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英語教學越來越呈現出一種多元化模式。傳統的、單一的授課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新的課堂要求。深入淺出地從英語課堂教學資源的整合、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及新型英語課堂的構建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細致的闡述,體現了一種全新的英語課堂授課理念和思維。
關鍵詞:英語教學;綜合實踐活動;新課程;創新精神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英語教學越來越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模式,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是英語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那么,如何把英語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真正地整合起來,讓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情境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筆者經過多年教學實踐,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探究性學習方式為英語課堂教學營造了富有情趣的教學氛圍
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探究性學習方式,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創設了有趣的交流情境,為英語課堂提供了一種開放式的環境,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大膽想象,主動探究,促進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如,把小組活動(Pairwork、Groupwork)等具有競爭色彩的活動引入課堂,鼓勵學生即興發揮甚至超越預先指定的要求,如在上每單元的Reading時,老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文后小組合作討論回答問題,學生開始各抒己見,然后經過合作探究得出答案,最后再小組展示答案。這樣整個教學過程靈動活潑,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通過對文章的反復閱讀體會,既鍛煉了口語,又學到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
二、多樣性英語作業的設計,提高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布置的作業只有書面正式作業,要么讓學生抄寫單詞、抄課文,要么布置一些簡單的用所給詞適當形式填空,或者單項選擇題,這些作業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只有知識性,沒有趣味性、探究性。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方式,體驗知識獲得過程的美妙,享受成功的喜悅。教師除了布置書面正式作業以外,還可以根據課本內容給學生布置編對話、調查采訪、資料收集等作業。
編對話(Dialogue),根據當天所學內容自編對話,然后進行對話表演(Performance),比如學完“What is the matter?” 這一單元后,讓學生編一段看病時醫生和病人之間的對話;學完第三單元“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編一段和媽媽關于做家務的對話等。這些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有話可說,他們為了演好角色,會對課文內容作進一步探究。
采訪調查(Survey),可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寓德育于教學中。如:在學習How can we become a good learners?和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等單元時,我讓學生對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為一個好的學習者以及你過去常害怕什么,現在和過去有什么區別等進行相互調查采訪,然后寫一篇調查報告。這樣學生在調查采訪的過程中,主動地獲取英語知識,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一方面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材料收集(Collection),使學生在勞動中有所收獲。如街頭廣告、衣服商標、藥品說明等英文注釋,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Spring Festival”“Christmas Day” “Thanksgiving Day”等節日資料,這樣,學生通過收集資料既擴大了詞匯量,又享受了異域風情,體會了中西文化的差異,拓寬了文化視野。
三、英語課外興趣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英語課外興趣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一種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盡量設計多種新穎有趣的英語課外小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如:課前2~3分鐘的值日生報告、英語口語大賽、英文歌曲比賽、英語角、英語競賽等。
四、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是聲情并茂、視聽結合、形象生動、感染力強,通過再現課文的情景,使學生形成大量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輕松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語言交流。另外,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共享網絡資源,開展課外閱讀,開闊學生視野。不僅有利于學生擴大詞匯量,掌握閱讀技巧,而且能提高閱讀能力和學習的能力。
總之,英語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整合,以英語課堂教學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