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來
摘 要:語文是平時進行溝通的工具,學習語文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使用語言。小學生的作文不僅能檢驗語文教學效果,還體現了學生運用語言的水平。因此,探究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提高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效率很有必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一、充分利用小學語文教材
學生在語文課中接觸最多的讀物就是課本,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語文教材文本資源,鼓勵學生學習和借鑒課文中優秀的寫作手法。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的審定和編排都是經過相關教育部門審核和評定的。其無論從文章立意、價值取向、中心思想,還是文章的結構、對字詞的把握以及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都具有較高的水準,都可以被我們拿來作為范文進行學習。小學語文教材中文章類型很齊全,散文、詩歌、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寫人記事的文章、寫景狀物的文章一應俱全。例如:《鳥的天堂》《火燒云》《桂林山水》《匆匆》《白楊》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優秀篇章。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留心學習課文的構思方法和對語言應用的藝術,使學生養成自覺學習課文寫作方法的意識。例如,在學習寫景的優秀作品《桂林山水》時,教師通過講解課文獨具匠心的結構形式,讓學生體會完整的文章結構和清晰的邏輯層次對于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在第一自然段中,課文以“桂林山水甲天下”開頭,總領全文,開篇點題,主旨鮮明。第二自然段描寫了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第三自然段描寫了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總寫了桂林的山、水、霧,并以詩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結尾,給人展現了一幅美麗的江南畫卷,呼應了文章的開頭。如此清晰而完整的課文結構,不得不讓人由衷贊嘆,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二、加強寫作練習和教師指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作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只有堅持不懈地進行寫作訓練,并且經教師細心指導,才能不斷進步。寫作練習可以分為課上練習和課下練習。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課上的寫作練習主要是一些詞語和句子的練習,以及一些修辭手法的練習。而一些片段的仿寫和小作文的練習可以放在課下進行,學生完成后交給教師批改。對于課文中一些好詞佳句,教師要先引導學生說出詞句運用的巧妙之處,然后進行補充和總結,接下來讓學生仿照這些詞句來寫,為以后在作文中熟練運用這些詞句打下基礎。對于學生仿寫的優秀片段和小作文,教師應及時批改,做好標注,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肯定,同時也要及時糾正學生作文時出現的錯別字、病句和表達不當等問題。學生平時寫完作文,還可以讓學生互批互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例如,在《一夜的工作》中,有這樣一句話:“我走進總理的辦公室。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總理辦公室的陳設居然這么簡單,這些辦公的設備與“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如此而已”又一次強調了辦公設備的簡單。這句話通過運用對比手法和對周總理居住環境的描寫,表明了周總理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教師可以布置一個描寫人的片段作為課下作業,要求學生運用課文中的描寫方法描寫人物,對比和烘托出人物鮮明的形象和特點。通過大量的寫作練習,學生就會逐步掌握不同類型作文的寫作方法,將優秀作品中的寫作手法化為己用,不斷提高作文水平。
三、廣泛積累寫作素材
當然,如果學生僅僅掌握了作文寫作的方法,腦袋里沒有供寫作時使用的材料,也不會寫出好的文章來。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大量積累寫作材料,以便寫作時有東西可寫。閱讀來源除了課本外,教師可以給學生列出一個小學生必讀書目,保證學生基本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此外,教師還可以列一個閱讀興趣拓展書目,完成必讀書目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安排閱讀計劃。這樣既保證了學生閱讀的數量,又關注了學生的不同層次水平和個體差異。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學生閱讀的質量,提高閱讀效率。如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走馬觀花、囫圇吞棗,讀完一遍基本沒什么印象,相當于沒讀,收到的閱讀效果可想而知,還浪費了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例如: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文章類型,科學合理地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對于一些好詞佳句和優秀片段,學生還可以朗讀和背誦。
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證明,通過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不斷加強寫作練習,并廣泛積累寫作素材,能大幅度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切實提高小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可以廣泛采納以上寫作教學策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玲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3.
[2]郝清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