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陳佳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核心素養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和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首要位置。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利用音樂教材來開展德育教育,可以落實新課標要求的“核心素養”的培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作品背景、利用民族音樂、開展音樂活動,讓學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從而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關鍵詞】小學音樂;德育;核心素養
我國是千年文明古國,在音樂中可以找到許多傳統文化的縮影,優美的旋律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學生的心靈,利用音樂教材來開展德育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強化學生的民族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理解音樂的內涵,落實新課標要求的“核心素養”的培育。
一、介紹作品背景,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的思想情感
課堂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首要場所,教師應努力挖掘音樂作品中對社會發展的贊美和歌頌,以及帶有愛國主義情懷的教學內容,發揮音樂教學獨特的愛國主義優勢,通過一首歌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課的教學為例,這首歌高昂、雄壯,唱起來需要精神振奮、充滿力量。但是,大多數學生雖然會唱卻失了應有的靈魂,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不知道國歌的歷史意義與創作背景。為此在教學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通過PPT介紹作品背景,從而激起學生內心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生聽得很認真,在圖文并茂的情境中感受到了中華兒女們為自由、解放而敢于奔赴前線的斗爭精神,作者以音樂中最具典型意義的節奏表達出了中華兒女們與帝國主義頑強斗爭的不屈精神。通過音樂背景介紹,學生知道了國歌是國家的象征,這首歌曲像一支戰斗號角,反映著人民的精神面貌,凝聚著中華兒女們從內心發出的“不做亡國奴”的怒吼。在聽過范唱過后,學生合唱這首歌曲時,每個人心中都流淌著滿腔熱情,神情嚴肅,知道唱好國歌也是愛國主義的一種表現。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借助作品背景介紹與音樂文化知識的灌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利用民族音樂,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和家鄉的情感
每個民族的民歌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和風格,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營造良好的民族音樂教育氛圍,在欣賞和學習民族音樂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那些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作品的內在美與外在美得到相統一,發揮音樂作品的教育價值,使學生既接受到美育的熏陶,又能增強民族情感,這對學生日后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例如《草原贊歌》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不僅歌曲旋律優美,且意境也很迷人。在教學中,我借助PPT向學生展示了多張蒙古草原特有風光的圖片,向學生介紹蒙古族人民的服飾、風俗和生活地域等,帶領學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誦歌詞,通過課件欣賞,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特點以及歌曲的風格和所要表達的情緒,感受草愿上的人們是多么的熱愛自己的家鄉,豐富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再比如歌曲《憶江南》,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家鄉的認識,比如有什么美麗的傳說、有什么迷人的風景、有什么風俗特色等,以視、聽唱教學為契機,學生的感觸很深,不僅讓學生對江南文化有了感性認識,也有效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樂,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教育素材,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文化,促進民族情感的培養,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開展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是小學生的最愛。教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音樂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才藝勇敢展現出來,既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與鑒賞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意識到只有團結一心、協調一致,才能唱出和諧的音符,才能有成功的演出。
例如學習歌曲《彼得和狼》時,在了解了童話故事情節和各種樂器的音色所一一對應的角色之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排練音樂劇,同學們一聽可高興了,紛紛興趣高昂的投入到準備活動中,各個小組都分工明確,小組成員更是忙得不亦乎,有的制作頭飾,有的編排劇情,有的串聯臺詞,在充實而又緊張的準備之后,各個小組在臺上的表演都相當成功。通過這樣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肢體表現力和對樂器的辨別能力,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記憶這首樂曲,使學生通過故事表演獲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同時,在準備和表演的過程中,更讓學生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小組合作表演的成功,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
開展形式多樣的音樂活動,比如組建舞蹈隊、合唱團、小樂隊等,既能滿足小學生活潑好動、積極表現的心理,又能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增強共同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綜上所述,德育是一項重要的育人工作。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德育的教育過程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音樂教師應充分挖掘音樂這一獨特的藝術魅力,選擇適當的教育形式,處理好教育與教學的關系,讓學生在音樂的殿堂中既享受到美的熏陶,又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潛移默化的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余曉情.加強審美體驗,落實音樂核心素養[J].新教師,2016.8:66-67
[2]陸小青.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小學教學參考,201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