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摘要: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本文通過在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來進行分析,并且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能夠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有效性 現狀 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我國在教育事業上已經進入九年義務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已然成為我國在素質教育上研究的重要課題。小學語文作為小學課程中一門基礎的重要學科,更應該做好扎實的基礎,所謂基礎決定上層建設,農村的小學語文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首當其沖,找到影響上層建筑不穩定的基石,從而讓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更上一層樓。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現狀分析
1. 師資水平不高
據調查,農村的許多教師沒有真正經歷過正規的教師資格培訓,教學基本功不夠扎實,學歷較低,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能力較弱,例如: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使用方言,因為沒有經過正式的選拔,許多教師的普通話根本不過關,要么是帶著方言的普通話,要么干脆用方言進行教學;在這個信息更新如此之快的時代,“兩耳不聽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農村教師知識儲備,嚴重拖了我國在教育事業上的后腿。若還是沒本著積極學習的心態去教學,那他們所帶領著的學生質量,更是前途堪憂[1]。
2. 教學環境差
很多農村小學由于自然環境、地理環境以及經濟條件的原因,導致教育事業落后。因為教學條件的不允許,孩子們能看到的課外閱讀資料又特別少,他們的視野僅僅局限于大山,對于大山以外的事物一無所知...... 經濟條件與辦學條件的落后等原因,更是嚴重阻礙了山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3. 語文教學方式落后
在農村地區很多任教老師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師范類院校的相關培訓,在實際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對小學生正確的語文教學引導,使得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另外,農村地區的小學語文老師普遍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嚴重束縛,在授課過程中主要是以老師講為主,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小學生往往都是在被動的接受語文知識的學習,難以激發起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多農村語文老師恰恰是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很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2]。
二、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提出的策略
1. 提高師資教學整體水平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加強小學農村語文老師師資隊伍建設成為了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首要問題。首先,我們要完善農村小學教師在職的進修制度。將教師在職進修與提高學歷、職稱評定三者掛鉤,促進教師自覺參加脫產學習、函授、自考等進修;其次,抱有一顆積極學習的心態,不斷獲得新時代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最后,在加強老師知識面的同時對教學的基本功進行深度有效的訓練,培訓的內容應該包含:第一,語文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她必須擁有良好的敬業態度,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第二,教學方法。引進城市中語文教學的優秀教案,借此基礎上拓展自身的教學創意。第三,文化素養。語文教學內容中即滲透著地理和天文知識,又可以與音樂及美術等藝術類的學科相融合。所以,只有提高教師各方面的文化素養,才能使教師對教材掌握得更精深,理解得更透徹,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加完整清晰,才能讓學生愛上課堂。
2. 加大教育投資
教學改革已經在包括農村地區在內的全國范圍內鋪開,而艱苦的教學環境以及簡陋的設備很難在農村地區展現出較好的課改效果。農村地區的相關政府及教育部門應該加大對于農村基礎教育設施的投資力度,在農村小學中配備相對完善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讓農村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也能夠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授課,將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的生動靈活。
3. 豐富課堂教學方式
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更加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上的培養。對小學生而言,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與同學間的交流合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關鍵。農村一線的老師可以嘗試采用問題引導以及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語文課堂的素質教育水平[3]。例如,老師在語文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下節課的教學計劃,根據課本中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激發起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生會在好奇心的助推之下,閱讀課本開展語文學科的探究式學習。另外,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老師可以將一些故事性強的文章進行延伸,讓學生之間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對故事的后續發展展開合理的想象,并撰寫出與故事發展相關的小短文。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可以自由的發揮創造能力,而與同學間討論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進行升華,通過文字的表達有效的使語文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其次,通過強化多媒體熟練的運用,以此來拓寬農村孩子學習語文的視野,使他們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教育資源的平等享受。總的來說,通過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既能讓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又能使其綜合的學習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3]。
三、總結
雖然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學面臨很多挑戰,但是只要學校和教師的心里有著改變現狀的想法,并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夠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換而言之,想要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語文老師應在在教材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轉變以往腐朽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一邊發揮主體地位的同時,一邊調動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我們課題研究的同時,一邊提高農村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水平,一邊對其加以改善,才能夠將農村在教學的改革上得到充分的落實。
參考文獻:
[1] 崔曉紅. 菏澤市農村小學語文師資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 菏澤學院學報,2015,(06):120-124.
[2] 凌梅. 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有效性論述[J]. 亞太教育,2015,(12):27.
[3] 韋暉. 論農村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 河池學院學報,2015,06:68-72.