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華
[摘 要] 當下,由于高校學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環境與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使得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在各方面均呈不同的特點:容易接受新思想但抗壓能力不強,關心國家大事但不擔心,愿與人合作但往往以我為中心等等。針對這些特點,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應開展思想政治動教育活動,二應注重是創新,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新機制。
[關鍵詞]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4-0094-03
隨著時代的發展,90后學生已逐漸成為高校學生的主要人群。對于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問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從總體上而言,國家應著力培養他們對于祖國的熱愛,對于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認同感,讓他們關心當前中國的國際形勢。新形勢下的90后大學生注定與過去的孩子有所不同,這是由于他們所生長的環境和背景不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業余生活更加豐富。這樣的環境之下就使時下高校學生在性格上表現出陽光的心態,在生活中敢于接受新鮮事物。但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他們的諸多缺點,譬如自私的一面,他們在很多方面并不懂得分享,更愿意生活在自己的私人空間,不愿過多與外界交流。這些都是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因此,我們只有認識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才能夠更好地對當代高校學生進行政治教育。
一、新時期高校學生的主要特點
(一)容易接受新潮思想,但抗壓能力弱
隨著經濟的發展,網絡的興起,新時期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加豐富,不再僅僅是過去的報紙、書籍等渠道。打開手機,便能隨時獲取最新的新聞和信息,使得當代高校學生的思維靈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因而他們擁有創新的欲望,不愿默守陳規,樂于把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表現出來。當代社會便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唯有不斷創新,社會才會不斷發展和進步,所以當代高校學生的這一特點是一個極好的因素。高校應當充分利用學生這一方面的優勢,將其化為有利因素,鼓勵學生創新。具體可以多舉辦一些創新性的比賽,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用于鼓勵那些對創新事業做出努力和貢獻的人。但是,新時期下的高校學生對于新潮思想接受能力雖強,但他們的抗壓能力極弱。一旦受到一點小挫折,情緒便容易受到很大的影響,波動極大。高校針對新時期下高校學生的這一特點,應當采取可行的對策,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以便進入社會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和發展。
(二)對于國家大事不夠熱心
當代大學生普遍對于國家大事及時政信息不夠關注,有的甚至認為這些話題跟自己無關。這種現象是極其嚴重的,作為新時期下的大學生,理應對于祖國和民族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責任感。作為高等學府的一員,更應時時刻刻關心國家,心系祖國。針對這一現象,高校應大力開展高校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三)不重視合作,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由于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生長環境的特殊性,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往往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重視合作。由于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使得現今的大多數高校學生都為獨生子女。在家里,從小深受父母和長輩的寵愛和關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使得他們更多地以自我為核心,認為他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新時期下的高校學生的這一特點在以后步入社會后的劣勢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在現代社會,任何事情都注重效率,講究合作。高校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便他們日后能夠適應社會。
(四)新時期下高校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存在片面性
由于優越的生活環境,以及年齡的制約,使當代高校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 ,人生觀的認知不夠全面。例如,他們對于任何事物的看法都存在片面性,往往認為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就是全部。針對這一片面認識,高校教師尤其是輔導員教師的引導,是豐富新時期下高校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二、新時期下對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忽視
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是是高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路標,為高校學生的人生指明方向。但遺憾的是,一個時期以來高校大多數老師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學生的生活上,從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譬如輔導員是高校中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團隊,他們往往重視的是學生的日常工作,認為只要把學生的學習搞上去,生活方面服務好,就已經對學生很負責。針對這一問題,學校領導們應端正態度,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一環節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
(二)新時期下的高校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
學生自身的問題也是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其中年齡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主要制約因素。由于高校學生的年齡尚小,心智還不夠成熟,對于很多事物的認知理解當然不夠全面,在進行思想政治的學習時就容易產生偏差和極端。此外,高校學生的社會經歷和經驗也較少。他們的大多數時間是在校園當中度過的,在社會上活動的時間很少,他們看待事物也往往比較片面,不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臨場發揮和應變能力明顯不足。另一方面,學生進入高校之后,也往往忽視了對自己的政治思想方面教育,而是把重心放在專業的學習上。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有限,投入力度太小
要想做好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大對整個思想政治的教學隊伍的投入。高校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環節投入相應資金,引進優秀的教師人才,完善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高校的輔導員和教師也應注重創新,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盡可能地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新時期下進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做法
(一)多開展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活動
高校應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開展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知識。學校可多舉辦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講座,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這樣往往能夠達到比課堂更好的效果。此外,可以多開展一些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讓學生在親身的社會實踐體驗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創新,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機制
學校應注重創新,鼓勵創新。加大投入資金力度,用于對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機制做出創新做出貢獻的教師和職工。同時,教師和輔導員也應重視創新,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唯有通過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機制才能夠獲得更好地發展,才能夠更全面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機制。
結語
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對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毫無疑問是十分必要且關鍵的。政府要針對當今我國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采取合適、有效的對策,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高校也應采取合適的對策,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創新,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機制。
[參考文獻]
[1] 張曉京,金添.“90 后”大學新生思想行為能力特點的調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9,(129).
[2] 湛紅艷.“90 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4,(4).
[責任編輯:曾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