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鵬宇+趙紫彤
[關鍵詞]創意速寫;圖形創意;構思;工具;術語;技法;訓練
1 引言
創意速寫是一種具象寫實的圖形創意,由于考試題目要求更加直白,畫面效果就更像是加入了設計創意的速寫,但要求線形細節裝飾要豐富,圖形創意的結合方法要簡單直白,且行之有效。創意速寫以物為主,畫面一定要整潔,點線面要規整。
2 創意速寫的構思方法
構思的前提是觀察。觀察事物,耐心、細致的觀察,能培養對事物特別敏銳的概括能力,由表及里深入地分析能力,還可以發現事物從未展現的一面。這些都為創意速寫做好了積累。相反,從初步印象和概念性常識出發,必然會陷入公式化、概念化的泥潭,與創造性相去甚遠。
創造性思維聯想。想象力的訓練方法其實可以用一些動詞、形容詞來進行聯想。比如安靜,通過安靜聯想到夜晚,想到睡覺,想到夜間的月亮、星星、貓頭鷹等。聯想到與主題有關的、周邊的物體。想象力可以通過文字的訓練來提高。圖形創意對訓練想象力非常實用。
圖形聯想法。在創意速寫訓練中,圖形聯想法很重要。他能充分訓練圖形與想象力的結合。訓練方法:在訓練當中可以由任何一個幾何圖形或各種線條作為第一格,然后進行13幅畫面的聯想訓練。在最后一張圖片回歸到第一張圖用的圖形或各種線條。
3 創意速寫的基本表現手法
擬人法。擬人就是把任何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類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化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情感的樣子。能更加直觀地表現出該事物與人類生活的聯系,增加畫面生動性。擬人法在平面設計和動畫設計中都被大量應用,是十分重要的設計技法。
投影生形法。從物理學的角度講,物體在光源的照射下會出現影子。也可以說影子是物體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如果我們將影子抽象化,畫一個物體的同時加入自己的思想,以影子的方式將所有要表達的物體的另一層含義表現出來,這樣會讓畫面變得更有意思,更加耐人尋味。
異形同構法。異形同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進行整合,使得此元素擁有另一種功能或表現出另一種生物。如,用手機與馬做異形同構,用書和魚類做異形同構。方法很簡單,就是選擇兩個對象混合即可,但是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活的生物。
混合造型創造方式可以讓我們不會局限在單一的造型變化的困難當中,直到習慣了兩種混合方式,更可以進而變化成為三種或者是四種的混合方式變化,讓造型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質感再造法。將兩種不同質感的物體進行質感替換,根據需要,營造出全新的畫面含義。例如,用繩子表現出各種物體的結構線做簡單的異形同構,能增加學生的聯想能力。
重復法。重復是指在同一設計中,相同形象出現過兩次以上。使用重復能帶來很強的形式美感,規律感、秩序感和韻律感,以及給畫面帶來統一的視覺感受,同時能加深人們對圖形的強烈印象,便于人們記住設計者表達的主要內容。
夸張法。夸張設計,是為了達到某種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設計方式。使人更加深刻的理解事物的屬性的同時,又可在夸張的過程中加入更多設計元素,可使畫面更具有生動性和設計感。
疊影法。把兩個相互疊加的物體所疊加的部分進行重新設計,可營造出物體間既對立又統一的視覺感受。同時疊影中又可以加入很多細節,使畫面更加豐富。
光點法。通過畫面中大面積的黑白面積的對比,營造出舞臺聚光燈式的效果,使畫面更具視覺沖擊力,視覺中心的地位進一步突出。
曲直法。線大體上劃分為曲線與直線,直線代表剛毅,率直,堅強。因為直線的張力表現出運動的無限可能性。而曲線代表委婉,輕柔,快捷,優雅與動感,主要張力在于弧狀。直線與曲線傳達不同的情感與性格,更具備了特殊的表達能力與視覺內涵。通過相互交疊,交叉與并列等不同的視覺形式,能積極主動地成為設計藝術作品的內容與表達形式。
4 創意速寫的構圖方法
<畫面分割的構成>能表現出主角和配角效果定位的方法:三份分割法,黃金分割法,動態對稱法。
<使用構圖的構成>利用圖形框架的配置方法:三角形,倒三角形,圓形。
<使用文字記號的構成>利用文字的形態,最初流線型的構圖的方法:S字形,V字形,U字形,L字形,T字形,Y字形,Z字形,W字形,X字形,十字形。
<使用縱深的構圖>強調對比特征的方法:對稱形,非對稱形。
<特殊構圖>:凸魚眼式構圖,使整個畫面的張力增加,更能突出物體以及你所要表達的主題。用于突出某一元素,具有很好的表現力。
凹魚眼式構圖,增加整個畫面的景深,營造一種無限延伸的感覺。用于表現大場景非常合適。創意速寫和圖形創意有著很深的淵源,區別只是各自達到的結果不同。圖形創意是招貼、廣告設計的基礎、更是靈魂;創意速寫是招貼、廣告設計的萌芽階段。其實創意速寫也包含有圖形創意。要提高創造能力,必須深入生活,勤于思考,沒有創造性思維就沒有好的創意。不要把創意速寫當成簡單的速寫,畫的內涵太空不好拿分,“創意”才是核心。
參考文獻:
[1]韓鵬宇.繪畫.設計技法叢書 綜合教程(1).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6).
[2]韓鵬宇.美術特色高中模塊教學精編教程.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2).
[3]趙玉晶.廣告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趙鑫.分解與重構在圖案課程中教學和事件的創新性研究.哈爾濱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