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地理是一門較重要的學科。地理教學的具體要求是學生應掌握基礎地理知識,并且從中獲得相應的地理技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求教師必須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地理學習提升綜合素質能力。結合初中地理教學實際,對中學生能力培養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能力培養;教學策略
當前,大多數中學依舊維持著應試教育思想,在地理教學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情況,這使得初中地理教學長期處于低谷狀態,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由于教學手段不合理,現實地理教學并沒有達到培養學生各項能力的需求。在當前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師應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地理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應掌握的能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應在學習完地理后能夠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獲得基本的技能以及方法。其中,基本的技能及方法其實就是學生能力的重要組成,其中包括辯證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概括能力等。
二、地理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方法
1.辯證思維能力培養
初中地理教學中,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主要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結合課程實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先構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提出“天氣預報可以取消嗎?”這一問題,引發學生辯證思考的積極性,這樣的提問往往直接有效,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此外,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初中地理《居民與聚落》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人口”與“人手”的辯證關系,以充分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形成辯證思維。
2.創新能力培養
初中地理是一門自然與人文并存的綜合性學科,地理課程中涉及豐富的知識內容,這便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將地理相關知識教給學生,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科學處理好教材與現實之間的聯系,通過情境構建、問題引導以及探究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并理解地理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具體內容,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通過學生積極探究以達到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比如,學習完人教版初中地理《地球自轉》這一內容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假設地球自轉方向發生變化,但是公轉的方向不變,想象一下會出現怎樣的地理現象?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通過這些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意識的問題,激發學生小組討論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3.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地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意義重大,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以及學習態度,這對初中生學習其他學科是非常有利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抓住課程知識內容,構建生活化的知識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與體驗中逐漸感受到地理學科的魅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以“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為例,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有關世界杯的具體內容以及地理圖像,然后向學生提問:巴西在哪個洲?為什么世界杯的比賽都安排在凌晨?世界杯的吉祥物有什么代表意義?為什么巴西熱愛熱情奔放的桑巴舞?等,在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自主查閱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學生就能夠主動探索,從而使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升。
4.概括能力的培養
初中地理是一門知識點較多的學科,并且知識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聯系,為了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概括能力,善于發現地理知識之間的本質聯系以及發展規律。比如在對某一地區為什么能夠發展成為經濟繁榮區,要求學生綜合地方地理環境、人文思想、交通水平、技術手段等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性分析,以得出最合理的結果。
總之,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學科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相關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主要是依托已有的教材資源,充分聯系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地理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并且通過地理實踐探究使中學生地理學科能力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1]夏文凌.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1,6(28).
[2]李燕燕.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5(9).
作者簡介:蔣菲(1987—),女,江蘇常州人,本科,常州市麗華中學教師,研究方向為班主任教育、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