步下降,越來越多的雨水通過井蓋等雨水收集設施流入城市下水管道,干凈清澈的大自然之水直接流入地下雨水管無疑是對水資源的最大的浪費。
【參考文獻】
[1]王淑芬,楊樂,白偉嵐。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雨水花園建造探析[J]。中國園林。2009(06)
[2]孫奎利,孫奎永,楊波。國外雨水花園建設實踐及經驗啟示[J]。山西建筑。2014(02)
[3]梁思宙。生態與藝術的融合——雨水花園建造探析[J]。園林園藝。2016(07)
[4]王媛媛,白偉嵐,王瑩。基于低影響開發的城市空間雨水景觀工程設計方法[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4(02)。
[5]俞萍。海綿城市中雨水花園的規劃與運維研究[J]。建筑設計管理。2015(11)
作者簡介:勾維娜(1993—),女,民族:漢,籍貫:山西長治,現就讀于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學(景觀)方向學術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